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朱標忙了一夜,正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你們都想好了?”
“等下老爺子肯定會問,你們可不能再像昨晚那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朱允炆點頭,神情興奮,“父親放心,我昨晚想了想,這七幅圖一定和皇爺爺一生征戰有關!”
“我還派人去問了齊先生和黃先生,他們連夜翻查了洪武元年以來的史書,凡是能記的都記下了。”
“這次一定能找出答案。”
朱標聽完,眉頭微皺。
總覺得二兒子這話說得有些偏差。
再一回想,昨夜老爺子並沒有拿出“娘親”的畫像。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大家的理解都偏了?
他本想提醒幾句,但看到朱允炆一臉自信的模樣,便把話咽了回去。
萬一他說的對呢?
畢竟他自己想了一夜,什麼也沒想出來。
“允熥,你呢?”
朱標轉頭看向朱允熥。
三兒子皺著眉,聲音不大,“我猜到了一點……”
“那也好。”朱標點頭,“你猜一點,你大哥猜一點,再加上涼國公、穎國公他們一起,總能拚出個答案。”
他一邊想,一邊帶著兒子往行宮大殿走。
行宮比不得皇宮。
沒有那麼多朝臣,但老爺子身邊的重要官員、六部要員,也來了幾十人。
加上昨晚老爺子突然回來,還說了七幅圖的事。
再聯想到之前靠猜謎得寵的解縉。
還有最近稅製改革,多名官員被罷,空出不少職位。
如今這些官員,眼睛都亮著。
隻要猜中一次。
就能進老爺子的心裡。
仕途自然穩了!
……
果然,朱標剛到行宮大殿,就察覺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氛。
外頭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三五成群,氣氛凝重。
那兩位剛剛被允炆提及的翰林,此刻神情緊繃,懷裡抱著幾本明顯經過“層層篩選”的典籍。
看上去格外認真。
朱標默默搖頭。
眼看行宮內部,恐怕容不下如此眾多的大臣。
最後禮官乾脆攔住一部分人,讓他們在殿外聽候安排。
如此,殿內才勉強有了立足之地。
……
朱標步入殿中時。
老爺子已經端坐在主位之上。
而那前七幅“畫像”,早已掛在屏風之上,格外醒目。
待朱標就座後。
老爺子環視眾人,開口道:“說說看,你們怎麼看!”
話音落下。
詹徽、楊憲等重臣互相對視一眼。
昨夜他們徹夜未眠,反複推敲各種可能的答案,雖心中已有大致想法。
但以他們的老練。
自然不會貿然第一個發言!
就在此時。
“陛下,臣昨夜應二皇孫之邀,徹夜翻閱典籍,如今已有答案!”
黃子澄抓住時機。
立即出列!
自從上次目睹禮部尚書落難之後。
黃子澄行事越發謹慎。
他愈發相信自己的“直覺”。
什麼場合該說話,說什麼話。
什麼時機該沉默,否則容易惹禍上身。
他早已心中有數!
昨夜。
當他看到朱允炆親自送來那“七幅圖”。
說是皇爺給眾臣的一道“考題”,讓大家“依圖解意”。
他就明白。
機會來了!
是時候亮出自己的本事!
那趙茂老家夥,多年穩坐禮部尚書之位,執掌天下文運、祭祀大典、接待外使。
風光一時無兩。
偏偏不自量力,在老爺子鐵了心推行的稅製改革上擋路。
這不是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