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切為了黃金和英國議員的狂想_1800年之龍騰四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1800年之龍騰四海 > 第121章 一切為了黃金和英國議員的狂想

第121章 一切為了黃金和英國議員的狂想(2 / 2)

"安全個鬼!"葡萄牙商人啐了一口,"那些部落之間天天打仗。上次有個葡萄牙商隊,差點被圖爾卡納人把腦袋掛在旗杆上。"他湊近壓低聲音,"不過...如果你們有槍,事情就不一樣了。"

那名法國商人突然拍桌大笑:"還有槍!我告訴你們,那些黑人最愛我的法國火槍!我用三支舊火槍換了一大塊狗頭金!比銀子劃算多了!"

然後,這群商人開始討論南邊到一個叫做德班的小港口,偶爾會有遊牧部落用黃金交換大量鐵器。

翻譯一邊聽,一邊翻譯,肖萬裡在本子上記錄,姚大人卻看著咖啡廳牆上的發黃的海圖。

德班?離開普敦也就一個手掌的距離。

呃。。。這個巴掌繞著海岸線有一千海裡的距離。。。

夕陽的餘暉灑在摩加迪沙的街道上,將阿拉伯風格的建築鍍上一層金紅色的光芒。姚大人和蕭萬裡走出“藍錨”咖啡館,身後是歐洲商人們嘈雜的談笑聲,以及那杯杯未飲儘的咖啡與葡萄酒。

姚大人微微眯起眼,望向遠處的港口,那裡停泊著幾艘歐洲商船,桅杆上飄揚著葡萄牙、英國和法國的旗幟。他轉過身,對身旁的蕭萬裡低聲道:“走吧,我們去德班。”

肖萬裡一怔:“德班?在哪裡?”,他連忙去包裡翻找地圖。

姚大人嘴角浮現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等回去再看,它就在回開普敦的路上,德班最順路。”

然後,姚大人指著熱鬨的街區說道:“走,我們去逛逛,這裡挺有趣”

8月的黃昏,摩加迪沙的天空被染成一片瑰麗的橘紅色,太陽緩緩沉入天邊,將整座城市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海風從港口方向徐徐吹來,帶著一絲燥熱,卻又在暮色中漸漸變得清涼。

街道上,阿拉伯風格的白色建築在夕陽下泛著柔和的光暈,狹窄的巷弄裡,石板路反射著最後一抹日光,顯得格外明亮。商販們開始收拾攤位,將色彩斑斕的布料、香料和手工藝品一一收進鋪子裡,而一些晚歸的行人則悠閒地踱步,享受著一天中最為愜意的時光。

咖啡館的露天座位上,幾位阿拉伯商人仍不願離去,他們圍坐在一起,抽著水煙,談論著遠方的貿易和近日的見聞。水煙壺裡升騰起嫋嫋青煙,混合著咖啡的香氣,在空氣中緩緩彌漫。不遠處,一群當地的孩童在巷弄間追逐嬉戲,清脆的笑聲回蕩在街道上,為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增添了幾分生機。

海麵上,幾艘阿拉伯三角帆船靜靜地停泊,船帆在微風中輕輕擺動,船體隨著海浪輕輕搖晃。漁民們正忙著收網,將一天的收獲——銀光閃閃的沙丁魚和鯖魚——搬上岸,準備拿到市場上販賣。海鷗在空中盤旋,時而俯衝下來,試圖從漁民手中搶走一條漏網之魚。

街道兩旁的店鋪陸續亮起了油燈,昏黃的燈光透過木質的百葉窗,灑在石板路上,形成斑駁的光影。遠處,清真寺的宣禮塔上傳來悠揚的喚禮聲,提醒著信徒們該做晚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摩加迪沙的黃昏,是一天中最溫柔的時刻。它既有東非港口城市的繁忙與喧囂,又有阿拉伯文化的寧靜與神秘。在這片被印度洋溫暖海水環抱的土地上,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讓這座古老的城池在夕陽的餘暉中,靜靜訴說著它的故事。

1817年的摩加迪沙處於亞庫比王朝希拉布伊瑪目)的統治之下。

亞庫比王朝在17世紀成功推翻了阿朱蘭蘇丹國,獨立統治著索馬裡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區,摩加迪沙作為其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18世紀,世界各地的商人來到這裡購買紡織品、貴金屬和珍珠,沿著謝貝利河購買的商品也被運往摩加迪沙進行出口,使得摩加迪沙等南部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這是非洲大陸的一個獨立王國,姚大人很好奇,英國佬居然沒有占領過這裡?

他想在這座城市裡走一走,看看她有何特彆之處!

