“反觀今日諸公呢?”
“三皇孫方才所提之問,關乎萬物運行之根。”
“可有誰敢說懂?”
“孔聖未能解答之題,如今又有誰真能破解?”
他環視四周。
無人應答。
唯有沉默如鐵。
解縉冷笑更甚:
“既不懂,便直言不知便是。”
“何必搬出‘天理’二字,遮掩無知?”
這一句,如刀割麵。
方才還義正辭嚴的官員們,麵色變幻不定。
方孝孺被刺得難堪,終於將目光轉向朱允熥:
“你說什麼物質運轉之學?”
“難道困擾世人兩千年的疑問,竟能憑此理解開?”
此聲一出。
所有視線,瞬間聚於一人身上。
有人想借此轉移尷尬,有人真心好奇。
而朱允熥,立於殿心,靜對萬目。
朱允熥微微頷首。
“諸位所問,確有其理。”
“而這一門學問,正是為解答這些長久以來的困惑而來。”
他稍作停頓,神情肅然:
“兩千年前,孔聖未曾參透的謎題——”
“答案,便藏於此中!!!”
“據大哥遺留的手冊記載,萬物運行的根本法則,名為……”
“物理!”
“物理??”
話音落下,滿殿寂靜。
群臣麵麵相覷,神色驚愕。
“三皇孫,此‘物理’究竟是何物?難道真能揭曉連孔夫子都未能解答的疑問?”
“莫非是虛言哄騙?”
“那問題連聖賢都無解,千百年來無人能破。”
“你竟說如今已有答案?”
眾官將信將疑,目光紛紛投向朱允熥。
齊泰與方孝孺眼神銳利,似要究其根本。
朱允墳則眉心微蹙,滿臉不信。
其餘眾人,皆是困惑不解,卻又隱隱期待。
麵對種種目光,朱允熥不慌不忙,翻開手中冊頁。
“孔聖所困之謎,就在這書頁之間。”
“而這,正是物理之學的範疇。”
“不止如此,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人行於地、鳥飛於天、萬物下墜而不浮空——”
“這些看似天定之律,無人可解的現象——”
“物理,皆可一一闡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愈發騷動。
前方太師椅上,劉三吾緩緩睜眼。
那雙原本渾濁的老目,此刻竟泛起一絲光亮,他凝視朱允熥,開口道:
“三殿下,老臣鬥膽一問。”
“那困擾孔聖的難題,您可否稍作點撥?”
“也好讓我等知其所向。”
誠然,儒學雖經多變。
但在眾多士人心中,孔夫子依舊至高無上。
眼下,與其說是朱允熥提出了“物理”。
不如說是解縉請出了“孔聖”二字,如山嶽壓境,令人無法忽視。
畢竟——
連聖人都束手無策的問題。
今日,竟有人說能破解?
而破解之法,還不出自五經,反是一本名喚“物理”的新學?
這些靠四書五經步入廟堂的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