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回到星火戰隊基地,林風的生活節奏悄然改變。
日常的團隊訓練依舊,他的指揮更加精煉,與隊友的默契在“思維同步”訓練中穩步提升。但真正占據他大量時間和心力的,是陳博士那套獨特的“神經肌肉控製訓練”和“生物反饋放鬆”。
訓練室內,其他隊員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槍法練習或天梯排位,鍵盤鼠標感應手套)的敲擊聲劈啪作響。而林風則獨自待在角落,場景顯得有些怪異。
他麵前沒有激烈的遊戲畫麵,隻有一台連接著生物反饋儀的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一條起伏的波形圖和幾個不斷變化的數值——神經緊張度、肌肉協同率、注意力峰值。他的雙手戴著感應手套,卻不是在點擊目標,而是緩慢地、按照特定軌跡,在桌麵上進行著看似毫無意義的劃動、按壓、抓握等動作。
這些動作由陳博士精心設計,旨在激活和重塑那些平時被忽略的、負責精細控製和穩定性的深層小肌肉群與神經末梢。動作極慢,要求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動作本身的感覺上,感受每一絲肌肉的收縮與舒張,每一次關節的微小移動。
一開始,這對他來說比應對最複雜的戰局還要困難。
他的【數據思維】天賦本能地想要分析每一個動作的角度、力度、最佳路徑,試圖“優化”這個過程。但結果往往是波形圖上的神經緊張度瞬間飆紅,代表肌肉協同率的數值劇烈波動,動作也變得僵硬變形。
“信任你的身體,林風。”陳博士的指導言猶在耳,“不要用你的‘大腦’去強行驅動它,而是去‘傾聽’它。想象你的意識是一束柔和的光,照亮那些沉睡的神經通路,引導它們,而非命令它們。”
這需要他主動去“降頻”。
他嘗試著放緩呼吸,刻意壓製住腦海中奔流不息的數據流,將那些關於角度、力度的計算暫時擱置。他不再去想“應該如何移動”,而是去感知“正在如何移動”。指尖與桌麵摩擦的細微觸感,手腕轉動時肌腱的拉伸,肩胛骨帶動手臂的聯動……
這種感覺很陌生。在過往的世界,力量如臂使指,意念一動,山呼海嘯。而此刻,他卻要像一個初生的嬰兒,重新學習如何控製自己的肢體。
“專注,卻放鬆……”他默念著這個看似矛盾的要求。
反饋手環上的紅燈頻繁亮起,提示他神經再次過度緊繃。失敗,調整,再失敗,再調整。
fire訓練間隙湊過來看了一眼,撓了撓頭:“風哥,你這練的是啥?新型瑜伽?能加屬性點不?”
林風沒有回答,他正處在一種微妙的狀態邊緣。他摒棄了雜念,甚至暫時屏蔽了外界的聲音,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緩慢劃動的手指上。他能“看”到,在【數據思維】的底層視角下,那些原本雜亂無章的神經電信號,在他有意識的引導下,開始如同散亂的溪流,逐漸彙聚,趨向於一條更穩定、更高效的通道。
不是強行拉直,而是疏導。
一次,兩次……十次……
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同一個簡單至極的劃圈動作後,突然,在某一個瞬間,他感覺到指尖的移動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流暢感”。不是速度快了,而是一種阻礙感的消失,仿佛意念與動作之間那層看不見的薄膜被捅破了。
幾乎同時,平板屏幕上,那代表神經緊張度的數值猛地下降了一個等級,一直頑固閃爍的紅燈,第一次變成了穩定的黃色!而肌肉協同率的曲線,也變得平緩了許多!
成了!
