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雖然並沒說什麼,但連續建立兩個艦隊,拆分廣州艦隊,朝廷裡的大臣人人明白,皇帝覺得廣州水師有問題。
第二日,從太監那裡有消息流出來,嘉慶帝在禦書房裡寫了兩個字,用鎮紙鎮在桌上,嚴令誰也不可動之。
這兩個字是:蘭芳!
這下眾臣已然明了,皇帝建水師到底是為了什麼?
一月中旬,三名英國商人從紫禁城裡出來,他們跳上馬車,催促車夫道:“以最快的速度去天津”。
天津碼頭邊,一艘即將返航倫敦的荷蘭商船旁。夕陽斜照,三名英國商人站在甲板上,神情亢奮,衣冠雖略顯淩亂,卻掩不住眼中的狂喜。
商人托馬斯·格雷高舉著手中的絲綢禮帽,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我的上帝!十條74炮戰列艦!二十條五十炮的四級艦!還有三十條五級艦!這簡直是——這是我們國家過去十年都未必能拿下的訂單!”
商人理查德·霍布斯,用力拍著托馬斯的肩膀,眼中閃爍著金光,“托馬斯,你聽見嘉慶皇帝是怎麼說的嗎?‘英國的造船技藝舉世無雙,朕願與爾等共謀大業。’我的天,他甚至提到——提到了蘭芳!”
商人埃德蒙·費舍爾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嘴角止不住地上揚,“沒錯,沒錯!他沒明說,但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他對那個南洋的蘭芳國很不感冒。他說……‘那片海島,不遵王化,妄自稱國。’我的老天,這是邀請我們一起動手啊!”
托馬斯來回踱步,手指在空中比劃著,“十條74炮!每艘造價至少一萬八千英鎊,還不算火炮和武裝!二十條五十炮的四級艦,每艘至少一萬二!三十條五級艦,也得八千上下!光造價就是——我的天,超過四十萬英鎊!”
理查德掏出小本子,飛速計算著,“四十萬英鎊!而且這還是基礎造價,如果算上火炮、訓練、補給,甚至可能的護航費用——五十萬都不止!議會要是通過了,整個英國都會為之震動!”
埃德蒙壓低聲音,神情詭秘,“而且你們記得嗎?嘉慶皇帝私下裡還跟我們說——‘若英國願為天朝分憂,共伐不臣,天朝必有厚報。’我的意思是……這可不僅僅是戰艦訂單,這可能是我們打入東南亞、甚至控製南洋航線的絕佳機會!”
托馬斯停下腳步,神情變得無比認真,“蘭芳國……那是個華人建立的國家,聽說十分富庶,還控製了印度洋貿易航線。嘉慶顯然不想看到它在南洋坐大。如果我們能借著這個機會,一方麵拿下戰艦訂單,一方麵在未來可能的軍事行動中占據先機……”
理查德興奮地打斷,“我們不僅能賺到造艦的錢,還能在戰後獲得貿易特權、港口使用權!甚至可能和大清合作奪回印度洋貿易權和巴達維亞!天哪,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伯爵了?”
埃德蒙掏出一張紙條,上麵潦草地記著數字,“我初步算過了,如果我們能拿下這筆訂單的中間傭金——哪怕隻是百分之五——每人至少能分到一萬英鎊!一萬英鎊!托馬斯,你老家那莊園終於可以翻修了!”
托馬斯大笑,“哈哈哈,不止我的莊園,我還要在倫敦買下整條街!理查德,你呢?”
理查德得意地揚起下巴,“我要在利物浦港邊建一座新碼頭,專門停靠我們為天朝服務的戰艦!”
埃德蒙環顧四周,壓低聲音,“但我們要抓緊時間。天津這邊風聲已經傳開了,你們猜法國人會不會嗅到味道。我們必須立刻啟程回倫敦,第一時間把這份訂單呈報議會,還要聯係海軍部——哦,還有外交大臣!嘉慶皇帝的意思很明確,他目前不想公開與蘭芳為敵,但希望我們‘暗中協助’。”
托馬斯神情一凜,“沒錯,暗中協助……這就是我們的機會。議會那邊,我們就說是為了印度洋航線,打擊馬祖軍,必須和大清合作,雙方夾擊,他們一定會同意。”
理查德再次低聲說道:“為英國海軍!為天朝的訂單!為我們即將到來的財富與榮耀!”
埃德蒙與托馬斯,齊聲低聲說道:“為蘭芳的覆滅,為了銀幣!”
