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標亦已離席。
“你說...誰?”
秦王朱櫝的密信早已送達。
其中所提路上尋得一位奇才,正是此人。
楊士奇!
夢中曾見其曆經五代君王,輔國擎天,怎會忘懷?
“他說是皇長孫親授機要——關於北境草原、永絕邊患之策!”
“嗯?”
“立刻帶他進宮!”朱元璋沉聲下令,語氣不容遲疑。
“可……可人已經被二皇孫接走了!”
門外傳來的聲響,帶著愈發明顯的慌亂。
朱元璋的臉色,瞬間冷若寒霜。
“父皇,您息怒……”朱標急忙開口,試圖緩和氣氛。
然而這一次,帝王的怒意已如烈火燃起。
“蔣琥!”
這一聲低喝甫一出口,不隻是門外之人嚇得後退一步,連朱標也心頭一緊。
蔣琥——錦衣衛第二任都指揮使。
前任毛驤,因胡惟庸案落得身首異處。而蔣琥,日後將在洪武帝的授意下,深挖藍玉一案。
此人手段淩厲,向來是皇帝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
“陛下在上。”
一道低沉陰冷的聲音應聲而來。
“即刻徹查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那些人說過的每一句話,一個字也不許漏,全都給咱挖出來!”
“遵命!”
話音未落,那人已悄然退下。
不多時,蔣琥重返殿前,將秦淮河畔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稟報。
當聽到,事情起於百姓議論“皇長孫”,國子監諸生竟衝出責難;又聞楊士奇當場斥責,言辭激烈,甚至放話“讀書人豈能趨炎附勢”時,朱元璋猛地站起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砰!”
謹身殿的大門被狠狠推開。
朱元璋步出殿外,仰望天邊昏沉的夜色,聲音如鐵。
“今日參與鬨事的國子監學生,還有齊泰,統統給咱跪在皇城門前。”
“從現在開始,直到明日早朝。”
“咱要讓滿朝文武都睜眼看看,如今的國子監,到底教出了些什麼東西!”
“立刻把楊士奇帶回宮來。”
“順便告訴朱允炆——讓他自己想清楚,要不要也跪到那城門口去!”
“咱縱容他辦什麼文會、詩社,由著他折騰這些虛名浮利……”
“可何時說過,國子監是他的私產?”
“咱傾儘心力,在各地興辦學堂,是為了振興教化,不是為了讓他在京師帶頭攪亂學統,敗壞風氣!”
說到此處,老爺子怒不可遏,猛然揮袖。
“若再執迷不悟,當真不知錯,那就再問他一句——”
話音落下那一瞬。
大太監王升渾身一震,臉色驟變。
朱標眉間掠過一絲憂懼。
蔣琥躬身應諾,轉身疾步離去,毫不遲疑。
“雖未及就藩之齡,但特批一事,也不是不行。”
......
大明國子監。
這裡最高長官為四品祭酒。
品級不高,卻肩負為王朝育才之重任。
因此,朱元璋對此地極為重視。
祭酒人選,必須對皇室忠心不二。
這是底線,不容觸碰。
而今夜。
“你們想做什麼?”
“此乃聖賢講學之所,豈容你們隨意闖入?”
錦衣衛將國子監團團圍住,領頭的千戶宋忠立於人群中央,神情冷峻。他並未理會四周激憤的目光,隻是一揮手,身旁的下屬便依照手中名冊迅速散開。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