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標不吭聲,搬了個椅子,坐在門邊不動。
“兒臣實在坐不住,要是回去躺著,怕是舊病又犯。”
聽到這話,老爺子歎口氣,不再堅持。
不過臉色一沉,轉頭看向朱允炆。
“允炆,你有什麼話要說?講!”
在眾目睽睽之下,朱允炆明白,這是他第一次真正站在風口浪尖上。
他麵對眾人,挺直了背,開口說道。
“皇爺爺,依孫兒看來,眼下大明,根本無力賑濟數十萬災民!”
“所以,孫兒隻有一個辦法!”
不等老爺子發問,他已然接道。
“開北平倉!”
咦?
老爺子眉頭一鎖,“你說什麼?開北平倉?”
朱允炆急切地說:“孫兒明白其中輕重。”
“北平倉本為供給北境將士……”
“但如今,正是最緊要的關頭!”
話沒說完,老爺子已然打斷。
“胡來!”
“彆說北平倉存糧不多,一旦斷供,邊軍吃什麼?”
“你四叔燕王還在那裡!”
老爺子明顯動了怒。
雖說北元王庭早已覆滅,可北地殘部,仍不容小覷。
那些艸原部落,個個虎視眈眈。
守住北疆糧道,任何時候,都是頭等大事。
朱允炆這般做法,豈不是顧此失彼?
但老爺子沒料到,這場洪災對百官的衝擊有多深。
“陛下,二皇孫所言,雖非上策,卻也是一時之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暫借北平倉,先穩住災情。”
“待秋稅入庫,再補上也不遲。”
老爺子一拍桌案:“豈有此理!”
“幾十萬災民?朕的北軍也沒那麼多人!”
“就算把北平倉搬空,能撐幾天?”
“各地府庫呢?六部的銀錢呢?”
老爺子怒氣衝衝,百官卻沒人敢接話。
終於,有人小聲開口:“難道,就看著數十萬災民出亂子?”
老爺子目光如刀,掃過眾人。
他豈能不知其中利害。
朝中不少人早就盼著他放下兵權,不再四處征戰。
他們期盼的是儒家經典裡描述的太平盛世,是那種粉飾太平的仁政理想。
洪武年間,戰火幾乎沒有停歇。
加上他鐵腕治國的手段,令不少人心生怨懟。
一遇到合適的時機,文官們便借題發揮,暗中聯合,對皇權施壓。
皇權一旦受到掣肘,自然難以放開手腳。
以往,他也曾隱忍妥協。
但這次不同。
當他看到朱標皺著眉頭,似乎準備聽從百官建議來勸他時,老爺子心裡一陣冷笑。
“你們先回去吧。”
“朕自有安排。”
“什麼安排?”眾人麵麵相覷,滿是不解。
就在這時——
“咕咕!”
一隻白鴿落在簷角,引起老爺子注意。
他突然大笑起來,眼神掃過群臣。
“藍玉,把你記住的那三道題,念出來!”
“誰要是今天答對了!”
“誰就是這次救災的最大功臣!”
“咱當場給他升二品!”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