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大國對抗戰略,確保各戰區協同作戰,同時加速工業擴張,為長期對抗奠定基礎。
——大西洋艦隊指揮部敬上”
牛野在最後加上了一句話,“敵方如果要議和,就需要割地賠款!賠款的金額,要按照戰爭投入的一倍收取!割地麵積要是其領土的百分之十以上!否則就持續打下去!要打到世界上沒有人敢觸碰我們的利益!”
十月,李海潮在長江口的東海城臨時政府所在地,接收到雨兒的信件,他立刻開始規劃戰區,工業和軍事戰略布局。
十一月,一份龐大的戰區人口,軍事和經濟整體布局的第一期議案完成。
1820年11月,中華國東海市中樞戰略會議決議:
以坤甸港、鐵礦港、廣州府三大工業基地的成功經驗為藍本,中華國正式啟動六大新工業體擴張計劃,全麵轉向以軍事重工業為向導的國家戰略。
這六大新工業體分彆是:
1.長江口東海城工業體麵向東海與日本方向)
2.天津北京工業體拱衛京畿,輻射北方戰區)
3.西安工業體連接西域,掌控西北戰略通道)
4.海參崴工業體直麵俄國遠東,構建對俄軍事工業前線)
5.開普敦工業體控製大西洋航線,側擊英美)
6.美中城工業體北美核心,抗衡美國本土)
一、戰略核心:軍火工業與蒸汽機
本次擴張的首要目標是軍火工業與蒸汽機製造,這兩大產業將成為中華國未來十年軍事與經濟擴張的基石。
軍火工業:步槍、火炮、彈藥、蒸汽動力戰艦、裝甲車輛等核心武器將優先生產,確保各戰區如對俄、對美、對越)的持續火力輸出。
蒸汽機:作為工業時代的動力核心,蒸汽機的量產將推動鐵路、礦山、工廠機械化,大幅提升整體工業效率。
二、生產模式:三班倒、工業母機、老帶新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中華國采取極限生產模式:
1.上千工廠三班倒:
所有老工業體的工廠實行24小時不間斷生產,確保產能最大化。
工人輪班製度嚴格,確保機器永不停歇,工人疲勞度由國家提供補貼與休息區調節。
2.工業母機大規模下線:
工業母機機床)是製造機器的機器,本次擴張的核心之一就是讓本土工業母機產量暴增,從而實現“自己製造機器來製造更多機器”的良性循環。
老工業基地如廣州府、坤甸港,鐵礦港)優先生產高精度母機,並快速調配至新工業體。
3.老工廠“傳幫帶”:
經驗豐富的老工廠抽調技術骨乾,前往新工業體培訓本地工人,確保新工廠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新工人經過短期高強度訓練後,立即上崗,采用“學徒製+軍事化管理”,確保生產效率。
三、六大工業體的戰略定位
1.東海城工業體長江口):
主要生產海軍艦炮、蒸汽戰艦、魚雷雷、海軍火藥,護衛西太平洋海洋安全。
2.天津北京工業體:
核心任務是陸軍火炮、步槍、裝甲車,同時發展鐵路機車,確保北方戰區蒙古、東北)的軍事調動。
3.西安工業體:
重點生產西域戰區所需的輕武器、駱駝運輸裝備、山地火炮,並作為中亞戰略物資集散中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4.海參崴工業體:
直接對俄作戰的前線工業基地,主要製造寒帶作戰裝備、重型火炮、要塞炮,並囤積戰略物資。
5.開普敦工業體:
控製大西洋航線,生產遠洋戰艦、殖民地防禦武器,並作為南半球軍事物資中轉站。
6.美中城工業體北美):
核心目標是對抗美國,生產北美戰區所需的步槍、火炮、蒸汽動力裝甲車,並逐步建立本土軍工體係。
四、國家意誌:大生產時代的來臨
中華國此次工業擴張,標誌著“軍事工業化”的全麵啟動。
目標:在1822年底前,六大新工業體初步形成戰鬥力,1822年底全麵投產,確保軍火與蒸汽機產能翻倍。
經濟支撐:國家以“戰時經濟”模式調配資源,確保鋼鐵、煤炭、銅材等戰略物資優先供應軍工體係擴張。
社會動員:大量農民轉為工人,學校調整課程以培養工程師、機械師,國家設立“工業功勳獎”激勵生產。
五、未來展望:蒸汽與鋼鐵的中華帝國
隨著六大工業體的擴張,中華國將逐步形成“全球軍工網絡”,以蒸汽機驅動的工業革命為基礎,以軍事重工業為矛,向世界宣告:
“中華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國度,而是用人力,鋼鐵與火焰鑄就的工業強國!以整體國力淩駕敵人,鑄造難以撼動的戰略優勢!”
