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的招商之策令眾人歎服,這等超前的眼光與共贏之策,實非他們所能及。
"還等什麼?速速召集商賈前來!"
李世民急不可耐。李沐卻從容擺手:"且讓水泥路的好處再傳幾日,待天下商賈親眼見證,自會蜂擁而至。"
聞聽此言,李世民方才冷靜——如今是商賈有求於人,姿態自然要端足。
"此事便全權交予你了!朝中若有需要,直接尋杜如晦相助。"
李沐含笑應下,既得信任,自當放手施為。
"今日既然來了,且嘗嘗新製的佳肴。"
他轉頭喚道:"小翠,可備妥了?"
侍女應聲而去。李世民不由好奇:"又是何等美味?"
回想起此前嘗過的火鍋等物,他喉頭微動。杜如晦等人亦悄悄咽了咽口水。
須臾,小翠捧著大盆緩步而來......
熱騰騰的香氣早已飄散開來。
"豬肉粉條來嘍!"
"各位貴客請慢用!"
小翠清脆的吆喝著,將一大盆菜肴端上桌。
隻見那敞口大盆裡湯汁翻滾,晶瑩的粉條宛如絲帶般纏繞其中。肥厚的肉片在水中沉浮,翠綠的蔥花、潔白的蘑菇與火紅的辣椒交相輝映,構成一幅誘人的畫麵。
李二望著這盆既像主糧又像菜肴的食物,不禁露出困惑的神情。
"這叫豬肉燉粉條?"
"我且嘗嘗!"
他毫不客氣地抄起筷子,挑起一簇粉條送入口中。
"吸溜——"
粉條入口的瞬間,那彈嫩爽滑、鮮香滿溢的口感令他驚歎不已。從未嘗過這般美味的李二頓時胃口大開。
"妙極!"
"這粉條究竟是何物所製?實在美味!"
老李邊稱讚邊不停地動著筷子,顯然對這食物極為中意。
李沐露出神秘的笑容:
"老李,這粉條不僅味美,它的來曆更有趣。"
"給你個提示:它的原料你不僅見過,還很熟悉。"
"不如猜猜看?"
李二捏著一根浸滿湯汁的粉條仔細端詳,卻怎麼也想不明白這晶瑩剔透的食物究竟源自何處。
"我見過?還很熟悉?"
他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
"猜不著!"
"李小子就彆賣關子了,快快道來!"
長孫無忌等人也按捺不住好奇心。
李沐這才得意地揭開謎底:
"哈哈哈!早知你們猜不到!"
"這粉條啊,是用紅薯磨粉製成的!"
"不僅能當菜下飯,更能長久保存,完美解決了紅薯儲存的難題..."
[李二哪還顧得上矜持?
隻見他筷子翻飛,不停地往自己碗裡添菜。
杜如晦等人見狀也按捺不住,紛紛加入爭食的行列。
"小郎君,那我們也不客氣了!"
"府上的吃食向來都是人間美味!"
眾人舉箸如飛,李二更是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豬肉。那肥瘦相間的肉塊入口即化,香醇的油脂在齒間綻放,竟比他往日吃的山珍海味還要鮮美。
"這當真是豬肉?"
李二盯著筷尖的肉塊難以置信。
"豬肉不是向來腥臊難咽嗎?"
"李小子,你這豬肉究竟是如何烹製的?"
須知大唐雖早有養豬食肉的傳統,但豬肉因異味難除始終難登大雅之堂。當年鴻門宴上,項羽賜予樊噲的"彘肩"便是一例——即便英雄豪傑,平日裡也鮮少以豬肉為食。
李二過去曾在行軍打仗時吃過豬肉,那時條件艱苦,隻要能填飽肚子便好,哪還顧得上味道。
可如今眼前這盤豬肉卻大不相同,不僅毫無腥臊之氣,反而肥美鮮嫩,連羊肉都比不上!
李二放下筷子,滿是驚訝:“這豬肉怎會如此美味?”
李沐笑著夾起一塊肉,慢條斯理道:“去腥膻的訣竅在於烹飪手法,但最關鍵的還是得先騸了它。”
“一刀下去,斷了是非根,便再無腥味。”他微微一頓,又補充道:“而且騸過的豬性情溫順,整日吃了睡、睡了長,自然肉嫩味美。”
李二聽得一愣,下意識摸了摸下巴,隻覺背後一涼。
“原來如此!”他很快回過神來,點頭道:“戰馬去勢後也會更溫順,想必是一個道理。”
李沐倒沒想到現在就有騸馬的習慣,不過轉念一想,古人連太監都能想出來,閹豬又算得了什麼?
他興致勃勃地繼續道:“老李,這閹豬的好處可不止去腥,若能推廣開來,豬肉不僅能成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還能大規模飼養,讓更多人吃上肉!”
李二聞言,立刻收起玩笑的神色:“此話當真?若真能如此,那可是民生大計!”
如今天下雖因紅薯勉強不餓死人,但要讓百姓頓頓有肉,仍是奢望。
李沐笑道:“豬比牛羊好養,吃雜食、長肉快,渾身是寶——鬃毛能做刷子,肉能燉能炒,連豬下水都能做成美味。”
他說得興起,掰著手指數起來:“紅燒裡脊、蒜泥白肉、醬爆豬肝、鹵豬蹄……就連豬頭肉,都是下酒的好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二聽得入神,不自覺地咽了咽口水,忽然覺得手裡的羊肉索然無味。
李沐明白,至關重要的時刻來臨了。
若豬這般容易飼養,照理說,尋常百姓家都該養上幾頭。
可現實卻是,大唐境內養豬的農戶寥寥無幾,唯有家境寬裕的小地主才舍得養。
李沐曾特意探究過其中緣由。
"百姓不養豬,自然不是愚笨。實有幾點難處無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