三人仰頭大笑,笑聲回蕩在天津港的暮色中。不遠處,一艘荷蘭商船緩緩駛離碼頭,船帆在夕陽下鼓脹如翼,載著他們奔向倫敦,奔向財富,奔向一場可能改變遠東格局的巨大博弈。
說到荷蘭人,最終荷蘭的三條戰列艦並沒有進攻巴達維亞,因為在這裡他們碰巧碰上了增援坤甸港的澳洲艦隊。
中華國的四級戰艦和五級戰艦有八十條之多,而且巴達維亞的港口邊,有荷蘭人和英國人修建的各種炮台,現在輪到中華國,他們居然還在建造。
那些密密麻麻的炮台,讓紮恩頭皮有點癢。
紮恩上將最後的決定是,“返回海牙!目前我們應該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以維持荷蘭的貿易和稅收。除非,荷蘭有足夠的武力,能沿途拔掉所有的中華國碼頭,奪回巴達維亞才有意義。否則一旦開戰,就算我們能夠占據巴達維亞,也不會有一條荷蘭商船能夠穿越南海和印度洋抵達阿姆斯特丹。荷蘭需要建造更多的戰艦,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英國海軍正在倫敦外海,實驗混合型的爆炸燃燒彈。他們從上一次的戰敗中獲得幾顆未爆炸的馬祖軍燃燒彈,由海軍帶回倫敦,交給英國皇家科學院研究。
英國皇家科學院並沒有搞清楚凝固汽油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是根據分析效果,他們反向研發了一種英國人自己的爆炸燃燒彈。
其中的內裝助燃劑,是在炮彈內填充鬆脂、瀝青、硫磺等易燃物質,增強燃燒效果。外殼設計,采用鑄鐵薄殼,重量輕且易破碎,確保燃燒劑充分釋放。
並且,英國人此時已經掌握精確定時爆炸引信。
1816年深秋,泰晤士河口外的倫敦外海風高浪急。英國皇家海軍在此秘密集結數艘靶船,進行一項代號"燧火之怒"的燃燒彈實驗——將傳統黑火藥炮彈改良,在彈膛內填充鬆脂、瀝青與硫磺的混合物,意圖打造一種足以焚毀敵艦船體的烈焰武器。
皇家科學院的專家們從古老的攻城武器中汲取靈感。鬆脂燃點約250c)取自北美鬆樹,遇熱即化並釋放黏稠樹脂;天然瀝青燃點180c),形成黏附性極強的燃料層;硫磺燃點232c)則提供刺鼻煙霧與腐蝕性氣體。三者按比例混合後,被填入鑄鐵炮彈的空腔,再以黑火藥作為發射藥。實驗總指揮約翰·霍克上校在日誌中寫道:"此物若能在命中瞬間爆燃,必使敵艦化為火炬。"
隨著指揮官一聲令下,岸防炮台的三十二磅加農炮齊聲怒吼。炮彈呼嘯著撕裂空氣,在距靶船"海鷗號"一艘退役的木質護衛艦)桅杆十碼處爆炸。
上百個望遠鏡裡,科學家和海軍軍官們都看見,黑火藥先炸開彈體,鬆脂與瀝青混合物如熔岩般飛濺,黏附於船帆與甲板。硫磺燃燒產生的淡藍色火焰瞬間引燃鬆脂,橙紅色的火舌四處蔓延。
瀝青在高溫下液化,順著炮彈撞擊形成的凹坑流淌,滲入船體縫隙。實驗觀察員記錄:"火焰呈詭異的靛藍色,伴有刺鼻硫磺味,船帆在十秒內燃儘,甲板木板開始碳化剝落。"
濃密的黃綠色煙霧騰空而起,籠罩了半海裡範圍,模擬實戰中敵艦了望手視線被遮蔽的場景。
作為對照,另一組普通實心彈與爆炸彈的測試結果相形見絀。實心彈僅能擊穿船體,而黑火藥爆炸彈雖造成結構性損傷,卻未能引發大麵積燃燒。霍克上校指著焦黑的"海鷗號"殘骸總結:"普通炮彈留下窟窿,而我們的‘地獄彈’能焚儘整艘戰艦。"
此次實驗證實了複合燃燒彈的戰術價值:
1.心理震懾:硫磺煙霧與烈焰對船員士氣打擊顯著;
2.戰術創新:黏附性燃料可突破水幕防護,彌補傳統燃燒彈遇水熄滅的缺陷;
3.局限性:鬆脂混合物在雨天或海況惡劣時易失效,且裝填流程複雜,需士兵佩戴防毒麵具操作。
海軍部最終將此技術列為"絕密",計劃批量生產裝備於遠征印度的戰列艦之上。
實驗報告末頁附有一行潦草字跡:"若此彈用於陸軍可以配以康格裡夫火箭發射,或產生更可怕的燃燒效果。”
於此同時,10月,萬山島上的媽祖水手學校,火藥實驗小組,終於在三年後拿出了一張黑火藥配比清單。黑火藥爆炸威力最大的配比是硝石75、硫磺10、木炭15。
11月水手學校的風帆小組他們發現石棉纖維可以和其他紡織材料混合編織成為一種風帆帆布,具有韌性和阻燃性。這個小組製造出第一麵防火風帆。
同時根據西方技術和中國工匠的總結,他們采用使用西方工藝用硼砂磷酸銨混合溶液浸漬處理竹片,然後再用中式工藝塗刷石蠟鬆香阻燃塗料,配合最新編織的防火風帆布,讓整個中式硬風帆具有高阻燃性。
而農業化學小組,不停用各種亂七八糟混合的化學物質喂給植物。他們在玩死無數植物以後,終於在今年發現了第一種化肥。
這就是過磷酸鈣,製作方法是將磷礦石用硫酸處理,生成可被植物吸收的磷酸鹽。
此前,人類主要依賴天然肥料如糞便、草木灰),而這個發明首次通過化學工藝將磷礦石轉化為有效肥料,正式標誌著化學肥料的誕生。
還有一個奇葩的小組,叫植物嫁接小組,這群人也搞死過無數植物,搞出過無數奇葩!
但他們去年就無意間發現蘋果以海棠為砧木,單株產量增加2030,果實糖度大幅度提高。今年,這棵嫁接的蘋果枝居然沒死?而且結的果實更多了?酸酸的蘋果,居然開始甜起來了?有意思!
在坤甸港城之外,有一群七十人的孩子們,他們從十五歲開始就在這裡從事育種工作。利用當地一年三熟的人工天然肥田地,精心培育各種主要糧食作物的種子,已經第八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