他們一路走,一路通過翻譯和形形色色的摩加迪沙商戶交流,姚大人還買了兩套阿拉伯水煙,肖萬裡則是所有乾蜜餞都買上一堆,帶上船送給水手們。

八月二十日,農曆七月初八,月已半圓,清輝灑落於非洲之角的東海岸。摩加迪沙,阿拉伯人稱其為“王座”,中國人古稱“木骨都束”。

這座千年古城靜靜臥於邦納迪爾海岸,一處微微內凹的海灣之中。其地北緯2°02′,東經45°21′,正當印度洋主風帶與季風航道交彙之處,自古便是商船避風、補給淡水與貿易的天然良港。

此刻,他們的船隊停泊在港內深水區,避開了近岸暗礁與珊瑚群。船頭正對著陸上那片低矮起伏的沙丘,丘後是稀樹草原與灌木叢,再往內陸,則漸入乾旱的薩凡納地帶,地表多為紅壤與礫石,偶見金合歡樹孤零挺立,影影綽綽如守夜人。

夜風從印度洋吹來,帶著遠處香料市場的氣息——那是乳香、沒藥、乾椰棗與駱駝皮混合的氣味。港口沿岸,散落著幾十艘阿拉伯單桅三角帆船,船身漆成深褐或靛藍,桅杆高聳,帆布卷起,像休憩的巨鳥。岸邊有石砌碼頭,由珊瑚石灰岩壘成,斑駁風化,顯出歲月痕跡。幾處木屋與泥磚房錯落分布,屋頂覆以棕櫚葉或瓦片,牆身刷白,反射月光,宛如散落的貝殼。

明亮的月光灑在寧靜的海灣上,將停泊的船隻鍍上一層銀輝。姚大人和肖萬裡坐在甲板邊,海風輕拂,帶來鹹澀的水汽與遠處漁火的微光。麵前擺著粗陶碗盛的米飯,一碟醃得脆生的鹹菜,一盤紅燒帶魚泛著油亮的醬色,還有一小盆辣椒炒蛋——鮮紅的辣椒與金黃的蛋絲在月光下仍顯得誘人。他們就著自釀的果酒,慢悠悠地吃著,話題卻漸漸飄向了眼前的國度。

姚大人遙指城西一處稍高的台地,“下午那個水煙商人告訴我,而是古城遺址。據阿曼商人言,此地曾有蘇丹宮殿與大清真寺,如今雖荒蕪,但還是可以去看看工程地基的浩大。”

肖萬裡點頭,目光掃過海岸線:“這港灣雖不如廣州或馬六甲深闊,然其地勢內收,兩側有沙嘴環抱,形成天然防波堤,故風浪較緩。每逢東北季風起約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阿拉伯與印度商船便順風而來,運來棉布、銅器、珠串;西南季風時五至九月),則載走象牙、犀角、龍涎香與奴隸。”

姚大人繼續說道,“翻譯說這地方民風彪悍,及其難以征服;這沿岸多淺灘、暗流與海盜——索馬裡人善舟楫,尤以邦特蘭一帶的海盜著稱,歐洲船如果沒有組成船隊,一般不敢靠近這邊海域航行。”

他指了指南邊海麵:“再往南百裡,便是朱巴河入海口,水流豐沛,可通小舟深入內陸。”

肖萬裡輕歎:“此地,除沿海狹長綠帶外,儘是乾旱之地,駱駝可行,馬車難進,而且國家統一。難怪英人寧攻印度、占錫蘭、圖馬六甲,印度有恒河平原,沃野千裡,水網密布,能夠耕種的土地多與而且人口也多,再加上小國林立,他們可以逐一攻破。”

姚大人點頭:“摩加迪沙背靠沙原,麵朝大海,易守難攻。本地哈威耶部族世代居此,以遊牧與貿易為生,勇悍善戰,部落聯盟嚴密,非如印度土邦可輕易收買分化。英人若強占,必陷遊擊之困,重蹈葡萄牙人十七世紀敗退之覆轍。”

夜更深了,遠處傳來清真寺的晚禱聲,悠遠而肅穆。一隻夜鷺從紅樹林中驚起,掠過水麵,消失在月光下的沼澤之中——那是一片盤根錯節的潮汐林,藏蛇匿鱷,連本地人也少涉足。

姚大人輕聲道:“所以地理決定命運。印度地處歐亞樞紐,平原廣袤,河網縱橫,利於帝國統治;而摩加迪沙,雖為古港,然資源有限,地形破碎。所以英人到今天還沒有染指此地。”

肖萬裡舉杯,杯中果酒映著月光:“或許,正是這山、這海、這彪悍的民風,護住了這片土地的寧靜。”

姚大人也舉杯,“同樣,我們也要學一學英國佬!殖民也是要仔細研究的買賣,要麼殖民物產豐富之地,要麼殖民金銀豐富之地,且當地需要政治破碎,可以輕易攪混整個地區。一手殺人之槍,一手救濟之糧,剛柔並濟,長治久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肖萬裡此刻突然沉默。

姚大人好奇的問他,“在想什麼?”

