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大型攻城炮的技術底層:
1.鋼鐵革命:高爐吹氧煉鋼+錳鎳合金
馬祖軍的高爐吹氧煉鋼技術,煉出的鋼材純度極高,強度遠超傳統生鐵。
錳鋼含錳1215):賦予炮管極高的硬度和抗衝擊性,確保在發射時能承受3000磅平方英寸的恐怖膛壓而不開裂。
炮管采用複合鍛造工藝,由200噸蒸汽錘反複鍛打鋼坯,使其密度與強度達到極致,每一寸炮管都經過千錘百煉,堅不可摧。
2.鍛造工藝:200噸蒸汽錘的暴力美學
炮管成型:鋼坯在1500c高溫下被送入鍛造台,200噸蒸汽錘以每分鐘68次的頻率鍛打,消除內部雜質與氣泡,使其密度與強度達到極致。),後端加粗300),優化膛壓分布,確保炮彈出膛時的初速與穩定性。
相比之下,清軍的火炮仍依賴泥模鑄造,炮管內壁粗糙、厚度不均,極易在發射時炸裂。
3.炮管設計:蒸汽炮管彈線技術
淺螺旋膛線早期概念):炮管內壁刻有淺螺旋槽,使炮彈在發射時能輕微旋轉,提升飛行穩定性。
可調節炮架:炮架采用蒸汽動力輔助底座,能快速調整仰角最大60°),配合簡易瞄準鏡,計算彈道落點。
4.彈藥係統
半實心鐵彈高爆穿甲彈):
重量:150公斤
初速:210米秒
穿透力:可擊穿2米厚的夯土城牆。
射程:2.6公裡
全爆炸彈早期榴彈):
重量:120公斤填充黑火藥+一千五百枚鋼珠)
爆炸威力:覆蓋半徑50米內的區域
射程:2.8公裡
5.裝填係統:兩台龍門吊協同作業
由於炮彈重量極大150公斤實心彈),馬祖軍專門設計了兩台10噸級龍門吊,用於輔助裝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第一台龍門吊:將炮彈從彈藥車吊起,精準定位到炮口上方裝填。
2.第二台龍門吊:起吊第二枚炮彈進行下一次裝填等待。
這種恐怖武器一共隻製造了六門,陳阿生有一門,李珠江有一門,李海有一門,趙大有一門,因為牛野要進攻北京城,雨兒送來了兩門。
圍城的第三日黎明,天津衛的天空被硝煙染成了鉛灰色。
自馬祖軍的鋼鐵大軍兵臨城下以來,這座古城首次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懼。
東城門外兩公裡處,壕溝下方兩門240毫米口徑的重型攻城迫擊炮如同蟄伏的鋼鐵巨獸,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天津城的咽喉——東城牆。這兩門火炮是馬祖軍最恐怖的殺戮機器,它們的炮彈足以在百米外擊穿城牆,將整段防禦工事化為齏粉。
而今天,它們將第一次向天津城發射穿甲高爆彈。
黎明時分,兩門迫擊炮的炮組就已經開始忙碌。
每門炮由12名炮手操作,他們穿著厚重的皮製防護服,頭戴鐵盔,臉上沾滿了火藥灰。炮架後方,兩條鋼軌上一前一後,兩台10噸級的龍門吊正緩緩吊起一枚枚150公斤重的穿甲高爆彈,這些炮彈的外殼由淬火鋼鑄造,內部填充了黑火藥與碎鐵片,彈頭經過特殊設計,能夠在撞擊城牆時引爆,產生毀滅性的穿透與爆破效果。
炮長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工程師,手持望遠鏡,死死盯著東城牆。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炮管,計算著風速、角度與射程。
“仰角45度,裝填!”他低聲命令道。
炮手們立刻行動起來。
“轟——!”
第一發炮彈出膛的瞬間,巨大的後坐力整個大地都為之震顫,如同雷神在用巨大的鼓槌轟擊大地,壕溝都在微微顫抖。
炮口噴出的火舌長達十餘米,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一枚150公斤的穿甲高爆彈以210米秒的初速呼嘯而出,在空中劃出一道黑色的軌跡,直奔東城牆而去。
“轟!”
炮彈命中城牆的瞬間,整段磚石結構如同被巨錘砸中。炮彈穿透了兩米厚的夯土層,在內部爆炸,碎石與鐵片如暴雨般飛濺,城牆表麵瞬間出現了一個直徑五米的大洞,周圍的磚塊嘩啦啦地崩落,砸向城內。
城頭上的清軍守軍還沒來得及反應,第二發炮彈已經落下。
“轟!轟!轟!”
接下來,兩門迫擊炮以每五分鐘兩發的速度連續轟擊,三十枚穿甲高爆彈如同神靈的神罰不斷砸向東城牆。
第一波打擊,炮彈集中在東門附近的防禦工事,箭樓和炮位被直接命中,磚石崩塌,箭樓垮塌,大炮被掀飛,守軍死傷慘重。
第二波打擊,炮彈瞄準城牆中段,炮彈擊穿城牆,在兩米夯土的深處六十公斤黑火藥猛地爆炸,整段城牆開始出現裂縫崩塌。
第三波打擊,炮彈直接轟擊東門城門,前段城樓崩塌,厚重的木門在炮彈的衝擊下扭曲變形,門閂斷裂。
城內的清軍守軍被這前所未有的炮擊震得手足無措。
城牆後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炮彈,許多人跪在地上,嘴裡念誦著佛經,祈求神靈保佑。
城牆上的守軍在炮彈的連續轟擊下,死傷枕藉,一些人甚至被震得耳鼻流血。
“將軍!東門快守不住了!”一名千總跌跌撞撞地跑進指揮帳,臉色慘白。
“陛下……陛下什麼時候才能派援軍啊!”
天津鎮總兵趙德勝握緊了拳頭,眼中滿是絕望。他知道,按照正常行軍速度,援軍至少還要三天才能到,可馬祖軍的炮擊,可能隻需要一天就能轟開東門。
當硝煙稍稍散去,東城牆的慘狀終於顯現。整段城牆被轟開了三個大缺口,最大的缺口寬達十米,碎石與泥土堆積如山。
箭樓與雉堞幾乎被夷為平地,原本堅固的防禦工事,現在隻剩下焦黑的殘垣斷壁。
城門樓被最後兩枚炮彈徹底摧毀,整個城門樓都已經垮塌。
更可怕的是,清軍守軍的士氣已經崩潰。許多人躲在城內不敢露頭,甚至有人開始偷偷收拾行李,準備逃跑。
三十發炮彈,炮擊結束後,馬祖軍的炮組並沒有立即進行下一輪轟擊。
牛野拿起望遠鏡,冷靜地觀察著東城牆的損傷情況。
“現在送去勸降信”他低聲說道,“明天,淩晨之前如果沒有投降,上午繼續炮擊三十發,然後前方壕溝裡的步兵炮開始炮擊!”
而在城內,色楞格和趙德勝呆呆的看著已經分段倒塌的東城牆,他們知道這種力量不是人力可以阻擋,天津城的末日,可能真的要來了。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