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爭執又要升級,老爺子忍不住發火:
“全都給咱閉嘴!”
刹那間,百官噤聲,鴉雀無聲!
大殿中終於恢複了安靜。
老爺子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他再次拿起那封信。
剛才隻看了前半部分,就覺得荒誕不經,以為是有人故意戲弄。
但現在重讀一遍……
心中不由燃起一股熱流。
“雄英”的來信,再次出現在眼前,讓他心頭一震。
這封信不僅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更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
他舍不得就此放手。
“若這一切屬實,大明該當如何應對?”
一句話,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
百官神情各異,氣氛陡變。
此時,朱棣站了出來,語氣堅定:“父皇,兒臣以為,眼下正是良機。”
“既然高麗主動派兵,還送來國書,要求歸還所謂失地。”
“那我們也該回禮!”
“讓他們知道,大明不是好欺負的。”
“趁此機會,奪回屬於我們的漢家舊土,合情合理。”
此言一出,群臣震驚。
而武將們則精神一振,眼中透出戰意。
“陛下,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不錯!”
“如果這封信所說屬實。”
“那我們已經先一步掌握了敵情。”
“搶先一步,就等於勝券在握。”
老爺子緩緩坐下,臉上沒有太多情緒。
許久之後,他開口:“老四,你有幾分成算?”
“眼下正是草原各部隨時可能南下的時節。”
“也速迭兒狡詐,絕不會放過任何破綻。”
他之所以問得這般仔細,是擔心北方局勢。
其實,他現在更在意的是國內的發展。
尤其是“火器”的研製,必須有所突破,才能投入量產。
可這才過去兩個月,工部還在研究怎樣煉出既堅硬又有韌性的“新鋼”。
還有“石油”“煤炭”這類資源的勘探。
大明在這方麵,幾乎是從零起步。
哪怕有一些文獻參考,短時間內也無法掌握真正技術。
最多隻是做出一些模型。
就像之前《雄鷹盛典》上展示的軌道模型,雖然看起來不錯,可那列火車是木頭做的,隻為輕便。
現實中,一切還隻是剛剛開始。
老爺子並不著急,他相信,隻要大明根基穩固,練好內功。
那些安南、倭寇、高麗、韃靼、瓦剌,還有帖木兒帝國,都隻能低頭。
更何況,標兒那邊,還在處理那“五件寓意之物”的事。
再加上咱那個大孫子……
哪一件國事,不比那所謂的諸國要緊得多?
但如今局勢的轉變,卻讓老爺子心頭有了新的考量。
先前所思也要根據時局變化來調整了!
禮尚往來一次,倒也不是不行。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