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
幾千年的王朝更替中,皇權更替不斷。
但士族的手段,卻始終如一。
老爺子畢竟年紀大了。
就像夏日將儘的烈陽,秋後的猛虎,再厲害也不過是最後的餘威。
一位六十五歲的老人,終歸難掩暮氣。
那麼大明的新主,又將如何行事?
特彆是在眼下這個關口。
說北元沒滅亡吧,他們的正統血脈幾乎斷絕,連兩座最重要的都城也丟了。
說它滅亡了吧,政權依舊殘存。
更彆提上回帖木兒使團入京時的狂妄。
沒人忘記,是“流星一刹”的皇長孫,親手廢了那個六王子。
帖木兒汗國真的咽得下這口氣嗎?
會不會讓昔日的草原帝國再度聯合?
到時候……
太子朱標,又該如何應對?
最關鍵的是,一旦戰事膠著,拚的就是國力和時間。
可接班的人選在哪裡?
是隻露過一次麵的皇長孫!
還是最近在文壇聲名鵲起的……二皇孫?
這些信息太關鍵,關乎朝堂中樞的某些“風向”。
“現在,大家隻希望老爺子能再撐一陣子,哪怕多撐幾年也好!”
“穩住朝堂的風向,咱們才能安心做事。”
“要是皇長孫能露麵,那就再好不過了。”
“至少接下來的幾十年……”
“大明的國運肯定是一路高升!”
忽然之間……
正當眾人各自想著心事,思緒翻湧的時候。
就在這時,
“你們竟敢在這裡議論這些?”
一聲厲喝猛然響起!
一群穿著儒衫的年輕人,怒氣衝衝地走進了酒樓。
“你們這些平民,也配談論朝廷大事?”
他們一進門,原本還熱火朝天地討論著的人群,瞬間閉上了嘴巴,神情一緊。
這些人,在大明的“士農工商”四等之中,正處在最頂層。
士族!
這群人裡,最低的功名也是舉人。
大多數,還是國子監出身。
未來,都是朝堂上的中堅力量!
在尋常百姓眼裡,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上層人物”。
領頭的青年走進來後,目光掃向那位老者,語氣裡帶著諷刺。
“一個老東西,也敢妄議國政?這是你能說的嗎?”
“還敢提皇長孫!”
“皇長孫的名字,是你們能掛在嘴邊的?”
他拱了拱手,臉上裝出一副恭敬的樣子。
但話語卻令人疑惑。
“皇長孫早在洪武年間,就被追封為虞懷王!”
“現在他的陵墓還在鐘山上!”
“誰要是再胡說八道,動搖朝廷穩定,彆怪我們不客氣!”
一眾文人,言辭激烈,指點江山。
“國家大事,以穩為先!”
“你們這些流言蜚語,要是傳到京城的外國使節耳朵裡?”
“他們會怎麼看我們大明?”
他又一次拱手,語氣明顯溫和了許多。
“最近,二皇孫憂心國事。”
“多次舉辦文會,招募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