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此景,李沐眼中迸發驚喜光芒。
"妙極!"
"此等精度的鋼珠正合軸承之用。"
"速將滾珠軸承組裝試驗!"
匠人們立即取出預製的零件開始拚裝。
先前因關鍵部件精度不足屢遭失敗,此刻有了合格鋼珠,組裝進度勢如破竹。
"哢嗒、哢嗒"
每顆鋼珠都嚴絲合縫嵌入軌道。
隨著最後一片鋼製墊片被錘擊固定,"錚"的金屬顫音宣告李沐夢寐以求的滾珠軸承誕生。
李沐急不可待轉動軸承,聽著持續不斷的"嗡嗡"旋轉聲,仿佛已看見裝載此物的馬車將暢通無阻。
任何裝配軸承的器械都將因此獲得質的飛躍。
李淳風撫掌驚歎:"非凡之作!此軸承至少能省三成畜力,若配合水泥官道,車速怕是追風逐電。"
———
籌辦機械分院絕非李沐臨時起意,實屬籌謀多時。
苦於缺乏執掌機械研發的領軍人物,這項比化學更攸關工業命脈的要務始終懸而未決。
此刻李淳風的出現讓他靈光乍現:若能延攬這位奇才出任院長,諸多機械藍圖便可逐步實現。
"所謂機械...可是機關器具?"李淳風卻蹙眉反問,"車駕工具之流雖精巧,似乎不值當專設分院研究?"
李沐這才驚覺"機械"乃後世概念。
麵對李淳風"不解此物何以耗費巨資"的質疑,他沉吟道:"凡能省力增效之具皆屬機械。掃帚、鑷子等簡單機械不足為奇,但複合式精密機械卻能開創新的勞作方式。"
這般現世說法終令李淳風若有所思。
李淳風微微頷首,心中雖已明白幾分,卻依然猜不透李沐的意圖。
李沐見狀繼續解釋道:
"譬如馬車,由車輪、車廂、轅架等部件組成,而車輪又包含輪轂、輻條、軸承等結構。"
"這樣的機械,能將運輸效率提高數倍乃至十餘倍。"
"若我能造出比馬車更快、載重更大的車輛,對大唐豈非大有裨益?"
此言一出,李淳風恍然大悟。
倘若真有一種車輛速度遠超馬車,載重更勝一籌,必將成為無價之寶。
正如李沐新製的滾珠軸承,已然展現出非凡價值。
"原來如此,小郎君是想通過改良機械來造福蒼生!"
"隻是機械改良見效緩慢,對天下又能產生多大影響呢?"
"耗時太久,收效甚微啊!"
李淳風搖頭表示懷疑。
滾珠軸承雖好,但製造不易,想要在大唐推廣開來提升效率,過程必定漫長。
況且以大唐目前的運輸需求,根本用不上如此精密的機械。
他完全不信僅憑幾件機械就能改變天下格局。
李沐眼中閃過一絲譏誚。
"李先生未免太小瞧機械之力了!"
"不如我們打個賭——我造一件機械,你看看能否改變天下。"
"若我贏了,你便留在大唐科學院助我創立機械分院;若我輸了,此事就此作罷,今後我唯先生馬首是瞻。"
李沐胸有成竹,當即提出賭約。
李淳風略作遲疑,終究點頭應允。
他也想看看,李沐究竟能造出何等驚世駭俗之物。
"好!這個賭我接了!"
"不知小郎君要造何物?可需在下相助?"
李淳風氣度恢弘,即便事關賭約,仍願傾囊相授。
以他的慧眼,世間萬物皆可洞悉,區區機械自然不在話下。
李沐聞言大喜,連連稱讚:
"李先生果然豁達!"
"有您相助,此事必成!"
"待我繪製完圖紙,再與先生細細商議。"
說罷便伏案疾書,不消多時,一張精密複雜的圖紙躍然紙上。
圖紙上的機械構造繁複精密,遠超尋常。
但李淳風天資卓絕,僅一眼便認出這是織布機的改良設計。
他俯身細看,喃喃自語:
"此處是紡錘,這裡牽引經線緯線......"
"確實是織布機無疑,隻是體積龐大,恐怕需多人協同操作。"
"這般織出的布料,不知會有多寬多長......"
傳統織布機隻需一人操作,產出布料又窄又糙。而這台機器顯然彆具匠心。
婦女們要耗費五六日的辛勞,才能完成一匹布的紡織。眼前的這台織機,體型龐大,不知會有怎樣的功效。
李淳風內心的好奇愈發強烈,恨不能立即動手製作,親自驗證它的神奇。他轉身望向李沐,眼中閃爍著探尋的光芒:
"這件織機看起來非同尋常,不知有何精妙之處?"
"可否讓某開開眼界?"
李沐雙手負於身後,神色悠然自得。終於有機會勝過這位奇人,心中不免歡喜。
"此物豈是尋常織機?待先生親眼所見,必會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