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外患?還有那個‘百工振業’?”有人急聲追問,語氣中透著焦躁。
方孝孺鼻腔冷哼。
“你以為還能有彆的?”
“百工振業……哈!今日所聞之事,怕是我此生聽來最離奇的言論了。”
身旁那年輕官員眉頭緊鎖,滿臉困惑。
“當初這提議剛出,連皇上都不肯應允,不是嗎?”
“而且……滿朝文武怎會點頭?若真推行這百工之說,我等寒窗數十載,眼看科舉將至,難道就此化為泡影?這……”
話未說完,四周一片沉默。
圍坐者神色各異,皆顯躊躇。
齊泰環顧眾人,忽而長歎一聲。
方孝孺麵容扭曲,似怒似痛,又夾雜著一絲恍惚。
“此事遠比你們想象的棘手。”
“因為……”
“那位皇長孫,已提出一種我們從未見過的學問體係。”
“什麼?”眾人紛紛側耳。
不等齊泰或方孝孺回應。
包廂之外,已是人聲鼎沸。
“你聽說了嗎?”
“孔夫子都沒解答的問題——為何萬物落地?人為何立於大地,鳥卻能飛上高空?”
“一門叫‘物理學’的新學?”
“還有‘化學’——呼吸之間吸入何物?鐵器生鏽、火炮轟鳴,根源何在?”
“更有‘生物學’,探究生命本源,延壽之法?”
一聲聲驚叫自外湧入。
原本靜坐的官員們紛紛起身,麵色驟變。
練子寧快步走向窗邊。
“嘩啦”一聲推開窗扇。
樓下大堂,人群攢動,喧鬨如潮水般湧來。
其中最多的,是難以置信的震駭。
“這些問題誰會去想?”
“這不是天天發生的事嗎?這不是天經地義嗎?這新學憑什麼解釋?”
“光靠這些奇談怪論,就想動搖我大明科舉根基?”
“簡直荒謬絕倫!”
“我等苦讀詩書幾十年,朝廷選才之製,難道一夕之間就要毀於一旦?”
此時,整座京城。
本該因邊關告捷而設宴慶賀。
可隨著朝堂密議內容傳開。
酒香未散,喜氣早已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疑惑與憤懣。
不過,人群中更多的,其實是好奇。
畢竟除了讀書人,大多數百姓與此無關。
聽了幾句喧嚷,跟著喊兩句不滿也就罷了。
可心底深處,卻悄然生出興趣。
更不用說,朝堂之上,並非所有人都與方孝孺、齊泰持同一立場。
否則今日的議事,也不會如此輕易收場。
當那陣憤懣之聲剛起,未及蔓延,便有另一種聲音悄然浮現。
“諸位不必動怒。”
“我曾聽聞,天地雖有常理,但人若參透,便可為己所用。”
“朝廷早已明示。”
“單論物理之學,或許將來真有人能騰空而上,遨遊九霄。”
“騰空?荒唐!”
爭執即將再起之際,又一人開口。
“若你們不信。”
“眼下談飛天確實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