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
朝中眾人紛紛蹙眉。
齊泰道出了多人心底所思——北患自古難平。
若非如此,怎會糾纏中原千載不休?
眾人皆想知曉,楊士奇口中所謂皇長孫之策,究竟有何玄機。
太子眉頭緊鎖。
朱元璋亦凝神注視著殿中那道身影。
“臣啟奏陛下!”
楊士奇似有所感,整衣出列,聲如金石:
“大道至簡。”
“皇長孫之策,僅兩條而已。”
“哦?”老爺子目光銳利,“哪兩條?”
百官麵麵相覷。
隻見楊士奇再上前兩步,聲音清朗:
“一是快馬,二是彎刀。”
“快馬賴草而生,彎刀為征伐之具。”
他眼底閃過一道光,仿佛憶起昔日教誨,神情熾熱:
“先以雷霆之勢,打得他們五百年不敢仰視中原,毀其兵刃!”
“再斷其快馬之源!”
“使那遼闊草原,唯餘牛羊放牧於野!”
“打得他們五百年抬不起頭!”
“毀其兵器!”
“絕其戰馬!”
“隻留牧養之畜,永無南侵之力!”
話音落地,滿殿寂然。
詹徽與茹瑞霍然回首,眼中驚濤未平,尚帶迷惘,直直望向那青年。
與此同時——
藍玉等武將心頭激蕩,熱血翻湧。
可他們雖感振奮,卻仍不解其意。
“廢彎刀好懂,打服他們便是。”
“可廢快馬?又如何做到?”
“草原之地,本就產馬,怎能隻準養牛羊?”
“這究竟是何道理?”
有人困惑,也有人冷笑。
幾位文臣稍作思索後,竟掩袖而笑:
“荒唐!誰不會說豪言?我也能說讓他們立刻歸降。”
“可現實允不允許?”
“是啊!”
“說得痛快,又是毀兵器,又是斷馬源,可北元殘部豈會束手就擒?”
“他們會甘心讓子民不再馳騁,轉而去養牲口?”
“依我看,這般設想,還不如直接出兵掃蕩來得實在。”
最初的震撼過去之後,朝堂氣氛悄然轉變。
像藍玉這樣的將領,初時眼前一亮,試圖推演此策可行與否。
可很快便陷入沉思,難覓路徑。
其餘多數官員,則紛紛搖頭,認定楊士奇不過是空談取寵。
“安靜!”
一聲威喝,響徹大殿。
太子朱標霍然起身。
他的視線牢牢鎖定在楊士奇臉上。
連坐在龍椅上的老爺子,也不由自主地將目光移了過去。
“這話究竟什麼意思?”
麵對滿殿的質疑、喧嘩與反對聲浪,身為焦點的楊士奇卻毫無波瀾。
他神色如常。
準確地說,是深如古井。
環顧四周時,他眼中掠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仿佛看穿了某些尚未浮出水麵的真相。
“這句話——出自皇長孫殿下之口。”
話音落地。
刹那間,方才還紛紛開口指責的文武百官,頓時噤若寒蟬,人人閉嘴不言,連呼吸都輕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