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之學,亦不可缺!”
“疆土縱橫萬裡,北地荒寒,東南豐饒,西域交彙諸族風物,無論何方,皆屬大明版圖!”
“須將曆史與山川並觀,知我漢家血脈如何隨歲月遷徙流轉,明了先人開疆之艱,守土之責。”
“再者——”
“兵事勝負,常係於天候地形之間。”
“凡我大明官民,當識敵所在,友鄰何方。”
“高低之勢,物產之差,皆藏興衰之機。”
“地理一道,關乎國本!”
殿上寂靜。
百官耳目一新,心中舊念漸消。
眼前所見,仿佛迷霧散儘,天地寬廣。
對新設之學,眾人頻頻頷首。
“術算一門……”戶部一名官員出列。
“戶口登記、賦稅核算,皆賴此技。雖為初基,實不可缺。”
“若能立為正學,使百姓通曉數目利害,亦有益於民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下大明所用算術,不過相當於後世初中程度。
應付日常,尚可維持。
但朱雄英深知——
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術算之於未來工造之興,乃是根基所在。
後世所有高精技藝,無不以數學為先導。
無精確計算,則無科技飛躍。
殿中議論漸起。
史學、地理、術算三門,已得多人首肯。
人群分作數簇,低聲探討。
齊泰與方孝孺麵麵相覷。
此情此景,全然出乎意料。
方才他們還斷定——
“百工之學”乃是要動搖“四書五經”之地位!
更曾揣測,皇長孫或欲效仿隋唐舊例,打壓士紳勢力,另立新貴以製衡權門。
如今看來,格局遠超所想。
儒學未廢,卻被納入國學一隅;
而地理、史學、術算等科,竟與之並列同尊!
非但未除經典,反將其從獨尊之位請下。
其意深遠。
方孝孺猛然抬頭,聲音微顫:
“皇上!”
“今國學已增數門,又添術算、地理、史學!”
“且不論學子能否承受其重——”
“更有兩門聞所未聞之學:”
“一曰‘物質基本運理之學’,”
“二曰‘化工能源學’。”
“此二者,諸臣可有耳聞?”
“誰堪執教?”
“這些學問,究竟有何意義?”
“若是一門無用的知識,又何必強求人去研習?”
“這便是我第一個疑問。”
“還有更深層的……”
喜歡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請大家收藏:()大明仙緣:我的皇孫在幕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