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九月,駛往開普敦的艦隊正平穩地航行在印度洋上。蔚藍的海麵波光粼粼,偶爾有海鷗掠過桅杆,發出清脆的鳴叫。甲板上,牛野、姚耀祖、肖萬裡和雨兒四人圍坐一處,海風拂麵,卻吹不散他們熱烈的討論。
“你們說,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麵?”牛野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望向無垠的海天交界,忽然拋出了這個問題。
姚耀祖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依我看,首先得看人。軍隊再強,也得靠人來打仗。士兵的訓練、士氣、指揮官的謀略,這些都是根本。”他指了指遠處正在操練水手的船員,“就像這些水手,若沒有嚴格的訓練,遇到風暴或敵襲,恐怕連船都保不住。”
肖萬裡笑了笑,搖頭道:“人固然重要,但若沒有趁手的兵器,也是枉然。軍事實力,還得看裝備。火炮的威力、船隻的堅固、武器的精良,這些才是硬實力。”他指向遠處的海平線,“你想想,若兩支艦隊相遇,一方是木質帆船配前膛炮,另一方卻是鐵甲戰艦配後膛炮,勝負豈不是立判?”
雨兒坐在一旁,輕輕晃著雙腿,忽然插話:“可我覺得,光有人和武器還不夠。國家得有錢,才能養得起軍隊,造得出好裝備。”她眨了眨眼,“就像你們說的火炮,若沒有足夠的鐵礦、銅礦,沒有熟練的工匠,如何打造?若國庫空虛,連軍餉都發不出,士兵又怎會賣命?”
姚耀祖點頭:“雨兒說得有理,錢確實關鍵。但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戰略。軍隊不是擺設,得知道為什麼而戰,怎麼打。”他比劃著,“比如,是防守為主,還是主動出擊?是依靠海軍控製海權,還是陸軍橫掃陸地?”
牛野沉思片刻,緩緩道:“你們說的都對,但還有一點,實戰經驗。再精良的軍隊,若從未上過戰場,遇到真正的敵人,恐怕也會手忙腳亂。”他望向遠方,“就像我們這些航海的人,若從未經曆過風暴,哪怕船再堅固,水手再強壯,真遇上巨浪,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肖萬裡哈哈一笑:“所以,軍事實力,歸根結底是‘人、武器、財富、戰略、經驗’五者的結合。缺一不可。”
雨兒笑著點頭:“那照你們這麼說,大英帝國曾經稱霸海上,倒也名副其實,他們有錢、有船、有訓練有素的水手,還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提供資源。”
姚耀祖望著遠處的海平線,若有所思:“是啊,但今天,我們在這些方麵已經慢慢開始超越他們,或許海上的霸權,應該易主了。”
海風依舊輕拂,戰艦破浪前行,而四人的討論,卻如同海浪一般,層層疊疊,久久不息。
牛野問所有人一個問題:“現在我們明麵上的敵人有誰?”
肖萬裡很快的回答道:“英國大抵是死仇,他們的衰落和我們搶走印度有必然關聯!失去印度,英國的衰落是必然的,英國若想恢複國力,就要奪回印度!”
姚耀祖補充道:“俄國人公然挑撥西域,蒙古,甚至派兵入侵我東北,絕對是一個公開的敵人!”
雨兒繼續說道:“美國向西擴張,已經和我方定居點發生武裝衝突,也是敵人!”
牛野最後補充道:“我們現在和法國雖然沒有明麵上開戰,可他們控製越南阮氏王朝乾涉我雲南,已經算是暗處的敵人。”
然後,牛野讓副官拿來世界地圖,他指著俄國首先說道:“俄國人口約為五千萬人,我準備以對等的人口和工業投入,慢慢耗乾俄國佬的骨血!”
姚耀祖不明白,他疑惑的問道:“如何耗乾俄國佬的骨血?”
