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美味,連禦膳都比不上!"
在大唐初年,甜味本就稀罕。即便是貴為皇後,她也鮮少品嘗蜜餞。不知不覺間,她已將整個紅薯吃得乾乾淨淨,連焦皮都忍不住舔了舔。
這時她才注意到兩個小姑娘眼巴巴地望著自己。
"定是失態了......"
看著孩子們臉上的黑痕,她意識到自己此刻想必也是這般模樣,頓時羞紅了臉。
"娘親,紅薯沒有了......"
長樂失落的聲音裡帶著幾分哭腔。這樣的美味,連大人都難以自持,何況孩童?她們很快吃完了自己的份,仍意猶未儘地看向母親。
長孫皇後這才發現,地上的烤紅薯早已被一掃而空。
“這紅薯,甜得沁人心脾,難怪孩子們都饞!”
“小郎君,還有沒有?”
“若是價格高些也無妨,我願意多付些銀錢!”
李沐擺了擺手,這並非價錢的問題。
若沒有那神秘係統的饋贈,整個大唐境內都尋不到這般美味。
“隻剩這幾個了,餘下的都要留著做種。”
“若想再嘗,至少要等上半年,待紅薯成熟之後。”
兩個小丫頭一聽沒了,頓時滿臉失落,眼眶都紅了。
見長樂一副快要哭出來的模樣,李沐連忙安慰道:
“莫急,紅薯畝產可達萬斤,待收獲時,讓你吃個痛快!”
長孫皇後聞言,身子猛地一顫,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你……你說畝產多少?”
她生怕聽錯,急切地追問。
李沐見她半信半疑,索性詳細解釋:“紅薯極易栽種,不挑地,耐旱又耐澇,稍加照料便能成活。”
“普通田地,畝產萬斤並非難事。”
這一次,長孫皇後聽得清清楚楚。
她愕然張著嘴,整個人如遭雷擊。
“萬……萬斤?”
“這紅薯,當真能畝產萬斤?”
也無怪她如此震驚,這數字實在駭人。
大唐的穀物小麥,畝產一兩百斤已是難得,即便精耕細作的水稻,也不過三百斤上下。
而這紅薯的產量,竟超出百倍!
這般奇物,她聞所未聞。
長孫皇後死死盯著李沐,仍覺不可思議。
“如此美味,竟還這般易種,更兼驚人產量……”
“老天爺,莫非這是天上降下的仙種?”
這紅薯,從未在大唐現世,全然因李沐而來。
眾人稱一聲“仙種”,倒也合情合理。
李沐卻搖頭笑道:“哪裡是什麼仙種?不過是長在偏遠之地,此前無人知曉罷了。”
見長孫皇後神色凝重,李沐也正色起來。
他忽地想起,大唐初立,民生多艱,百姓饑寒交迫,紅薯確是救命之物。
他自然沒有推辭之理。
“放心,我已打算在附近推廣種植。”
長孫皇後鄭重點頭,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轉眼瞥見地上散落的焦黑紅薯皮,她頓時心疼不已,忍不住責備道:
“你這孩子!”
“這般珍稀的作物,不留作種子,竟隨意拿來吃了?”
“簡直是暴殄天物!”
此刻在她眼中,紅薯比黃金更珍貴,說是仙家之物也不為過。
這等救民於饑饉的寶物,豈能如此糟蹋?
多食一顆,來年便少收成百上千斤!
見長孫皇後滿麵痛惜,李沐隻得笑著解釋:“不妨事,紅薯不必全數留種。”
“一顆紅薯埋入土中,便能生出一簇藤蔓。隨手截取一小段,便可栽活一株。”
“況且以大唐的氣候,種下的藤蔓可以反複截取,繼續作為種苗栽種!”
李沐詳細向長孫皇後講述著紅薯的特性。
這種作物的奇妙之處,令長孫皇後眼中閃爍著驚歎的光芒。
憑借其強大的繁殖能力,紅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推廣。
李沐保留了十幾個紅薯塊作為種子。若全力以赴,一年之內,便能培育出綿延萬畝乃至百萬畝的紅薯田!
他自信滿滿地立下豪言:“隻要我願意,單憑一顆紅薯,便能種遍整個大唐!”
這番豪壯之語,徹底震撼了長孫皇後。
她指尖微顫,恍若失神。
“你……你說什麼?”
“一顆紅薯,能種滿整個大唐?”
大唐雖廣,終究有限。而紅薯驚人的繁衍能力,確實能夠實現這看似不可能的目標。
如同數術推演,一變十,十化百,百成千。
幾番輪轉,數目便龐大得難以估量。
紅薯依靠藤蔓生長,速度驚人。隻要傾注心力,不出一年,便可培育出浩瀚如海的植株。
對李沐而言,這不過是尋常之事,無須刻意為之。
但長孫皇後卻被深深震撼,幾乎站立不穩,倚著院牆掩住劇烈起伏的胸口,瞳孔震顫。
“大唐……”
“僅憑一顆紅薯,便能遍布天下……”
她難以想象,若李沐所言成真,大唐將迎來怎樣的變革。
“畝產萬斤,遍植山河……”
“那豈不是說,世間再無饑饉之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樣的景象,莫非就是傳說中的仙境……”
念及此處,長孫皇後忽然淚落如雨。
她與李世民一樣,心係蒼生,為大唐嘔心瀝血。
可如今的大唐,仍飽受與災禍困擾。
倘若有一天,百姓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哪怕魂歸黃泉,她也將欣慰而笑!
望著李沐清俊的麵容,再看向地上普通的紅薯,長孫皇後心潮翻湧。
“上蒼啊,你讓這孩子降世,莫非就是為了此刻?”
“為了引領大唐走向盛世……”
她忽然確信,命運令她的孩子失而複得,必有其深意。
否則,如何解釋李沐通曉的種種奇術?如何解釋一個嬰孩能在亂世存活至今?
這一切,皆是天意!
得遇李沐,實乃大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