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8月的清晨,鐵礦港外的海平線上泛起魚肚白。牛野,站在碼頭的高處,眺望那片蔚藍的海域。晨霧中,一艘龐然大物正靜靜蟄伏,它的身影如同遠古傳說中的巨獸,帶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那就是"廣州號"..."身旁的副官低聲說道,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震撼。
眯起眼睛,看著那艘鋼鐵巨艦逐漸清晰。六根巍峨的桅杆直插雲霄,潔白的風帆在晨光中舒展,總麵積足有三千九百平方米,仿佛一片遮天蔽日的雲朵。更令人驚歎的是它獨特的三體船型,中央主船體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浮筒,如同巨獸展開的雙翼,浮筒與主船體之間由四根粗壯的鋼鐵連接件固定,上麵覆蓋著厚重的鐵甲板。
"走,上艦。"牛野整了整他筆挺的藍色海軍服,邁步踏上跳板。
踏上甲板的瞬間,腳下傳來的腳感讓牛野振奮。這不是木質戰艦那種溫和的搖晃,而是鋼鐵巨獸特有的沉穩脈動。
"尊敬的司令官閣下,我們尊貴牛大人!"姚耀祖嘻嘻哈哈快步迎上來,"歡迎登臨我們耗費白銀二十萬兩建造的"廣州號"。"
這貨三句話不離錢財!
牛野點頭致意,目光立即被前甲板的兩座蒸汽旋轉炮台吸引。每座炮台都裝備著兩門150毫米45倍徑的巨炮,炮管漆黑發亮,炮管之長,有效射程之遠,足以讓任何敵艦膽寒。更令牛野安心的是,炮台外部覆蓋著厚重的"龍鱗甲"裝甲,那些交錯的鋼片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真的如同巨龍風鱗片。
"前甲板兩台,甲板一台,三個炮台均可以360度旋轉。"姚耀祖指著炮台解釋道,"無論敵艦從哪個方向來襲,都能迅速調整角度,進行集火炮擊。"
牛野走到炮台旁,伸手撫摸那冰冷的鋼鐵。炮管上還殘留著昨夜保養時塗抹的油脂氣息,混合著海水的鹹味,讓他覺得振奮異常。
轉向後甲板,又是一座裝甲旋轉炮台,同樣裝備著兩門150毫米大炮。左右船舷中部,各有一門電力驅動的六
八管機槍,雖然現在電力供應還不穩定,但想象中八發子彈齊射的場景已足夠震撼。
"浮筒前後各安裝一門95毫米四十五倍徑速射小炮。"姚耀祖指著兩側的浮筒,"那是我們的近身武器。"
牛野走到浮筒連接處,仰頭看著那四根粗壯的鋼鐵連接件。它們不僅連接著主船體和浮筒,更在上麵覆蓋了厚重的鐵甲板,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走,帶你看動力艙。"姚耀祖領著我走下甲板,這貨昨日夜裡就和肖萬裡住在船上已經所有地方都摸了一個透徹。
動力艙內,巨大的齒輪、蒸汽管道和鍋爐構成了一幅鋼鐵交響曲。中央是一台大型重油蒸汽輪機,兩側各有一台燃煤蒸汽輪機,三者共同驅動著三個螺旋槳。
"重油輪機提供爆發力,燃煤輪機保證續航。"姚耀祖指著這些龐然大物解釋道,"這是世界上第一套實用化的混合動力係統。"
牛野看著那些精密的機械結構,他有些震撼,難以想象在1820年,中華國的工程師們已經掌握了如此先進的蒸汽技術。更令人驚歎的是,艦上還配備了電力驅動的武器係統,這在世界上都是超前的存在。
返回甲板時,水手們正在緊張地調整風帆。姚耀祖登上指揮台,高聲下令:"升帆!"
六根桅杆上的風帆緩緩升起,在陽光下如同天幕般展開。我仰頭望著那三千九百平方米的白色石棉材質風帆,它們在微風中輕輕鼓動,發出獵獵聲響。
"東北風,三級。"航海長報告道。
"起航!"姚耀祖一聲令下。
「廣州號」緩緩移動,巨大的船體在海麵上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牛野站在前甲板上,感受著腳下傳來的震動。
"報數!"航海長大聲喊道。
"風向東北,風力三級,航速十節!"
十節的速度在風帆時代已經相當可觀,但對於這樣一艘鋼鐵巨艦來說,似乎還遠遠不夠。
"全速前進!"姚耀祖下令,"啟動蒸汽發動機!"