一種微弱的、卻清晰可辨的“共鳴感”,在意識與肢體間誕生。
林風心中古井無波,沒有欣喜若狂,而是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種狀態,繼續完成後續的動作。他如同一個找到了珍貴平衡的走鋼絲者,不敢有絲毫大意。
訓練結束,他摘下感應手套,第一次感覺到手腕處的酸麻感不是加劇,而是帶著一種運動後的、通透的疲憊,而非之前的滯澀疼痛。
他嘗試著快速活動了一下手指,速度似乎沒有肉眼可見的提升,但他能感覺到,那種心意與動作之間的“延遲感”,減輕了那麼一絲。極其細微,卻真實不虛。
“有點意思。”蘇喆的嘴角微微勾起一絲弧度。這比他瞬間獲得某種神力更有成就感。這是一種從根源上,憑借自身意誌和智慧,一點一滴改造、提升這具肉身的過程。
接下來的幾天,林風嚴格遵循著陳博士的計劃。白天進行團隊訓練和有限的個人技術練習,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這種看似“枯燥”的神經訓練中。
他不再追求在訓練程序裡刷出更高的評分,而是專注於在每一次操作中,實踐那種“專注且放鬆”的狀態。他開始嘗試在團隊訓練中,將複雜的計算分配給關鍵的戰術節點,而在常規對槍和走位中,更多地依賴初步建立的“肌肉感覺”和戰場直覺。
效果並非立竿見影,甚至在某些時候,因為他刻意“降頻”,導致一些原本可以靠精細計算規避的失誤出現了。fire和猴子偶爾還會抱怨兩句“風哥你今天反應好像慢了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odbear和教練吳輝卻看出了不同。
“他的失誤……變得‘乾淨’了。”吳輝在複盤時指著錄像對odbear說,“你看這裡,他沒能躲開狙擊,是因為他選擇了更相信fire的補槍,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試圖靠自己極限的微操去規避。結果雖然死了,但fire確實完成了擊殺,團隊收益是正的。”
odbear點頭:“而且,他現在的指揮,感覺更……遊刃有餘了?不像之前,雖然精準,但總感覺繃著一根弦。”
他們能看到,林風在比賽中的表情,不再像之前那樣全程凝重,偶爾在局勢平穩時,甚至會露出一絲極其短暫的放鬆。
與此同時,外界關於星火戰隊和林風的討論並未停歇。下一場比賽的對手,是聯賽中遊隊伍“雷霆戰隊”,以凶悍的打法和強大的個人能力著稱。賽前預測,幾乎一邊倒地看好雷霆戰隊,認為他們會將星火戰隊,尤其是“原形畢露”的林風,徹底打回原形。
“最強大腦?在絕對的個人實力麵前,就是一張紙!”
“坐等雷霆把星火當人機打。”
“feng的神話,該結束了。”
這些言論自然也傳到了基地。
賽前最後一次戰術會議結束,眾人準備散去時,fire有些擔憂地看向林風:“風哥,外麵那些話……你彆往心裡去。”
林風正在整理自己的設備,聞言抬起頭,臉上是一片平靜的淡然。
“雷霆戰隊的核心打法依賴個人能力突破,戰術協同性排名聯賽倒數第三。”他語氣平淡,如同陳述一個客觀事實,“他們的突破手‘雷暴’,左翼突進時的急停節奏有0.1秒的固定破綻。狙擊手‘閃電’在被迫移動架槍時,第一槍命中率會下降15。”
他拿起生物反饋手環,熟練地戴在手腕上,看向fire,眼神深邃:“輿論和對手,都隻是需要計算和處理的‘變量’之一。而我現在,需要去完成今天的神經鬆弛訓練了。”
說完,他轉身走向了那個安靜的角落,仿佛即將到來的不是一場被萬眾矚目、等著看他笑話的關鍵比賽,而隻是一次普通的日常任務。
fire張了張嘴,看著林風背影,最終啥也沒說出來,隻對著odbear聳了聳肩,小聲道:“得,看來是我白操心了。風哥這狀態,穩得可怕。”
odbear看著林風開始進行那些緩慢而奇特的動作,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他有一種預感,當林風真正找到那根“弦”的最佳鬆緊度時,整個聯賽,或許都將為之震顫。
而那一絲初現的“共鳴”,正在悄然孕育著風暴。
喜歡快穿之我隻想超脫啊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我隻想超脫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