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露露微微一笑,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看著幾人臉上吃飽喝足的幸福笑容,寧露露心中忍不住自豪,她答應王處長讓大家夥都吃上肉,就真的讓大家夥都吃上。
寧露露不由得回想起前幾天殺年豬的場景。
空地上早圍滿了人,連牆頭上都扒著幾個穿棉襖的半大孩子,眼睛直勾勾盯著場中央那圈鐵絲網,裡麵臥著十頭家夥,都是寧露露帶著養殖場養起來的豬。
當然功勞最大的還是靈泉水,沒有靈泉水就沒有這麼膘肥體壯的豬。
如今這豬站在那,脊梁骨比成年人的腰還粗,估摸著得有八百斤往上,一頭頭壯的跟座小山似的。
王處長站在人群最前麵,腰杆挺得筆直,臉上滿是自豪,這幾頭豬裡可有一頭還是他親自接生的呢,他自豪啊,他驕傲啊。
有六頭豬分完直接送到了食堂,剩下四頭給家屬院分,豬血也沒浪費,豬的內臟也是好東西,豬肝可以炒著吃,豬腸可以灌香腸,豬肚子能燉湯,一點都不能浪費。
寧露露特意要了一個大豬頭和豬蹄,一副豬內臟,做成鹵味,還沒過年就給分著吃光了。
有了去年的打樣,今年一定能申請多養幾頭豬,到時候天天吃肉,吃肉吃到膩。
寧露露砸吧砸吧嘴沉沉睡去。
......
寧露露正蹲在煤爐邊添炭,橘紅色的火苗舔著爐壁,映得她眼尾的細紋都泛著暖光。
爐上的鋁壺滋滋冒著涼氣,壺嘴掛著的冰碴還沒化透。
院裡的鞭炮屑早就被風吹得沒了影,隻剩下幾戶人家窗台上還留著褪色的春聯,紅紙上的“春”字被凍得發脆,一碰就掉渣。
寧露露攏了攏藏青色的棉襖,襯得她本就偏白的臉更顯素淨。
“露露妹子,在家不?”院門外傳來邢秀妍的聲音,“俺蒸了點玉米麵大蒸餃,酸菜肉滋溜餡的,給你拿幾個。”
寧露露趕緊起身去開門,冷風趁機灌進衣領,讓她打了個寒顫。
邢秀妍裹著件軍綠色的舊大衣,手裡端著一盤金燦燦的大蒸餃,一個有手掌那麼大,熱氣在她凍紅的臉上氤氳出白霧:“這鬼天氣,真冷。”
“秀妍姐,快進來。”
“你家成團長說啥時候回來了嗎?”
“說是下午隊裡要訓練,晚些才能回。”寧露露接過蒸餃,指尖傳來的暖意順著指尖往上爬,“快進來烤烤火,我剛燒了壺水。”
邢秀妍擺擺手,視線落在窗台上晾著的課本上,紙頁泛黃,邊角都被翻得起了卷。
“還在看這些啊?俺說你這腦子就是好使。”邢秀妍嘖嘖兩聲,“不過話說回來,現在看這些有啥用?”
