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三代繼承人,
哪怕身份是嫡長子,又怎能穩坐大明江山?
就算皇長孫真的為大明帶來了許多“利器”,但歸根結底,大明需要的是一個始終在位、能掌控全局的君主,而不是忽隱忽現的存在。
因此,表麵上看,一切似乎風平浪靜。
可隨著老爺子年歲漸高,兩位皇孫也到了該封王的年紀。
變局,就在眼前!
老爺子絕不會把選擇的難題留給兒子。
他性格堅定,一切都要親手安排。
不然,那本《皇明祖訓》怎會連萬世之基都想好了?
所以,綜合種種,這場“軍事改製”,其實隻是老爺子借“大皇孫”之名提出的議題,真正的目的,是在看風往哪邊吹。
如今朝堂,文武分明。
文臣以東浙為首,武將多為淮西出身。
這兩方,過去都聽命於太子朱標。
但儲君之位,終歸要爭。
文臣支持的是朱允炆。
而如果朱雄英還在,武將根本不用爭,勝算極大。
但如果是朱允熥站出來……
他們的優勢立馬變得微乎其微。
這一回!
齊泰在朝堂上發言。
話裡話外,始終圍繞著二皇孫轉。
借著“軍事改革”的東風,提出削弱武將權力的建議。
連二皇孫本人都親自下場背書。
這其中的“用意”,那些在官場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臣,心裡一清二楚。
讓人意外的是——
三皇孫朱允熥也站了出來。
而且,兩人開口閉口,全是“皇長孫”。
氣氛,一下子變得微妙起來。
朱允炆已經轉頭看了朱允熥一眼,眉間透出不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允熥,你可彆誤會大哥的用心。除了削弱武將權柄,大哥還能有什麼彆的意思?”
他嘴上一口一個“大哥”,明顯想搶占先機。
朱允熥卻沒看他,而是望向老爺子,語氣堅定,聲音乾脆。
“皇爺爺,大哥真正的用意,絕對不隻是齊先生剛才講的那點。”
“是兩點!”
“第一:社會階層,必須保持流動,不能固化!”
“第二:軍隊,必須完全獨立於政務之外!”
說完這兩點,朱允熥又想起前些天大哥講過的話。
眉頭微皺,起初有些遲疑。
但他還是咬牙繼續說下去。
“還有,所有大明的將士都要明白……他們的忠誠,隻屬於大明!”
“所以,軍隊裡需要設立文職崗位……”
“但這個文職,並非文臣係統。”
朱允熥語速很快。
這些天,他聽了大哥不少話。
又反複琢磨。
昨晚幾乎徹夜未眠,就在理清思路。
現在站出來,話也越來越順。
“大哥說過,朝廷推行的衛所軍戶製度,在早期確實有極強的戰力和可持續性。”
“朝廷不需要額外撥款,軍士既能種田,也能打仗。”
“不僅如此,皇爺爺還允許他們攜帶家眷,一起在駐地生活。衛所軍士是軍戶,兒子還是軍戶,孫子也還是軍戶。”
“就像皇爺爺推行的四民之策一樣,除了科舉可以改變身份,其它階層早已被定死,無法流動……”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