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與否,自有陛下定奪!咱們眼下該做的,是從世家手裡撈錢!”
他索性將科舉之慮拋諸腦後。此等大事,且讓皇帝去憂心吧。此刻的他,隻是貪財的“老李”罷了!
門外,長孫無忌與杜如晦聽著屋內笑聲,暗自鬆了口氣。
【"呼——"
"險些丟了魂兒!"
四目相對間,二人仍覺心有餘悸。
李沐提及科舉之事,當真令他們脊背發涼。
"小小年紀竟有這般深遠謀略......"
"事關國運的議題也敢直言!"
"萬幸萬幸!"
隻要不再談論科舉,萬事皆安。
雖說李沐獻策僅能動搖世家根基,未能連根拔起,但眼下已然夠用。
這把劍般的科舉大計,還是留待後人決斷吧!
長孫無忌再度打量李沐時,目光愈發深邃難測。
屋內的氣氛隨著話題轉移逐漸緩和。
"請!"
"老李再飲此杯!"
"往後我這瓊漿玉露,怕是要價比千金了!"
"以你的家底,怕是無福消受咯!"
李世民聞言開懷,舉杯痛飲。
李沐的雄才大略,他今日算是領教了。
這般經天緯地之才,科舉大業不如就留給這小子籌謀。
橫豎是自家血脈!
李世民放鬆下來,邊飲酒邊端詳李沐。
"你這腦袋究竟如何長的?"
"莫非天賜之才當真如此玄妙?"
李沐攤手苦笑:"總不能剖開頭顱給你查驗?"
此處)
"鑽研百家技藝已足夠勞神。"
"瑣碎政務莫要來煩我!"
"諸葛孔明事事躬親,最終油儘燈枯不是?"
他輕拍李世民肩頭勸慰:
"老李該學學我的處世之道。"
"朝堂上有聖明天子與賢臣良將坐鎮。"
"何必事事親力親為?大唐缺了你照樣運轉!"
李世民搖頭苦笑,眉宇間儘是無奈。
道理雖明,然身為九五之尊,這社稷重擔如何推脫?
"罷了!"
"早知你散漫性子。"
"要逍遙便逍遙去吧!"
"誰叫李某天生勞碌命!"
離去的馬車裝載著紅薯藤,李世民帶著家眷侍從啟程返京。
車簾外,長孫皇後仍頻頻回首,與長樂、王婉兩個丫頭話彆。
"定要尊師重道!"
"你們師父雖性喜閒散,卻是身懷絕學。"
"用心修習!過些時日再來接你們歸家。"
說罷又望向李沐,眸中水光瀲灩,滿是不舍。
骨肉重逢未久便要分離,教人如何不傷懷?
兩個丫頭表麵恭敬,眼底卻躍動著雀躍。
"娘親放心!"
這逍遙居所比深宮有趣得多,更有數不儘的新奇吃食,她們豈願離去?
車廂內,李世民與杜如晦對坐,麵色仍顯鬱結。
杜如晦察言觀色,輕聲勸解:
"公子既無心仕途,陛下不如順其自然?"
李世民頷首,終究隻能作罷。
"隻能日後再尋契機,將他召入長安了!"
"原想將這孩子留在身側,親自教導,再賜他王爵之位......"
杜如晦瞳孔微縮,心中掀起驚濤。
"天子竟要親自栽培......"
"莫非存了易儲之念?"
當朝東宮儲君尚在,若陛下真有此意,必引朝堂震蕩。
杜如晦闔目佯寐,不敢涉足這潭渾水。
相鄰馬車內,長孫無忌與魏征仍難平複心緒。
魏征撫須追思,眸中猶帶驚歎。那少年郎展現的磅礴智慧與通天手段,令他至今難忘。
"長孫大人,這李沐究竟師承何處?"
"此等驚世之才,若確為天賜,當薦於廟堂之上,豈能遺落民間?"
長孫無忌頷首道:"此事自當奏明聖上,想必陛下早有計較。"
車駕碾過官道,載著眾人各異的心思駛入長安城垣。
......
此刻長安城外。
黑壓壓的饑民拄著木棍蹣跚而行,破衣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前麵...是京城......"
"天子仁厚...定會施粥......"
這些皆是遭鐵騎劫掠的苦主,豪族緊閉糧倉,逼得他們踏上乞活之路。
"籲——"
禦駕行至城郊,瞬間被饑民圍得水泄不通。
"貴人行行好......"
"小兒就要餓死了......"
程咬金握緊韁繩,背脊滲出冷汗。這些餓綠了眼的流民,隨時可能化作惡狼撲來。
"退下!"
"衝駕者斬!"
「看來隻能另擇時機,帶他入京了。」
「本打算讓那孩子隨侍左右,悉心,再加封親王之爵......」
杜如晦眼皮猛跳,掌心沁出冷汗。
「禦前親自教養......」
「聖意莫非是要......」
當朝太子尚居東宮,若真起易儲之念,必是腥風血雨。
老臣索性閉目裝睡,隻當耳背未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後方的馬車裡,魏征仍不住摩挲著腰間玉帶。
「長孫大人可見過這等奇事?」
「那少年談吐間竟似洞悉天機,若不薦於朝堂,實乃國朝之失!」
長孫無忌望著車帷外飛掠的樹影:「待麵聖時自當提及,相信聖上已有聖斷。」
車輪滾滾,將重重心事碾入長安城的暮色。
......
此刻城郭外。
骨瘦如柴的流民如潮水般漫過官道,渾濁的眼珠裡隻剩求生欲。
「聽說......皇宮會施舍粥飯......」
他們是被彎刀逼出來的逃亡者,世族高牆內飄出的炊香,成了最殘忍的諷刺。
「閃開!」
程咬金暴喝如雷,卻止不住洶湧人潮。饑民枯爪拍打車轅的聲音,像催命鼓點。
「求老爺賞口吃的......」
「娃娃快不行了......」
將軍虎目圓睜,刀鞘已推開三寸寒光。
貧瘠之地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