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老爺子淡淡開口。
黃子澄一緊衣袖,神情嚴肅:“回皇爺,還是昨日那封八百裡加急!”
“局勢已經說明,朝廷必須立刻拿出應對之策!”
“拖不得,半點都拖不得了!”
“臣今早進宮時,已看到不少流民湧入京城。”
“城中百姓人心浮動,再這麼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朱元璋神色微沉,眉間掠過一絲憂慮。
他語速漸快:“既然如此,你們可想好了對策?”
“回陛下!”黃子澄又上前一步。
但接下來的話,卻出乎眾人意料。
“現在糾結那道題,隻會浪費時間!”
“當務之急,是先開北平糧倉,賑濟災民!”
“那道題,根本沒那麼急著解……”
“哦?”朱元璋微微揚眉,似乎終於明白了他們的來意。
但他不動聲色,繼續問:“什麼意思?”
“陛下!”這次開口的,不是黃子澄。
而是先前早已商量好的翰林學士,站了出來。
“先前所說!”
“那一百多萬石糧食,真假難辨,並無確鑿證據。”
“相比之下,諸位大人沉迷於一道未解之題,才是大錯特錯!”
老爺子沉著臉,靜靜看著他們,聽他們說完。
片刻後,他忽然笑了。
“原來如此。”
“朕總算明白你們的心思了。”
話音剛落,朱元璋便站起身來。
身穿皇袍,威嚴如山,壓得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但朕今天要告訴你們……”
“這第三題,朕不僅有了答案。”
“還有——”
“藍玉!”
老爺子猛然看向武將一列。
“你昨天帶回的那些吃食,朕正好在上朝前,讓人煮了煮。”
“不如……”
“就請諸位嘗嘗!”
話音一落。
老爺子緩緩坐下,眼神冷峻。
今日群臣態度突變,讓他心情沉重。
但他也明白。
若沒有真憑實據,在這種局麵下,誰敢輕易表態?
既然如此!
那就換種方式!
“來人,賜座!”
“來人,賜座!”
一聲聲落下。
老爺子坐回龍椅,心頭卻壓著一團火。
讓他生氣的,倒不是災民湧入、官員催促救災。
災,當然要救。
也必須救!
但絕不是這些人口中說的——“開北平倉”!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
滿殿大臣中,有當年隨他出生入死的舊部。
有前元朝廷投誠的老臣。
也有近年來他親自提拔進宮的文官。
這些人中,不少人不願打仗。
過去常以各種理由勸他收兵,休養國力。
可隻有他自己知道,有些事,不動刀,根本解決不了!
他可以讓朱標成為一個仁政之君,以德治天下。
但他自己,必須先掃清所有障礙!
否則,大明遲早會重蹈前朝大宋的覆轍。
那宋朝,內裡經濟鼎盛,對外卻軟弱無能。
最終一次次低頭稱臣,淪為外族附庸。
老爺子曾對太子朱標說過:在他眼裡,宋朝沒有燕雲十六州,沒有驅除外敵的決心,根本不算真正的統一王朝。
隻是被文人美化成了士大夫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