牛野手指西安,北京,天津和海參崴四個城市說道,“我們要在這四個城市建立工業基地,向西域,蒙古,東北三省提供軍事武裝,並將東北三省,蒙古,京津,山西,陝西,甘肅,西域化為對俄戰區,不斷組建遠征軍對俄保持戰爭壓力,逼迫俄羅斯要不斷投入,從底層消耗其國力!我們投入的人力資源等同於俄羅斯全國人力,但卻隻是我們人口的五分之一!”
姚耀祖算是明白了,“那你準備用雲南為戰區征伐越南阮氏王朝?”
牛野搖頭,“俄羅斯地域廣闊,不可能短時間獲勝,所以才要成立戰區!而越南國土狹長,我們海軍優勢極其明顯,那我們就應該速戰速決,不斷用兩分法切割其領土和包圍其軍隊和城市,要在一年內結束這個戰爭。”
姚耀祖搖頭,“如果快速作戰,雨林環境會死傷慘重。”
牛野搖頭,“用防禦性戰術,不斷切分其國土,不斷分割包圍,隻要吞掉沿海城市,失去法國援助,無法和外界交易的阮氏王朝就會快速崩潰。”
雨兒明白了,“所以,對於大國,我們采取長期對峙和騷擾戰術;小國,我們快速作戰,快速滅國,對嗎?所以美國那邊,也應該是長期戰略。”
牛野點頭,“以北美十五個移民城市為戰區,在西海岸的中間地區的美中城,建立全套軍事工業,我們美國人慢慢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姚耀祖同時給出毒計:“越南需要大規模移民,把他們分散到太平洋沿岸各個城市。”
牛野點頭,“每個村落,都需要移民一半以上的人口,用漢族人口填充”。
肖萬裡計算了一下,“俄羅斯有五千萬,美國有一千萬,那全部長期敵人加起來,約有六千萬人!我們現在有四億二千萬人口,約等於七分之一的人力用於軍事對抗?”
牛野點頭,“絕大部分地區依然可以可以保持正常經濟運行,還可以提供經濟補助給到戰區,”
雨兒明白了,“任何與我們為敵的,必須全麵轉入戰時經濟體製,而我們還能在大部分地區維持正常經濟體製,可以不斷向前發展生產力和生產民用物資!”
牛野點頭,“轉為戰時經濟的隻有少數省份,但是不能讓這些省份獨自承受傷亡,需要全國征兵,平均傷害,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幾個省份就扛起對一個大國的持續攻勢。”
雨兒明白了,她分析道:“大西洋艦隊以開普敦為核心,以南部非洲的資源和我們的工業力量,可以控製大西洋,側擊英國和美國。
以北美洲西海岸的中部美中城為核心,聚合北美洲十五個殖民城市,可以在海洋和陸地上抗衡美國。
以北部戰區為核心,可以抗衡俄羅斯!”
肖萬裡說道:“儘快結束越南戰爭,讓整個中華大部分地區,加裡曼丹島,爪哇島,菲律賓群島,澳洲全麵轉入大生產,以人口和國力徹底拖垮競爭對手!”
姚耀祖提醒道:“要以戰養戰,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都隻能一年種一季糧食,而我們的長江以南至少一年兩季糧食產出。所以,要劫掠俄羅斯的糧食和人口,從骨子裡動搖其國本!同時,要向奧斯曼帝國提供軍火,向俄國的西南地區施加軍事壓力,軍火也能賺大錢!”
牛野點頭,“俄國在西域和蒙古售賣軍火,在暗地裡支持分裂勢力,那我們也要同樣這樣做。讓我們來比一比誰的軍事工業產能更大!”
