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真正的國之綱領!”
話音落下,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他。
楊士奇卻不待發問,徑直續道:
“欲絕北患,首在武力。”
“而強兵,需利器、糧秣、更需壓倒敵人的氣勢。”
“如今這些,大明皆已具備。”
“新墾良田遍布,國庫充盈,荒蕪之地化為膏腴,更有陛下親立的神威軍橫空出世。”
“此戰北疆——”
“想必已捷報頻傳,威震朔漠!”
“而這所有準備,隻為達成一點:”
“令其兵戈廢棄!”
“使彎刀懸於牆角,再難出鞘!”
他字字如鐵,擲地有聲。
以眼前局勢為證,將過往點滴串聯成線,真相昭然若揭。
眾人尚在震撼之際,楊士奇閉目片刻,腦海中浮現昨夜輾轉反側的情景——徹夜未眠,隻為參透皇長孫留下的最後一句箴言。
如今,終於豁然開朗。
“最關鍵的,也是最令人不解的一問——”
“如何廢快馬,隻留牛羊?”
“這,便是臣方才入殿時所言。”
“此事關乎萬民,牽係國運。”
“萬民?”朱元璋眉頭微皺,低聲重複。
所有線索仿佛又一次歸於起點。
這一次不同了!
楊士奇仰頭大笑,神情篤定。
“正是萬民。”
“草原上的牧人,亦屬萬民之列。”
“陛下。”
“那些部落的形成,並非憑空而來。隻為求生果腹,百姓才聚族而居,結成部群。”
“這便是最初的秩序萌芽。”
“我中原自古傳承,由氏族而邦國,文明綿延不絕。”
“昔日草原也曾有類似演化。”
“可惜未竟全功,仍困於生存之爭。”
“如今,當以雷霆手段斷其兵刃,使其在我大明軍勢之下,永不敢再生戰意。”
“但這僅是開端。”
“真正關鍵,在於下一步。”
他語速放緩,眼神卻愈發熾熱。
“這才是根基所在。”
“北元之眾,因饑餓聚合,靠馬為生。”
“他們所倚仗者,唯快馬與彎刀。”
“可若我大軍壓境,令其刀劍鏽蝕、勇士凋零,那馬匹何用?”
“草原草場有限,過去養馬,是為劫掠充饑。”
“如今無戰可打,馬不能食,又耗草料,誰還願養?”
“反觀我大明,每至寒冬,凍斃者不乏其人,邊軍衣物單薄,難禦風雪。”
“若以羊毛製衣,牛皮作甲,既輕便又堅韌,遠勝粗布。”
“然我內地草場稀缺,牲畜難以大規模養育。”
“但草原不同。”
“那裡草野無邊,漫山遍野皆宜畜牧。”
“而牧民本就精於放養。”
“不養戰馬,改牧牛羊,有何不可?”
他話音未落。
太子朱標目光灼灼,似已洞悉其中深意。
朱元璋唇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楊士奇見狀,心潮澎湃。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