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所言。”
“正是朕的意思。”
“朕說過,這次是交換。”
“大明承襲漢唐製度。”
“你們剛才聽到了,漢時西域都護府的威名遠播。”
“也聽到了大唐安西都護府的悲壯結局。”
“五百年了。”
老爺子語氣一沉,發出一聲長歎。
“五百年過去,如今大明,是炎黃正統!”
“繼承漢唐,就要光複漢唐!”
“超越漢唐!”
他目光如炬,聲音洪亮。
麵對百官、麵對各國使節,他望向這大明的萬裡江山。
“我大明!”
“怎能沒有西域都護府?”
“我大明!”
“怎能遺忘安西都護府?”
“不能忘!”
“不敢忘!”
“所以……”
這一刻,如果這些外使還不明白洪武帝到底想做什麼。
那他們真是糊塗了。
全場震驚,眾人目光緊緊盯著大明的皇帝。
聲音顫抖,語氣驚恐。
“你……”
“你……”
“你大明要向西進軍!!!”
“你……你……大明要挑起邊疆戰事?”
大殿中,使節們亂作一團,紛紛交頭接耳,驚慌失措。
“諸位不必激動。”
“朕沒有說要開戰。”
“自古以來,西域就有漢唐設立的都護府。”
“都護府存在的意義,是守護通往西域的道路。”
“所以朕所言,尤其是這首詩的含義。”
“是重開西域各國的交流通道。”
“迎回五百年前安西老兵的遺骨。”
“重建我大明的西域都護府!”
說這話時,老爺子心裡平靜,毫無波瀾。
反而,他因另一件事激動不已……
大孫!
他終於明白了孫子來信中提到“這首詩”的深意。
一定和安西都護府有關。
現在,他無比確信,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因為,陌刀與唐詩,是大唐最令人敬仰的象征。
安西都護府的最後一戰,是那些滿頭白發的老兵,與吐蕃殊死搏鬥直至全軍覆沒的悲壯史詩。
此刻,老爺子終於明白,大孫信中的關鍵問題,已經有了答案。
接下來。
接下來!!
他深吸了幾口氣。
他內心,前所未有的緊張。
因為大孫在信中提到的三件事,至關重要。
第一、大孫仍然活著,但尚不能現身。
第二、大孫希望,“雄英”之名,響徹整個大明。
第三、就是那首“白發老卒”的詩。
如今。
他完成了第三點。
第一點,也已經確認。
隻剩下最後一個任務。
揚名四海。
傳遍天下!
讓所有人明白——咱的大孫,還活著!
想到這裡,老爺子的情緒,幾乎哽咽。
他想起十年前,那個還在自己懷裡的大孫,說走就走,說不見就不見。
他的離開,讓皇後悲痛欲絕,臥病不起。
可是!
天意弄人。
因為那個“蜉蝣道人”,皇後竟然奇跡般歸來,而大孫也依舊在世……
大孫遲遲未現。
一定是那個古怪的道人,對他做了什麼限製。
對!
一定如此!
否則,他怎會明明在眼前,卻不敢現身?
哪怕暫時無法相見,咱也要把他找回來!
皇後幾次相見,都沒能認出。
咱不一樣。
咱隻要見他一麵,就能認出!
哪怕一麵。
一麵就夠了!
所以。
今天,老爺子望著眼前這些諸國使臣。
這場儀式,他籌備已久。
這些,不是為你們準備!
你們,不是主角!
唯一的主角,隻有一個!
否則。
為何不叫“外使歡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