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剛蒙蒙亮。
朱標幾乎是翻身起床,動作利落。
他很快走到桌前,盯著擺在前方的四件物品。
視線最終落在那把小金鎖上。
“雄英!”
忽然,朱標眼神一凝,落在兩個玉瓶之上。
而與之前不同的是,此刻兩個玉瓶上方,各自浮現了四個字,連在一起,是八個字。
【守得花開,】
【方見月明。】
這是什麼意思?
朱標第一反應是茫然。
但很快他便想到,年少時曾讀過一句詩: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原來是這樣……”
玉瓶中花開之日,便是月明之時。
而“月明”,一向暗指團圓。
也就是說,隻要花開了,他就能夠再次見到她?
想起夢中最後一幕,看到雄英送藥的畫麵。
原來那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蜉蝣道人,紅梅道人?
朱標推門而出。
所有的謎題解開後,他頓感一身輕鬆。
有些答案一旦揭曉,心中的期待就會凝固成一種堅定,隻待最後那一刻來臨。
抬頭望了望天色。
此時,父皇那邊的早朝應該已經開始。
今天,他又沒能上朝。
作為監國太子,這種缺席並不妥當。
朱標準備前往禦書房,那個地方,隻有他和皇帝能進入。
可剛打開小院的大門。
“殿下,妾身正打算來請您。”
門外站著的,是呂氏。
她臉上帶著笑意,目光卻若有若無地往院內掃了一眼。
自從從朱允炆口中得知關於“常氏”的消息後,她就一直記在心裡。
朱標隨手將門合上,不動聲色地看向呂氏。
“允炆、允熥那邊,也讓那兩個孩子起來吧。”
呂氏神色微動,輕聲應道。她原本想稱呼“殿下”,但話到嘴邊,改了口。
“夫君,我還要照顧允熞、允熙……允熥年歲漸長,這種時候,我不好親自去喚。”
朱允熞。
朱允熙。
兩人都是朱允炆的弟弟。
一個六歲,一個尚在繈褓。
朱標沉默片刻,點頭應下。兩個小兒子的確需要人照看。
至於允熥……
這些年,他一直由彆人照管。
想到這裡,心頭泛起一絲愧意。
倘若常氏歸來,見到允熥被這般冷落,會不會怨他?
“罷了。”
“四弟明日啟程回京,北境局勢不穩,怕是最近有大動作。”
“二弟秦王南下,估計也快返京,聽說他帶了楊士奇回來……”
“還有工部沈用提的軌道之事,兵部也有新部署,戶部的秋收也快開始了。”
“這回正好看看,財政三策成效如何。”
大明每年兩次稅收,夏收與秋收。
“國事繁重。”
“這些事壓在父親肩上,我不能隻顧自己。”
朱標對呂氏說,更像是對自己說。
當下的局勢,方方麵麵都需人盯。
這幾日,他確實有些鬆懈了。
……
朝堂上,事務也日漸增多。
但整體還算有序,各司其職。
最要緊的,莫過於燕王返京的安排。
今日也是他在朝中的最後一日。
他遞了回程奏章,老爺子照例批閱,走完流程。
“中午回去後,讓你家三個兒子,在宮門外等著。”
老爺子又提了一遍。
燕王雖覺奇怪,還是點頭答應。
“回北平後,若北元殘部南侵,不必硬扛,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