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造快船,賺快錢_1800年之龍騰四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1800年之龍騰四海 > 第14章 造快船,賺快錢

第14章 造快船,賺快錢(1 / 2)

看到老豆有些惆悵的樣子。

在船廠的屋子裡,牛野突然問了廠長一個極其跳躍的問題,“你手裡有造好的小型快船嗎?”

廠長有點懵側,他好久才反應過來,悶聲說了一句,“沒有!”

“能買到二手小船,然後快速做出來嗎?”,牛野繼續進攻。

“裝多重的?”,廠長問。

“166石越十噸)”

“那江邊有的是,沙船和貨運二手很多”

牛野不說話了,自己開始寫寫畫畫,半個時辰後,他拿出了一個小船的圖紙。

留野畫的是一艘小型古代三體船,基於清朝造船技術所能實現的真實船舶構型。

船體結構:細長與穩定的結合

這艘三體船的主船體極為細長,比例約為17,即船長大約是船寬的七倍。這樣的設計大幅降低了水的阻力,使船在航行時更加輕快敏捷。細長的船身減少了興波阻力,適合在近海、江河入海口或風力穩定的海域快速穿行。

兩側各有一個小型浮船舷外支架),它們不僅是輔助浮力裝置,更是穩定船體的關鍵。當主船體在風浪中輕微搖擺時,兩側的浮筒能提供額外的平衡支撐,防止船隻側翻。這種“一主兩輔”的三體結構,比傳統單體帆船更穩,又比大型三體船更靈活,非常適合快速貿易、巡邏或快速運輸。

帆裝設計極為狂野,主船體上有兩道高大的風帆,是中式硬帆縱帆),能夠根據風向靈活調整角度,最大化利用風力。

兩側的浮筒上各有一麵小帆,是三角帆,用於在側風或微風時提供額外的推力。

老海員和廠長都是精通航海之人,他們一看就知道這樣的帆裝布局,使得整艘船在順風、側風甚至一定程度的逆風情況下,都能保持穩定的航速。相比傳統的單體帆船,三體結構讓風帆的布局更加靈活,減少了帆與帆之間的乾擾,提升了整體的受風效率。

牛野說道:“以我們的造船工藝,建造這樣一艘三體船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購買兩大,兩小,四條二手船。

其次,兩大做主體前後牢固拚接,它們的兩個主桅杆繼續沿用。

然後通過硬木從左右連接兩個小船,同時把兩個小船的風帆改為大型三角帆。

兩個小船和大船中間可以走人,用來操作小船的風帆,甚至可以讓兩個人直接就住在小船裡。

這樣一條船,出海隻要十個人,運十噸貨物,極速來回!”

廠長看著這樣的設計,感歎道:“這麼小的船,四麵風帆,硬帆能吃大風,三角帆能吃側風,速度絕對極快!感覺真造出來,順風能跑出10節,逆風也有4節。”

“買二手船,改造壓浪船首,製作三體船,要多少時間,多少銀子?”,牛野直截了當。

“你們的大船還在趕工,我目前人手不足,但我可以幫你找一個小船廠,估計500兩可以把買四條二手船和改造,全部在三十天裡做完。”,老廠長挺實誠。

當天晚上,就在第二造船廠定下了第一個二十噸級三體船的訂單。

到此,媽祖軍自有資金剩下5100兩白銀。

三月的夜,船廠的木料氣息混著海風的鹹澀,牛野裹著粗布被子,和陳老豆擠在一張窄床上。他翻來覆去睡不著,終於忍不住開口:“老豆,剛花五百兩銀子造那三體小船,你不問問我為啥要造它?”

陳老豆眯著眼,嘴角掛著笑,卻沒立刻回答。牛野以為他沒聽見,正要再問,老人卻慢悠悠地吐出兩個字:

“蘭芳。”

說完,翻了個身,鼾聲頓時響起。

牛野愣住了,盯著陳老豆的背影,心裡一陣翻騰。

是的,蘭芳有黃金,路途遙遠,海盜橫行,商船往返一次風險極大。可牛野準備用小型三體船,以極快的速度,在八月前快速往返一次,還要用槍械換一筆巨大的財富。

“這老頭……真逆天了。”牛野在黑暗裡喃喃自語。

按照他的計算,東澳島每個月能造三十把神射步槍,四月,五月,六月,就能造出九十把,能換回5400兩白銀或者黃金,足夠他們買貨用了。

想著,想著,他就睡覺著了。

1802年的四月,海風裹挾著鹹濕的氣息,輕輕拂過東澳島的礁石與沙灘。一艘艘帆船緩緩靠岸,船帆上還掛著旅途的風塵,甲板上卻擠滿了興奮的人群——東澳島迎來了第一批大規模移民。

碼頭上人聲鼎沸,孩子們在人群中穿梭嬉戲,女人們提著行李張望新家,男人們則互相拍著肩膀,大聲談論著未來的打算。而在這群新來者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同生共死號”那90名船員及其家屬。他們曾在這片海域上漂泊多年,如今終於決定紮根於此。

老村長站在村口的老榕樹下,眯著眼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臉上的皺紋裡都盛滿了笑意。他活了大半輩子,見過太多東山的人離開小島去謀生,卻很少有人回來。這些年,島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屋一座座空置,連海風都顯得格外寂寥。可今天,島上的炊煙又重新密集起來,孩子們的笑聲重新回蕩在巷弄間,老村長高興得合不攏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好啊!”他喃喃自語,拍了拍身旁年輕人的肩膀,“咱們東澳島,總算又活過來了!”