動力艙內立即傳來重油輪機和燃煤輪機的轟鳴聲。螺旋槳的轉速驟然加快,海麵被攪出巨大的漩渦。
"航速,十五節!二十節!二十四節!"航海長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二十四節!"姚耀祖滿意地點頭,"如果風力再大些,應該能突破二十五節。"
肖萬裡站在一旁,望著遠方的海平線歎息道:"可惜今天的風不夠強。"
牛野迎風而立,迎著潮濕的海風,任由自己的發絲在風中飛舞。看著「廣州號」在海麵上劈波斬浪,如同一頭銀色的巨龍在藍色海洋中狂飆突進,胸中豪情萬丈。
站在甲板之上,海風掀起牛野的衣袍,吹亂牛野的頭發。遠處,鐵礦港的輪廓漸漸模糊,而無垠的碧海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哈哈哈哈!"牛野忍不住放聲大笑,胸中豪情激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姚耀祖,肖萬裡和雨兒並肩而立,四人同時看向遠方。
"是否開啟炮擊訓練"肖萬裡問道。
牛野點頭。
肖萬裡揮手,做出朝右炮擊手勢。
六門大炮開始整齊右轉,六聲巨大的重炮轟鳴聲響起,以每分鐘兩發的速度在持續炮擊。
牛野舉著單筒高倍望遠鏡,看著炮擊落點,目光凝視著遠方的海天一線。靈感如潮水般湧來,詩句在胸中醞釀成熟。
"好!今日必賦詩一首!"牛野朗聲道。
這些年,看這些古人的文章多了,他居然也有幾點墨水。
姚耀祖和肖萬裡立即會意,命人取來紙筆。
牛野提筆蘸墨,筆走龍蛇:
《鐵甲淩雲誌》
鐵艦淩波破浪行,
三體擎天六帆輕。
龍鱗護炮鎮四海,
電掣雷鳴震遠瀛。
二十四節追風去,
九萬雲海一日程。
今日乘風破萬裡,
他年破浪鬥八方!
落筆之際,海風恰好掀起紙張,墨跡未乾的詩句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看著牛野的狗爬字。。。
"好濕!好濕!"現在肖萬裡,也學壞了,馬屁聲不絕。
姚耀祖也假兮兮的說道:"末將第一次知道牛大人精通詩詞,今日一見,讓某大開眼界,我要把它裱起來,放在書房裡日夜欣賞!"
牛野也不知羞恥,收起毛筆,望著遠方的海平線,豪情滿懷:"此詩贈予"廣州號",願它乘風破浪,為大中華開疆拓土!"
"廣州號"在海麵上繼續疾馳,船尾拖出的白浪如同一條銀龍。站在甲板上,感受著海風的洗禮,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大中華海軍縱橫四海的宏偉藍圖。
夕陽西下,「廣州號」緩緩駛向鐵礦港的錨地。金色的餘暉灑在鋼鐵船體上,為這艘鋼鐵巨獸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輝。
牛野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靠近的港口,心中思緒萬千。1820年,當世界上的海軍強國還在使用木質風帆戰艦時,中華國已經建造出了世界第一艘全鐵甲、混合動力、蒸汽與風帆並用的超級戰艦。
今日,這不僅僅是一艘船,更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牛夜,回城搓一頓,今天是個好日子,我來請客!"姚耀祖笑著說道。
肖萬裡和雨兒等人吃驚的看著姚耀祖,這還是那隻鐵公雞嗎?
牛野卻搖搖頭,依然佇立在甲板上。海風拂麵。
"不急,"我望著遠方的海平線,"讓"廣州號"再轉一圈,乘風破浪一會兒。我想多聽聽它的聲音..."
雨兒笑了,她對牛野說道,“夫君,今日,我們先回去,等到回開普敦的路上,你可以聽很久很久”
下船的時候,肖萬裡問姚耀祖,“你真要把那首詩放在書房裡?”
姚耀祖點頭,“嗯,放在你們家的書房裡!”
肖萬裡無語。。。
鐵礦港外海,返回港口的廣州號戰列艦如一頭銀色的巨獸,在碧波上劈波斬浪。甲板上,牛野與姚耀祖並肩而立,海風掀起他們的衣袍,獵獵作響。
而在艦橋上的軍官艙內,一群來自四大艦隊的軍官正圍坐品茶,表麵平靜,眼底卻燃燒著熾熱的渴望。
"諸位,你們都看到了。"東太平洋艦隊參謀長林祥少將指尖輕叩桌麵,"那六根桅杆,三千九百平的風帆,二十四節的航速,全鋼結構這根本不是戰艦,而是一座移動的海上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