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一組實木龍門吊,所以隻能負責給愛德華的貨物卸貨,他這一次運的是從英國來的布料,大約是三噸重的貨物要卸在馬尼拉。
其他艙室都需要大約二十人左右的搬運工,將貨物從船艙裡搬出來,先堆放在甲板上然後再向碼頭搬運。
有滑輪組的這一組,有一個龍門吊,外加兩個最簡易的全木製的小拖車。
第一組是艙室裡有兩個人,他們隻要負責把貨物搬上小車,拖到下層甲板的艙口。
第二組是兩個人,他們用龍門吊一次吊起三十斤的小拖車和一百五斤貨物,然後吊到甲板上。然後推動龍門吊到船舷邊,再把小車和貨物送到碼頭的平地上。
第三組,最後的兩個人負責在碼頭拖動小車,在碼頭指定的位置堆好,等待馬車過來上貨。再讓吊車把小車吊回甲板。
一群人都在圍觀,愛德華開始了他的推銷,他把碼頭上的商戶和其他船的船主全部叫來參觀,大聲宣傳著“怎麼樣,六個人可以乾二十個人的活,還不是很累,這套吊車賣十兩銀子,有人買嗎?”
旁邊還請了船上的兩個翻譯,讓人翻譯成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外加船上派出一個大嗓門的廣東話翻譯,一頓飽和宣傳輸出。
結果一個上午就銷售出去十五套,收了大約75兩白銀定金,按照五兩銀子一套的成本,愛德華給了37.5兩定金給了
牛野給了二十兩給陳老豆,自己留了17.5兩銀子。陳老豆給製作小組每個人分了一兩銀子,總共六兩銀子,這可把牛野的製作小組給刺激到了。
三天一兩銀?這要是能做長期營生,一年是多少?121兩銀子?
要知道,在廣東主要依賴耕種水稻廣東主糧),輔以少量經濟作物如甘蔗、茶葉等)或家庭手工業如紡織、編織)。
一個擁有1020畝土地的中等農戶需自耕自種,無雇工),年收稻穀約3060石1石約120斤),按當時糧價每石稻穀約0.50.8兩白銀)折算,糧食收入約1548兩白銀。
也就是說,這生意要是能持續,一個人等於三個家庭的全年收入,這還得了了!
王鐵匠高聲喊道:“陳老豆,幫我請一個幫手,去把碼頭上那戶叫做高麻子的華人鐵匠一家全帶上船,那家夥有把子力氣,記得連他的破爐子一起收了!”
木匠組二話不說,直接上岸去采買最好的木料了,什麼紮實買什麼,用不了多少木頭,反正老子有錢了,錢還能生錢。
牛野頭疼是,他們隻在馬尼拉待三天,怎麼交付十五套?
最後,他走訪了城裡的四個鐵匠鋪,將組件拆開下了下單,每個鐵匠隻做一個東西,支付大筆定金,嚴格要求三日內交貨。
這三天,把吊車製造組搞瘋了,一邊要到城裡四個鐵匠鋪指導,盯進度,還要自己動手造,反正木工和鐵匠都瘋了。
可三天過去,十五套交貨,再次拿到銀子,所有人都笑的像一朵花一樣。
愛德華,十五套直接搞了一百五十兩,淨賺75兩,直接收回百分之七十五的投資款。
牛野賺了35兩,陳老豆他們總共40兩,去掉人工20兩,材料15兩,陳老豆,林老和趙大這三個船頭啥也沒做,坐著也一起賺了5兩銀子的酒錢。
最可怕的是,現在船上會木工的全部要求參與,有人還主動要求學打鐵,準備去大城府停船的時候再大搞一筆。
大城府位於泰國,是阿瑜陀耶王朝的都城。其鼎盛時期人口約達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大城府地處湄南河衝積平原,被湄南河等環繞,有水道通向暹羅灣,可通中國與東南亞諸國,是中、印、歐的地理連接點,16世紀開始成為貿易中心,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船隊從馬尼拉去大城府,受季風、海流以及船隻性能等因素影響,具體航行時間會有所波動。若順風順流,航行可能會快一些,若遭遇逆風或海況不佳,時間則會延長。順利的話路上需1個多月行程。
他們現在比以前熟練很多,加上牛野進行了分工協作,現在人也多了,平均一天就能搞一套出來,三十天就是三十套。
現在,甲板上可熱鬨了,全是鋸木頭身影,船尾的鐵匠鋪也變成兩個房間,打鐵聲直到太陽落山才停止。
誰也沒想到,航行的過程中也能接到訂單,隨行的弗朗基人的一條船,居然靠上來,直接把200兩銀子扔了過來,下了二十套訂單,看來有人已經看到了商機。
廣福源號的水手打開布包,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和洋文訂單,全都他娘興奮了。居然航海還能賺錢,這銀子必須賺了!
就這樣,牛野又收入了46兩白銀,整個船上全是學習木工和鐵匠手藝的呼聲。陳老豆幾個也不反對,反正他們管管人,就有酒錢進賬,何樂而不為呢?
愛德華已經收回全部投資,還賺了75兩白銀,他也樂的不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貨想了想,想把生意擴大,而且能做持久,於是直接找到牛野,提出生產那邊錢他可以不要,但雙方需要合資成立一個小貿易公司。
作為原始股東,他要有這個小貿易公司壟斷龍門吊的銷售權,而且原始股東先占貿易公司的百分之十,而作為發明人的牛野也占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八十按照真實投入計算。
這個英國佬也精明,他把賺的75兩全部拿出來,就看牛野能拿出多少了?牛野也把全部的81兩拿了出來,
最後,愛德華也拿出了81兩,於是兩人在貿易公司各占百分之五十,產品采購價定為5兩銀子,兩年之內不能隨意調價。雙方簽了合同,小貿易公司正式開張。
船上也有人覺得愛德華賺的太多,但牛野卻說出了一個道理,“他會負責將龍門吊賣去歐羅巴和美洲,那是一個大市場,我們會有做不完的活,一直有收入。不然,就眼前的幾個港口,能賣多少台?”
這個時候,海佬都已經知道歐羅巴和美洲了,他們也知道西人的船隊很多,於是也就不再鬨意見了,反正現在收入其實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