人群中,一個中年船員正幫著妻子搬運行李,他的小兒子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麵,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即將成為新家的島嶼。

海風依舊在吹,但今天的東澳島,風裡帶著希望的味道。

東澳島的槍械作坊裡,鐵錘敲擊銅坯的叮當聲比往日更加密集。劉野穿過忙碌的工坊,看著新增的三十多名工人正在笨拙地操作著銼刀、鑽床和模具,原本三十人的小作坊,如今已擴充到六十五人。

他走到角落裡,找到正在檢查槍管的老漢——島上最資深的造槍匠,也是這個秘密作坊的靈魂人物。老漢正眯著眼,用沾滿火藥灰的手指調整一根燧發槍的擊發機構,見劉野來了,隻是笑笑,沒說話。

劉野皺了皺眉,低聲道:“老漢,怎麼突然多了這麼多人?造槍可不是鬨著玩的,多一個人知道,風險就大一分。”

老漢放下手中的工具,拍了拍劉野的肩膀,嘿嘿一笑:“大家都想富裕點嘛!”

他指了指忙碌的工坊,壓低聲音道:“每家都出一人,這樣所有家庭都參與,秘密反而更保險。誰要是嘴鬆了,全島的人都得遭殃,誰敢?”

劉野一愣,隨即反應過來,分散知情權,讓每個家庭都成為保密鏈條的一環,反而比少數人守密更安全。

老漢繼續道:“而且,造得越多,賺得越多。島民們手裡以後也要有槍,出海遇上海盜,至少能保命!這不是好事嗎?”

劉野沉默了一會兒,看著工坊裡那些興奮而謹慎的麵孔——有鐵匠、有木匠、甚至還有幾個原本隻會打漁的年輕人。他們小心翼翼地打磨著槍管,組裝著扳機,眼神裡既有對金錢的渴望,也有對安全的期盼。

他終於點了點頭,低聲道:“但要是有一丁點風聲漏出去……”

老漢咧嘴一笑,指了指牆角那堆打磨到一半的槍械零件:“那這些玩意兒,可就比海盜還凶了。”

他走到老漢身旁,壓低聲音叮囑道:“老漢,人多了,你可得管嚴實點。咱們收槍可是要驗質量的,要是打不響、炸膛,或者精度太差,那可是砸招牌的大事!”

老漢眯著眼,手上動作沒停,依舊細致地調整著一支步槍的彈簧。聽完劉野的話,他嘿嘿一笑,露出幾顆發黃的牙齒,擺擺手道:“曉得曉得,你放心!我一定管好!”

劉野也跟著笑了,但笑意裡帶著一絲深沉,東澳島的槍械生意,正在悄然改變這座島嶼的命運。

東澳島的海風裹挾著鹹濕的氣息,吹過新建成的兩座風車。高聳的木質塔架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巨大的葉片緩緩轉動,發出低沉而平穩的嗡鳴。起初,這兩座風車是為了給島上的鐵廠提供動力,幫助新鐵廠冶煉鋼鐵,可誰也沒想到,它們此刻卻成了島上百姓最離不開的生活幫手。

老村長站在村口的石墩上,眯著眼望著轉動的風車葉片,嘴角掛著藏不住的笑意。"沒想到這風車先解決了咱老百姓的吃飯問題。"

提水風車則被改造出了一個碾米機,提完水以後,切換動力,老百姓就能免費使用碾米機。金黃的稻穀從頂部的漏鬥緩緩落下,在風車帶動的碾輥間翻滾,外殼被剝離,露出晶瑩的米粒。村民們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蹲在石臼前一下下舂米,累得腰酸背痛。"這風車碾出來的米,比咱手工舂的還乾淨!"村裡的老農捧著新碾的大米,笑得合不攏嘴。

東澳島上,荷蘭老師桑德和一名華人翻譯留了下來,他們將教育所有15歲以下的孩子,會讀書和寫字。

藥劑師約翰也被牛野留在東澳島,牛野隻說了一句話就讓這家夥變得極其勤奮又好學,“我給你一些實驗項目,你要認真完成,並給我中文報告!如果,一年裡你都學不好中文,那明年我們將無法續簽合同。”

牛野,給約翰的第一個研究課題,是製堿。

牛野不管這家夥用什麼方法,隻要他能製造出來,並詳細用中文表述過程,還能夠複現,他就認可!

否則滾蛋!

五月,同生共死號改造完成。繳獲西班牙戰艦的12門12磅線膛艦炮和4門四磅線膛炮被安置完成,開始出遠海進行海試和炮擊訓練。

六月,一條被灰白色的三體帆船出現在東澳島外海的海麵上,驗收船隻歸來的牛野和陳老豆樂嗬嗬的,站在船頭朝著人群揮手。

東澳島初見"三體飛鳥號"

1802年6月初,東澳島的漁民們正在修補漁網,忽然有人指著海平線驚呼:"那是什麼?"隻見遠處海麵上,一個奇怪的黑影正緩緩逼近。那船不像尋常的漁船,也不似往來貿易的大海船,而是有三個船體並肩浮在水麵上,中間一個細長,兩側各有一個瘦削的小艇,活像一隻浮在水上的大蜈蚣。

"這船不錯,穩當!"老船頭陳老豆眯起眼睛,坐回中間低矮的船艙,煙杆在手中不住地敲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鬥破:蕭炎我是你二爺 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喚不良人 搬空家產嫁軍少!資本大小姐好孕生雙胎 帶娃歸來後,前夫跪地輕哄 鬥羅:饕餮神牛 諸天,從神象鎮獄勁開始! 嬌妻逼我納妾:女帝上門求負責 致命遊戲之我隻是來磕糖噠 開局超神級天賦,怎麼就無敵了 反派:全球冰封,女主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