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語速加快,仿佛要喚醒那些仍沉浸於舊念之中、自以為是的官員。
他目光如炬,再次投向朱允熥。
“方才提及的六類學科,竟隻是入門?”
“之後還要設立‘大學’?”
“這‘大學’與國子監之間,又有何不同?”
“難道連工匠、農夫,甚至戰場殺伐之術,都能登堂授業?”
“那商人是否也能堂而皇之地進入學府講學?”
“如此一來,士農工商的秩序,又將置於何處?”
“此為我的第二問。”
“再者……”
他的視線依舊鎖在朱允熥身上。
“一個學生修習如此繁雜的科目,最終能用上的,能有幾樣?”
“什麼算術、地理?”
“還有那從未聽聞過的物理、化學?”
“耗費大好年華鑽研這些,最後卻與民夫、匠人為伍?”
“說到底——不過是虛擲光陰。”
“他們真的願意走這條路嗎?”
“這是我第三個問題。”
方孝孺昂首環視群臣,眼中映出每一個人的臉龐。
他的聲音愈發激昂,字字如錘。
“這三個問題——”
“諸位可曾認真思量過?”
“當天下學子將來質問朝廷,我們該如何作答?”
奉天殿內。
八月驕陽似火,應天府已數日未雨,正午將近,殿中悶熱難耐,許多官員汗流浹背。
秋暑依然咄咄逼人。
儘管喉乾舌燥,汗水沿鬢滑落。
但殿內的氣氛,卻愈加熾烈。
此前,眾人雖預感今日朝議不會輕鬆。
卻未料爭執竟至如此地步。
再這樣下去,午膳時辰都要錯過。
可必須看到!
此次燕王並非戰敗,而是大破也速迭兒,捷報傳回,震動北疆。
若是消息外泄。
大明在四夷眼中的分量,或將驟然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此刻的朝堂。
卻宛如敗軍之後的重壓,多數官員麵色凝重,眉頭緊鎖。
方孝孺三問出口。
滿殿驟然一靜,眾人從紛亂議論中驚醒。
開始直麵這些無法回避的根本之問。
連太祖皇帝也微微蹙眉。
他不得不承認。
方孝孺所言,並非無理取鬨。
單是第一問中提到的“物質運理”、“化工能源”,便已是聞所未聞的概念。
自己尚且茫然,又怎能要求千萬學子信服?
就在這一片沉寂之中。
“方先生既然提出此問。”
“那我先回答您的第一問。”
朱允熥站在殿中,目光落在方孝孺身上。
“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還有化工與能源之學,皆出自那本手冊。”他語氣平靜。
“手冊?”齊泰眉頭微皺。
朱允熥揚了揚手中的冊子:“稍後會印製分發,各部官員皆可領取。國子監與各地書坊,也會同步刊行。”
“而這冊子的內容,源自先前封存的古籍。”
話音落下,工部尚書秦文用眼神一動,似有所悟:“您的意思是,方才提到的兩門學問,藏在那些未曾公開的典籍之中?”
“正是。”
朱允熥點頭,隨即轉向眾人。
“現在,回應方大人第一問。”
“其一。”
“這門關於物質運行的學問,旨在探究天地萬象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