—1820年11月,中華國中樞戰略令。
於此同時,一封剛剛抵達遠東前線的鄭一娘和趙文淵同時寫來捷報,“邱三田營經過十天十夜的戰鬥,於十月十日,攻克雅庫茨克城。結束俄國在遠東的統治,外興安嶺地區全部歸屬我中華國。”
同時鄭一娘寫來一封書信,討論雅克薩戰役的最新構思,“
《致中華國軍事委員會書:論雅克薩圍困戰略》
1820年冬,黑龍江前線戰報
軍事委員會鈞鑒:
我七萬援軍已經抵達,自俄軍進攻璦琿受挫以來,其主力已因寒冬逼近而收縮至雅克薩棱堡一帶,依托舊日要塞工事與臨時壕溝防線固守。據斥候回報,俄軍糧草輜重運輸艱難,凍傷減員日增,士氣已顯疲態。
臣以為,此時不必強攻雅克薩。
此城雖為俄軍在遠東之要衝,但其地勢孤立,補給線漫長,而今天寒地凍,俄人縱有棱堡可守,亦難逃“饑寒交迫,士卒潰散”之結局。
一、圍而不攻,以逸待勞
1.無需強攻:雅克薩城牆雖固,然寒冬之中,攻城器械難以施展,步兵衝鋒更易折損精銳。與其強攻致我軍傷亡,不如以輪換之兵圍困,斷其補給。
2.餓敵之策:俄軍遠道而來,糧秣本就有限,今冬雪封路,其後續補給必然遲緩。隻需嚴密封鎖其外圍,使其糧草日漸枯竭,不出數月,城內必陷“人相食”之境。
3.傷兵累敵:俄軍已有不少凍傷、戰傷之卒,若我軍以遠程重型爆炸彈藥如240毫米重炮的開花炮彈)不時轟擊其棱堡外圍,既殺傷守軍,又破壞其掩體,令其傷兵堆積,醫者乏術,士氣崩潰。
二、以爆炸壓製,以饑餓磨滅意誌
1.遠程炮火施壓:我軍可在雅克薩外圍構築炮兵陣地,每日以重型爆炸彈轟擊其城牆、倉庫、哨塔,使其不得安寧,日夜惶恐。
2.心理戰:俄人素來驕橫,然久困之下,見援軍不至,糧草漸儘,傷兵哀嚎,其軍心必潰。屆時,或可誘降守將,或待其自潰而逃,我軍再行追殲。
3.消耗俄國國力:雅克薩守軍越是堅守,俄國就越要不斷從歐洲調兵遣將,囤積糧草軍械,如此一來,遠東戰場的消耗將拖垮其財政與人力!
三、長遠之計:讓俄國持續失血
臣以為,雅克薩不必急取,但必須使其成為俄國永遠的出血點!
讓其以為可以固守待援,卻不知我軍以逸待勞,圍困至其崩潰。
讓其不斷向遠東增兵,卻不知每一批援軍都將陷入饑餓與嚴寒的絞肉機。
讓其以為可以守住要塞,卻不知中華國的鋼鐵與耐心,終將磨碎他們的意誌!
臣請命:
1.即刻加強雅克薩外圍封鎖,斷其糧道。
2.調集遠程炮兵,日夜轟擊其棱堡,壓製其活動。
3.嚴陣以待,待其糧儘兵疲,再行雷霆一擊!
如今俄軍大部隊在雅克薩,困死雅克薩之敵,則俄國再無軍力反攻雅庫茨克城。困死雅克薩之敵,俄國遠東之野心,必將在雅克薩的冰天雪地中,化為枯骨!
黑龍江前線,北方軍團軍團長,鄭一娘
1820年冬”
喜歡1800年之龍騰四海請大家收藏:()1800年之龍騰四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