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次巧妙地順著老爺子的思路,提出武將作亂的隱患。
在眾人看來,帝王之道,無非是文武之間的平衡。
當初推行財政三策,東南士族被狠狠打壓。
現在,為了維持平衡。
矛頭自然要轉向武將。
此刻,朱允熥雙拳緊握,眼神中透出一絲激動。
果然如此!
大哥說得一點沒錯。
朝中文臣不是笨人,朱允熥之前提到的吃空餉、擁兵自重等問題,他們自然也能想到。
關鍵是如何說出口,還要不惹火燒身。
大哥不僅想到了,還說得滴水不漏。
一時間,朱允熥有些懊悔。
昨晚走得太急,竟忘了問大哥何時出宮。
“你所言極是,這些事確實可能發生。”
就在朱允熥心中翻湧之際。
老爺子忽然開口。
他想起了那次夢境中的大明危局。
“許多大臣,曾隨咱一起夢見過大明的動蕩!”
“雖然是夢。”
“但那種感覺,真實得如同親曆。”
“那時,大明各地亂象頻生。”
“百姓被貪官壓迫得活不下去。”
“朝廷缺錢,隻能加重稅賦。”
“結果民怨沸騰,民變四起。”
“偏偏那些武將,手握重兵,卻隻為私利。”
“軍隊明明是國家的,卻成了自家私兵。”
“像你所說,貪占軍餉、擁兵自重、甚至妄圖稱王,數不勝數。”
隨著老爺子每說一句,藍玉等人的臉色愈發難看。
這些,正是他們在夢境中親曆過的畫麵。
可正因為如此,他們反而更摸不清老爺子心中的真實想法。
“那你有什麼對策?”老爺子停頓片刻,望向齊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泰神色一振。
他立刻上前一步,語氣激昂:“啟稟陛下。”
“若是在三日前陛下問起此事,微臣恐怕難以作答。”
“可臣之所以當時未答,正是在苦思良策。”
“這幾日,臣與二皇孫日夜研議。”
“終於,找到了應對之法。”
齊泰特意點出“二皇孫”三字。
頓時,朝堂陷入沉寂。
所有人目光,不約而同落在朱允炆身上。
這一刻,齊泰此舉,已然是將二皇孫推上了風口浪尖。
說到底,這也是朝中大多數人心裡的期待。
老爺子確實年紀大了。
早在太子朱標前往西安府巡視時,朝堂上就有人開始猜測。
看樣子,太子登基不過是時間問題。
倘若不是朱標突然病倒,眼下禮部恐怕已經在準備遷都和登基大典了。
但就算現在開始,也並不晚。
有心人都察覺到了,這些日子以來。
老爺子正在悄然“退居二線”。
太子監國,早就成了太子坐朝。
接下來,就是登基稱帝。
那也就意味著,儲君要換了!
這個時機,就在這幾天。
畢竟,兩位皇孫都已長大成人。
如果老爺子在他們適齡的時候,沒有讓他們前往封地。
那意圖就再明顯不過——儲君已定!
一時間,群臣神色各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齊泰身上。
齊泰也不掩飾,直接開口。
“啟稟陛下,先前黃子澄曾提過削藩一事。”
他輕描淡寫地帶過一句,又繼續道:“不過,眼下削藩,顯然不合時宜。”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