肖萬裡抬起頭,“所以,英國人一直在分裂歐洲!他們其實是想渾水摸魚?所以。。。大清會不會被他們分裂?它符合一切條件!”

姚大人哈哈大笑,“有意思,有意思,我倒要看看,誰敢在馬祖軍眼皮底下動大清!牛野那小子決不同意,更不要說陳老豆,那老東西連家都還在廣州,哈哈哈,我倒是真想看看英國動手的結果!”

同一天,英國時間傍晚6時,倫敦艦隊街“金錨酒吧”。

黃銅煤油燈在橡木天花板上投下搖曳的光暈,一群裹著天鵝絨大衣的英國議員正圍坐在一張厚重的胡桃木桌旁,麵前的錫製酒壺裡盛著摻了朗姆酒的波特酒,盤子裡堆著炸鱈魚和黑麵包的殘渣。窗外泰晤士河的駁船正鳴著汽笛駛過,而屋內的談話聲卻越來越高亢,甚至蓋過了酒吧裡的喧囂。

“諸位,”說話的是來自利物浦的托馬斯·格雷議員,他瘦削的臉龐因酒精而泛紅,手指重重地敲擊著桌上攤開的一張泛黃的情報紙,“你們都知道了,歐洲商人的信使帶回了澳洲的最新消息!”

“哦?又是那些誇張的傳聞?”坐在他旁邊的財政部官員霍拉斯·韋伯斯特嗤笑一聲,用叉子戳著盤裡剩下的半塊牛肉,“什麼澳洲有鐵礦、煤礦,還能造發動機?華人在那兒種地?聽著像是醉漢的胡話!”

“不,這次是真的!”托馬斯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酒杯裡的酒液微微蕩漾,“我認識一位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叛逃的商人,他說澳洲發現了巨大的鐵礦和煤礦,儲量比威爾士的還要豐富!更驚人的是,那裡已經建立了鋼鐵廠,甚至能製造簡易的蒸汽發動機!”

“上帝啊!”海軍部的威廉·卡特上尉瞪大了眼睛,“我一直以為是法國佬給他們提供的蒸汽機,難道他們真的可以自己造?”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托馬斯壓低聲音,從懷裡掏出另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歐洲商人的情報,“更驚人的是——華人在那兒!成千上萬的中國移民在澳洲開墾了數百萬英畝的良田,種出的糧食不僅能自給自足,甚至還能出口!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控製了澳洲,就等於同時掌握了鋼鐵、煤炭、糧食,那就是第二英國!”

酒吧裡的其他議員紛紛湊近,酒館老板都走了過來。

“所以……”托馬斯環視眾人,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我有個想法,我們明年年初計劃遠征印度,本質上是對抗馬祖軍海軍。他們的海軍依托於東南亞的貿易網絡,也依賴於澳洲的礦產,工業和糧食!

如果我們反過來:先征服澳洲,再拿下加裡曼丹島,接著接著控製巴達維亞雅加達),切斷印度沿海馬祖軍的所有補給線……”

“然後,馬祖軍的海軍就會像被砍斷根係的橡木一樣,會很快自己腐朽!”坐在角落裡的貿易委員會代表理查德·福斯特興奮地插話,“接著,我們再揮軍北上,征服印度!那時候,沒有馬祖軍庇護的印度土邦王公,他們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

“可是……”霍拉斯皺眉,“澳洲距離英國如此遙遠,難道我們艦隊要先跳過印度洋?”

有議員在高聲呼喊:“學習西班牙,我們走南美航線直插澳洲!”

“更重要的是”威廉·卡特上尉猛地站起來揮拳說道,“如果我們先控製澳洲和東南亞的礦產與糧食,英國本土將可以完全依賴澳洲的稅收來維持戰爭了!我們可以直接從澳洲獲得鋼鐵,煤炭和補充蒸汽機,然後利用巴達維亞控製馬六甲海峽。印度和馬祖軍?不過是個囊中之物!”

酒館裡的討論愈發熱烈,有人開始計算澳洲的鐵礦儲量,有人爭論澳洲到底有沒有蒸汽機產業,還有人堅持認為應該先派間諜去澳洲實地考察。

直到酒吧老板提醒“打烊時間到了”,這群醉醺醺的帝國規劃者才踉踉蹌蹌地站起來。托馬斯最後看了一眼桌上的地圖,喃喃道:“這才是真正的戰略!”

此時,遠處大本鐘的鐘聲,恰好敲響七下,悠揚的鐘聲,回蕩在夜的倫敦。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LIKE 穿書冤種暗衛,壽終正寢很難嗎?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當刀使 京師城門對掏,父皇您彆慫啊! 諸神之禮 靈氣複蘇:我以儺麵殺穿一切 1990:刑偵檔案 麻辣母女 天痕:玉佩中的時空囚徒 鬥破:天才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