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
他黃子澄乃洪武十八年會試狀元出身。
若能借此一躍,成為禮部尚書……
就看這一回的表現!
實在不行,工部侍郎一職,也還空著!
心中念頭一閃。
黃子澄信心滿滿地走上前。
直接指著屏風上的圖,向眾人逐一解釋。
“第一幅圖,描繪的是皇爺早年貧寒,為皇覺寺小沙彌的場景!”
這話一出。
不少臣子紛紛點頭。
在他們看來。
皇爺賜下七幅圖,讓大家猜測其意。
不就是讓大家回顧大明一路走來的曆程嗎?
而皇爺最初的起點,正是那座破敗的皇覺寺。
“黃大人說得有理!”
“與我想的一致!”
“看來這七幅圖,確實是皇爺對我們的考驗。”
“就看誰更了解大明過往了。”
隨著群臣的附和聲響起。
黃子澄笑意更深。
他緊接著說道:“第二幅圖,看起來是一個圓,令人費解!”
“那正是陛下深遠用心所在。”
“前番陛下提出財政稅製改革,卻被一群‘貪圖私利’的朝臣阻礙。牽連朝中數位官員。”
“這不是陛下願意看到的。”
“所以,陛下才畫了這個圓。”
“是要我們體會百姓疾苦,回想大明初建之時的艱難,循環往省。”
黃子澄說到此處,語氣忽然變得深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言語之間,也多了幾分動容。
“陛下這是提醒我們,不忘為官之初衷!”
“不能忘了當初為何走上仕途,為何立誓要治理天下、守護百姓。”
這番話,發自內心。
頃刻間。
朝堂之上,不少人頻頻頷首。
對黃子澄心生敬意。
“黃大人到底是當年會試頭名,能有這般打動人心的見解,不愧是黃翰林!”
“看來……陛下是借這個圓,來點撥我們為臣之道。”
“正是,一定是這個意思!”
“黃翰林,那第三個又作何解?”
此時,百官紛紛稱讚黃子澄。
朱允炆臉上浮起一抹得意笑意。
他瞥了一眼身旁的朱允熥,眼神中帶著幾分輕蔑。
再轉頭望向皇爺爺,仿佛在等待誇獎。
可是。
朱允炆忽然愣住。
他發現,皇爺爺嘴角抽動了幾下。
幾次似要打斷。
最後索性靠在椅背上,神情輕鬆。
像是要聽黃子澄繼續講下去。
但那神態,不像是在認真聽政,更像是在“調節心情”?
這……
朱允炆心中泛起一絲不安。
而此刻。
黃子澄竟然笑出聲來。
笑聲豪放。
“這第三個圖案,是發冠!”
“雖然筆法略顯粗略。”
“但諸位大人切莫忘記——”
“洪武元年,陛下登基、恢複漢統、立國號為‘大明’時的壯麗景象!”
“這發冠,正是當年陛下所戴的皇冠!”
“注定被載入史冊……”
“住口!”
就在黃子澄正講得激昂之時。
老爺子猛然出聲打斷。
“你到底在胡說些什麼?”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