雨兒說道:“十月將在廣州府進行下一屆政府選舉,海潮哥會出任下一屆總長,我寫一封信給他,把這個思想做一個完整表述。”
牛野點頭,於是在廣州號鐵甲艦上,在浩瀚的印度洋上,雨兒反複斟酌和牛野多次討論,執筆給李海潮寫了一封信。
“
大國對抗戰略建議書
呈報:中華國最高戰略決策委員會
起草:大西洋艦隊指揮部
日期:1820年9月
一、戰略總綱:長期消耗大國,速決戰小國,維持經濟韌性
當前國際局勢下,我國麵臨俄羅斯、美國、越南和法國阮氏王朝)三大主要戰略對手,其國力、地理與戰爭潛力各異。因此,我國應采取“對大國長期對峙消耗,對小國速戰速決殲滅”的核心戰略,同時確保國內大部分地區維持正常經濟生產,以經濟與工業優勢逐步拖垮對手。
二、對俄戰略:長期消耗,戰區分化
1.核心目標:通過“對等人口投入+戰區化邊境”,逐步耗乾俄國國力。
2.具體措施:
建立四大軍事工業戰區:西安、北京、天津、海參崴,作為對俄軍事核心,向西域新疆)、蒙古、東北三省、山西、陝西、甘肅提供軍事武裝,將其化為“對俄戰區”。
長期對峙戰術:不斷組建遠征軍,對俄國邊境施加軍事壓力,逼迫其持續投入兵力與資源,從底層消耗其國力。
人力對比優勢:我國投入的人力資源等同於俄國全國人力約5000萬),但僅占我國總人口4.2億)的15約8400萬),可長期維持消耗戰。
經濟策略:戰區省份承擔主要軍事壓力,但全國征兵、平均傷害,確保其他省份經濟正常運行,並提供經濟補助,維持整體國力。
3.輔助手段:
劫掠俄國糧食與人口:俄國大部分領土僅能一年一熟,而我國長江以南可一年兩熟,可劫掠其糧食、掠奪其人口,動搖其國本。
支持俄國分裂勢力:支持奧斯曼帝國,讓其與俄國在黑海沿岸爭奪領土。
三、對越戰略:速戰速決,兩分切割
1.核心目標:一年內殲滅越南阮氏王朝,避免長期消耗。
2.具體措施:
海軍優勢速攻:越南國土狹長,我國海軍占據絕對優勢,應采取“兩分法切割”戰術,不斷分割其領土,包圍其軍隊與城市。
速奪沿海城市:優先占領越南沿海港口,切斷其法國外援與國際貿易,使其經濟崩潰。
防禦性戰術:避免深入雨林死戰,而是逐步蠶食,待其失去補給後自然瓦解。
戰後移民:戰後向越南大規模移民,每個村落移民過半,以漢族填充,徹底同化其領土。
經濟策略:快速結束戰爭,使越南、加裡曼丹島、爪哇島、菲律賓群島、澳洲迅速轉入大生產模式,為後續對抗大國提供經濟支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四、對美戰略:海洋封鎖,工業對峙
1.核心目標:在北美大陸建立長期對抗能力,逐步削弱美國。
2.具體措施:
以美中城北美西海岸中部)為核心,建立全套軍事工業,聚合北美十五個殖民城市,形成“美洲戰區”。
海洋封鎖:以開普敦為核心的大西洋艦隊,依托南部非洲資源與工業,控製大西洋,側擊英國與美國。
長期消耗:美國人口僅約1000萬對比我國4.2億),可采取“溫水煮青蛙”策略,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
五、全球戰略協同:多方牽製,工業碾壓
1.對奧斯曼帝國:提供軍火,向其施加軍事壓力,牽製俄國西南防線。
2.對俄國西南:同樣暗中支持分裂勢力,與俄國爭奪中亞與高加索影響力。
3.軍事工業競賽:與俄國、美國比拚軍火產能,以我國更強的工業基礎逐步壓製對手。
六、結論:以經濟韌性拖垮對手,以軍事壓製贏得未來
我國人口4.2億)遠超主要對手俄國5000萬、美國1000萬),可采取“集中部分省份承擔戰爭壓力,全國經濟維持運轉”的策略,確保:
戰區省份全力進攻,但全國征兵、平均傷亡,避免單一地區崩潰。
大部分地區保持正常經濟,甚至向戰區提供補助,維持國力增長。
對大國長期消耗,對小國速戰速決,最終實現“以戰養戰,以工業碾壓全球”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