寧露露笑了笑沒接話,目送邢秀妍走遠後,輕輕帶上了院門。
她又坐回了煤爐邊,拿起大蒸餃小口小口的吃著。
目光重新落在那些課本上,上麵“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字樣已經有些模糊。
高考肯定是會恢複的,但到那個時候她已經三十了,正是搞事業的時候,但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含金量有多高那自是不用多說。
煤爐裡的炭發出劈啪的聲響,火星子濺到爐邊的地上,很快就滅了。
雖然她上過大學沒有什麼遺憾,但是她怕,怕原主以後回來後會埋怨她,既然占了原主的身體,她還是要對原主負責的。
e=(′o`)))唉~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寧露露又拿起一個大蒸餃吃了起來。
黃土牆頭上結著一層白霜,屋簷下的冰棱子足有半尺長,太陽光懶洋洋地灑下來,也驅不散那股子鑽骨頭縫的冷。
寧露露正蹲在地上動作麻利的擇白菜。
剛從蔬菜大棚裡割的白菜還帶著點潮氣,翠綠的幫子裹著嫩白的芯,在這滿眼枯黃的冬日裡格外打眼。
"露露妹子,在家呢?"院門外傳來一聲洪亮的招呼。
寧露露抬頭,看見趙玉蘭掀著棉門簾走進來,軍綠色的棉襖上沾了層白霜,帽子耳罩上還掛著冰碴。
她趕緊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菜葉:"嫂子來了!快進屋暖和暖和,我剛燒了熱茶。"
趙玉蘭搓著手進了屋,剛坐到炕沿上就打了個哆嗦:"這鬼天氣,比去年冷多了!你這屋倒是暖和。"
寧露露給她倒了杯熱茶,又往炕爐裡添了塊炭:"主要是炕燒得足,嫂子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趙玉蘭捧著茶杯暖著手,眼睛掃過窗台上擺著的幾盆蒜苗,笑著說:"我這是特意來找你的,跟你說個正事,保準你感興趣。"
寧露露挑了挑眉,順手把擇好的白菜放進盆裡:"哦?什麼事能讓嫂子這麼上心?”
趙玉蘭湊近了些壓低聲音,"是部隊上的事,要成立掃盲班,專門給那些沒讀過書的戰士和家屬掃盲。"她頓了頓,看著寧露露的眼睛,"我跟老李都合計過了,你是高中生,家屬院裡屬你文化水平最高,這老師的位置非你莫屬。"
寧露露端著水壺的手頓了一下,有些意外:"掃盲班?我當老師?嫂子,我可沒教過書啊,萬一教不好耽誤了人家怎麼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怕啥?你那腦子多靈光!"趙玉蘭拍了下炕沿,"前年你提議搞蔬菜大棚,誰不是等著看笑話?結果呢?一冬天咱們家屬院都有新鮮菜吃,連部隊食堂都來跟你要菜。”
“後來搞養殖場,你養的那隻狐狸鬼精鬼精的,天天帶著小跟班去抓野味,雞鴨鵝,還有年底殺的幾頭大肥豬,哪個不養得肥肥壯壯,逢年過節還能分點肉,還順手解決了退伍戰士的崗位,這本事誰有?"
提起這些,寧露露臉上露出笑意,“那多虧了嫂子們還有部隊領導們的支持。”
寧露露還是有些猶豫,"那些戰士和家屬年齡參差不齊,基礎也不一樣,教起來肯定費勁。"
趙玉蘭早料到她會這麼說,從棉襖口袋裡掏出個布包,打開遞到寧露露麵前:"你看,部隊上也不是讓你白教。一個月給20塊津貼,比不少戰士的津貼都高呢!"
她見寧露露眼神動了動,又接著說,"再說了,你那大棚和養殖場現在不都走上正軌了?有老張頭和李嬸兒他們幫著照看,根本不用你操心。”
“你整天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不如去教書,既能給部隊出份力,還能多份收入,多好的事!"
寧露露轉念一想,開口問道,"嫂子,這掃盲班什麼時候開始辦?學生大概有多少人啊?"
趙玉蘭一看有戲,趕緊說:"就等你點頭呢!老李說下個禮拜一就可以開班,場地就在家屬院旁邊的舊倉庫,已經找人收拾了,桌椅板凳都備好了。”
“學生嘛,大概有三十來個,有十幾個戰士,剩下的都是家屬,年齡從十八到四十多的都有。"
"三十多個人,年齡跨度還挺大。"寧露露皺了皺眉,"得先摸底看看他們的基礎,不然沒法備課。"
趙玉蘭見她已經開始考慮教學的事,高興地說:"沒問題!我回頭就去通知大家,讓他們明天上午來你家登記,順便你也問問他們的基礎。”
“教材的話,部隊上會發統一的掃盲課本,你要是需要彆的,也可以跟老李說,讓他幫忙找。"
寧露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去,暖了身子也定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