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一步。
向來以為“言辭”是自己的最強武器,與那些舞刀弄槍的粗人截然不同。
第一次體會到這種感覺。
這些“巧言令色”!
簡直是“殺人不見血”的利器!
令人脊背發寒!
這哪裡是“對話”!
這分明是一場無聲的廝殺。
若讓這些人暢所欲言,不去壓製其聲。
恐怕日後很長一段時間。
文臣與武將之間,那本就難以維持的平衡,會被徹底摧毀。
一旦朝廷之中。
文官得勢、或者武將失勢。
那麼……
整個大明王朝,恐將陷入混亂!
果然……
這些外國使者,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聯想到……
他們之前提到的“五龍同朝”。
這明顯又是對大明繼承體製的一次“誘惑”!
最擔心的是……
誰若真被說動了心,便是大明的大劫。
而此刻。
老爺子、朱標等人,不約而同想起了夢中所見。
若將夢中種種與現實對照,便會發現。
這群自稱“扶龍之臣”的人,手段實在玄乎。
好像真的能窺見那些當下隱而不顯、卻未來必生大禍的隱患!
老爺子神色凝重,心中甚至已起殺機,考慮著,是否該將這群人一並除去,總好過他們在暗中蠱惑人心!
然而,就在老爺子與諸位大臣苦思之時……
朱雄英再度出聲。
“又是詭辯!”
“曆來文武共治,同列朝綱!”
“你原是宋人後裔,如今言行,卻與不開化的野蠻人無異!”
毫不留情。
語氣高高在上,充滿輕蔑。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朱雄英。
朱允炆眼神微動,心中已有動搖。
那個任宗盛……
寥寥數語,就讓大明朝廷陷入動蕩。
這般手段,不顯刀兵,卻更具威脅。
但,隨著朱雄英再度發聲,他臉上閃過一絲陰狠!
怎麼還不閉嘴?
若真能除掉此人!
那些所謂的扶龍之人,還有那個神秘女子。
朱允炆內心泛起一絲熱望。
我朱允炆……
才是真正的帝王!
而此刻,朱雄英全然不知朱允炆的心思,他繼續開口——
“縱觀曆史!有過武將作亂、諸侯割據!”
“西漢末年,王莽奪權!”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繼而魏晉紛爭、五胡亂華!”
“隋唐之時,戰火四起!”
“唐末更是五代十國、群雄並起!”
“武將造反的案例,比比皆是。”
“從這一刻起,文人的力量才真正開始主導宋國的朝政!”
“也許是過去走得太偏,導致後來形成了重文輕武的局麵。”
“不過……”
“無論如何!”
朱雄英目光平靜,“不是你說的那樣,靠烈馬快刀,就能奪取天下!”
他語氣忽然加快。
“當初大秦能統一六國,是因為商鞅變法在先!”
“我問你,商鞅是個隻知道舞刀弄槍的將軍嗎?”
“如果沒有商鞅的改革,大秦憑什麼強盛?又憑什麼一統天下?”
“再看大漢初期,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