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有些事可以緩議。
但有些事,必須立刻決斷!
稍有遲疑,便可能釀成大禍!
“請聖上速速下旨!”
“即刻調撥戶部錢糧,全力賑災!”
“另請吏部、刑部追責湖廣布政使,將其革職查辦,以平民憤!”
百官迅速達成共識。
賑災物資必須充足,百姓不可再餓。
而那些瀆職官員,也必須嚴懲。
可就在這時,戶部尚書楊憲緩緩出列。
他神色沉重,語氣低緩。
“諸位,實話告訴你們……”
“戶部……已經沒糧了。”
“春天的種子才剛撒下地,離收稅糧的日子還有幾個月,而去年的存糧大多都調往邊關了。”
“現在朝廷能維持正常運轉,已經是極限了……”
“再說各地災情不斷,邊關也總是有匪患擾民……”
楊憲正在說話。
突然,被打斷了。
“難道要讓那些災民穿過蘇州府,直接湧到應天府來嗎?”
“恐怕還沒等外麵的人進來,”
“城裡的人自己就先亂了。”
“到時候京城亂作一團,難不成還要動用軍隊來鎮壓?”
兵部尚書茹瑺站了出來。
自從洪武帝廢除了宰相製度,六部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實權部門”。
茹瑺之所以這麼急著發問,是因為京城的防衛,本來就是兵部的職責。一旦出事,他這個尚書首當其衝。
楊憲立刻火了。
“老茹,你明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茹瑺卻毫不退讓:“那你們就趕緊調糧賑災,無論如何,也得把災民攔在南直隸之外!”
戶部和兵部兩位尚書一吵,其它人也坐不住了。
一個個開口爭辯,甚至把吏部也牽扯了進來。
“吏部選官不當,才出了這種問題,該追究你們的責任!”
“監察百官是禦史台的事,跟我們吏部有什麼關係?”
“胡說!湖廣那邊出事,你敢說你們吏部一點責任沒有?”
“至少也該治你們一個失職之罪!”
“放肆!連監察禦史都沒發現,難道是被收買了?”
眼看六部官員吵作一團,而且越吵越激烈。
老爺子卻一直冷眼旁觀,沒有出聲。
忽然。
“各位大人,彆吵了!”
“皇爺爺,孫兒有個主意。”
朱允炆終於等到了時機,站了出來。
他神情堅定,但腳步略顯輕浮,看得出來,心裡有些緊張。
可當他看到人群中朝他點頭的齊泰和黃子澄時,心裡頓時穩了下來。
剛才的說辭,兩人早已反複教過。
現在,就是他表現的機會。
“哦?二皇孫有什麼想法?”
“快說說看。”
朱允炆卻轉頭望向老爺子,忽然眼神一亮,望向身後。
“父親,你怎麼出來了。”
話音剛落。
所有人,包括老爺子在內,齊刷刷望向東宮大門。
果然。
之前一直臥病在床的朱標,此刻雖然麵色蒼白,卻在朱允熥的攙扶下,竟然站了起來,慢慢走了出來。
百官看在眼裡,心中震動。
老爺子越看越覺得奇怪。
心中嘀咕,到底是什麼神藥,竟讓太子像是換了個人似的。
“標兒,怎麼跑出來了?”
老爺子聲音一沉,“趕緊回去躺著!”
朱標卻說:“父皇,兒臣已經好多了,再說聽到災情,哪還能安心躺著。”
老爺子皺眉:“你還差最後一劑藥,聽話,回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