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猛然喝止,如墜冰窟般渾身顫抖。那肆虐的殺意瞬間消散。
"是天策軍!"
"領軍的...是李靖將軍!"
這支威震天下的鐵軍,曾隨當今聖上血戰四方。而素有"軍神"之名的李靖,統兵之能更令人聞風喪膽。麵對這支虎狼之師,世家豢養的護衛形同嬰孩。
李靖冷眼掃過眾人兵器:"爾等持械橫行街市,是要嗎?"聲若雷霆。
王洪汗如雨下,急中生智:"我等正在追捕江洋大盜!此賊殺害我家管家,劫掠財物,特來緝拿!"
這本是無稽之談,但李靖一時竟難辨真偽。他目光銳利如鷹:"既如此,速帶本將勘察現場!"
王洪暗自咬牙,低聲吩咐心腹:"去,處理掉管家。"為保全太原王氏,這位忠心耿耿的老仆注定要成為棄子了。
"都是李靖逼的!"
"後定會補償你!"
"管家放心,你的妻女由我來照顧!"
......
李靖踏入太原王氏的莊園,目睹管家尚有餘溫的屍首,隻能無奈撤兵。
這場世家與朝廷的較量,終究以相互妥協告終。
此時李沐全然不知這些紛爭,隻見書鋪門前多了兩列持械守衛。
他微微頷首,心中已有計較。
"又是天策軍!"
"看來我的行動已被老李知曉。這天策軍定是他動用關係請來的幫手。"
"老李倒是有心了!"
李沐明白自己低價售書之舉必然惹惱世家,但他自信尚能應對。
他卻未料到世家的反撲竟如此凶猛。若非天策軍與李靖出手,後果實難預料。
李沐將功勞歸於老李,倒也合情合理。
"我所做一切皆為大唐!"
"老李動用些關係助我,也是理所應當!"
"隻不知我的名字是否傳入李世民耳中。那可是千古一帝唐太宗啊!"
"不知何時方能親眼得見這位傳奇人物!"
李沐在大唐的征程仍在繼續......
李沐的書鋪始終平安無事。
這也不足為奇——當朝天子親自坐鎮,誰敢造次?
在天策軍與李靖的協助下,李沐的售書大業平穩推進。
長安城內乃至關中各地的百姓,幾乎都購置了書籍。
雖然多數人不識字,購得書籍也隻能供奉於祖先牌位之側。
但那顆期盼子孫讀書明理的種子,已深深埋入每個家庭。
每每購得書籍,父親便領著兒子向祖先虔誠叩首。
"多謝李小郎君賜書!"
"祖宗庇佑,讓我王家能出個讀書人!"
長安百姓皆知書鋪主人姓李,卻不知其名諱來曆。
儘管如此,眾人對李沐的崇敬之情已然無以複加,甚至將他與神明並列。
祭拜完畢,父親總要訓誡兒子:
"你小子命好,趕上李小郎君降世!"
"日後定要用心讀書!"
"家裡供的這本書務必學會!為父這就去給你尋開蒙先生!"
一時間,關中地區拜師開蒙之風大盛,識字先生竟成稀缺之才。
人們這才真切體會到讀書識字的艱難。
普通家庭無力購置更多書籍,隻得反複研讀供奉的那一本。
這竟造就了大唐一批各有所長的專才:
有人精研九章算術,成為後勤能手;
有人專攻論語,持守仁義之道;
有人鑽研墨子,終成名匠;
更有人醉心淮南子,竟成煉丹專家!
這些人才日後為李沐帶來莫大助力,更讓大唐文明百花齊放。
命運之奇妙,實在令人歎服!
而李沐低價售書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許多機敏的商人發現李沐僅售二十文一本的書籍,紛紛前來大批采購,轉運至中運、江南乃至塞外、嶺南等地倒賣。
儘管商人們抬高價格賺得盆滿缽滿,卻也在無意中幫李沐將書籍推廣至各地,讓偏遠之地的百姓接觸到知識與文明。
李沐對此早有預料,因而任由商人大量購書,既不設限也不提價。
看著書鋪中的書籍一批批售罄,銅錢一箱箱堆滿,李沐的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笑容。
“好!很好!”
“造紙與雕版印刷,果然做對了!”
“以我的先進工藝和流水線生產,即便每本隻賣二十文,仍能淨賺十文!”
“既能普惠大眾,又能大賺其利,實在是兩全其美!”
穿越而來的李沐在係統輔助下掌握了諸多技藝,但他對財富並無過多渴求。他賺錢,隻是為了繼續鑽研工藝。
因此,即便懂得製作玻璃及其他奢侈品,他也極少動手——那些東西隻能從世家大族口袋裡掏錢,毫無意義。
李沐真正的目標,是改變整個大唐,讓盛世更早到來,更上一層樓!
如此,才不負穿越一場!
之前的紅薯推廣,如今的低價售書,皆出於此心。
而李沐未曾察覺的是,此次售書不僅點燃了百姓的讀書熱情,激起世家與朝廷的又一次交鋒,還驚動了一位特殊人物——李淳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