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製度哪怕即使是在當下。
大明立國也才二十五年,製度的弊端就已初現端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的鐵嶺衛。
鐵嶺衛所駐守之地,在這個時代看來,土地貧瘠、難以生存。
而軍戶身份的他們,衣食住行全靠自籌。
在這種環境下,千戶、百戶稍微動手腳,就能形成自己的勢力圈子。
這次鐵嶺衛申請內遷,正是因生活困苦,希望前往有荒地可耕的新地方謀生。
而這類現象,早已在全國各地頻繁發生。
像東南地區,當地的士族和地方駐軍早已勾連一體,形成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
所以,眼下大明的稅收改革已接近尾聲。
稅銀征收因秦王南下而推進順利。
是時候,對軍隊進行改革了。
製度改革,是細致活。
需要考慮多方因素,環環相扣,不能急於求成。
若朱雄英一開始就貿然推動軍改,朝廷既無銀錢支撐,也難調動資源,改了也隻是徒勞。
可如今不同,朝廷既有銀兩,也有糧食。
更關鍵的是——
朝中官員眼中,遼東土地貧瘠,鐵嶺衛連飯都吃不上,隻能申請內遷。
但朱雄英卻知道,那片土地藏著真正的寶藏。
黑土地!
全大明最肥沃的土壤,就在那裡。
大明如今在北方種麥子,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
但若換成水稻……
情況就大不一樣!
當然,這一切還得看大明的農業,能否培育出一種“耐寒型稻米”。
如果這個問題能在大明得以突破,那麼遼東這片看似雞肋、得之無用、棄之可惜的土地,將會成為大明最珍貴的寶藏!
這,就是他此行真正的核心目標!
國強民富!
內政與軍事同步推進!
……
“軍製改革?”
這時,老爺子盯著這四個字,眼神裡滿是疑惑。
“唳!”
海東青一聲清嘯,突然伸出前爪,在桌麵上劃動起來……
最終,竟然畫出了一把“鑰匙”的輪廓!
這一幕,老爺子和朱標等人頓時驚呆了,連在場百官也全都變了臉色!
太熟悉了!
太熟悉了!
如果說之前那封信讓大家還有所懷疑,甚至齊泰還說,是有人借海東青的速度提前送信,但此刻,一切都清楚了!
“皇長孫!”
“真的是皇長孫回來了!”
老爺子忍不住大笑,仿佛雲霧散開,天地豁然開朗!
“肯定是咱的大孫!”
“這熟悉的節奏,軍製改革!”
“是他提醒咱,大明的軍製出了問題?”
“對!對!就是鐵嶺衛那次!”
“那次內遷,咱們吃了大虧。”
“高麗就是趁機下手的。”
老爺子一邊說,海東青再次發出一聲長鳴,仿佛聽懂了人話,竟還點了點頭。
“妙極!”
老爺子樂得合不攏嘴。
再看看桌麵上的鑰匙印記,他忽然想到……
現在三個房間雖然打開了,但還有兩道,或者三道石門,那裡麵藏著大量銀錢和糧食!
老爺子一直心癢難耐,難道這一次,就是打開它們的契機?
這種感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一定就是咱的大孫!
這一刻,不隻是老爺子激動萬分,朱標、朱允熥,還有底下的藍玉等人,全都難掩欣喜。
“消失了一個月的皇長孫……又出現了?”
“看來是了,和之前一模一樣。”
“這種手段,除了皇長孫沒人能做到。”
聽著四周的低語聲,朱允炆臉色驟然慘白。
他本就因為那封信心情沉重,現在更是心亂如麻,幾乎站立不穩!
“陰魂不散!”
“真是陰魂不散!”
他在心中怒吼。
而這時,老爺子似乎想起了什麼,望著桌上的鑰匙圖案,又看向那羽海東青,帶著一絲期待,開口問道:“隻要咱們能找到這套軍製的漏洞,並加以調整……”
“就能拿到那把鑰匙嗎?”
老爺子陷入沉思,腦海中浮現出最近最讓人頭疼的兩個難題。
一個是常氏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