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衙後堂的茶煙嫋嫋升起,龍井的清香漫過雕花窗欞。王巢端著白瓷茶盞,指尖摩挲著溫潤的杯壁,目光落在窗外的石榴樹上——這已是他第三次應周知府之約前來,前兩次談及官職之事,周知府都以“京城門路難尋”含糊帶過,今日終於鬆口,說有位“關鍵人物”要見他。
“王老弟稍候,李主事剛下驛站馬車,估摸著也快到了。”周知府放下茶盞,親自給王巢續上茶水,語氣比往日熱絡了幾分,“這位李主事可是吏部的老人,手底下管著衛所官缺的登記,咱們青州府好幾任武官的職銜,都是經他手辦妥的。”
王巢心中一動,連忙起身拱手:“全憑周大人提攜,這份恩情,王某記在心裡。”他早料到買官需有中間人搭橋,卻沒想到周知府能直接聯係上吏部主事,這比自己瞎闖京城要穩妥百倍。
話音剛落,院外傳來腳步聲,一個身著青色官袍、頭戴烏紗帽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他麵容清瘦,眼神銳利,腰間掛著一塊墨玉腰牌,正是吏部主事李邦華。周知府連忙迎上去:“李兄一路辛苦,快請坐!”
李邦華微微頷首,目光卻在王巢身上掃了一圈,見他雖身著便服,卻身姿挺拔、氣度沉穩,眼底閃過一絲讚許。待落座後,他端起茶盞淺抿一口,開門見山道:“周大人都跟我說了,王壯士想謀個衛所實職?不知對職銜、駐地可有要求?”
“實不相瞞,”王巢往前湊了湊,語氣誠懇,“晚輩在青州組建民團剿匪,手下有數百弟兄,隻求一個能安身立命的去處,最好是有領地、能屯田的職銜,讓弟兄們有口飯吃。”他刻意不提“買官”二字,隻以“謀職”相稱,既給足對方麵子,也顯露出自己的務實。
李邦華放下茶盞,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著:“衛所職銜分百戶、千戶、指揮使三等,千戶以上需內閣批文,費時費力;百戶職銜雖低,卻易得實職。不過要帶領地的百戶缺,可不多見。”
王巢心中一緊,連忙道:“隻要有領地,百戶便足夠。晚輩願出重金,隻求李主事費心。”
“重金?”李邦華抬眼看向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王壯士可知,京城城裡謀個空銜百戶,都要五萬兩銀子?帶領地的實缺,可不是小數目。”
“晚輩明白。”王巢早有準備,沉聲道,“二十萬兩,不知能否成事?”
這話一出,周知府都吃了一驚——二十萬兩可不是小數目,足夠尋常富商活幾輩子。李邦華眼中的驚訝一閃而過,隨即收斂神色,沉吟片刻道:“二十萬兩,倒也夠了。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衛所缺分肥瘦,沿海的缺戰亂多,內陸的缺油水少,你想要哪處的?”
“登州衛!”王巢脫口而出。他早打聽清楚,登州衛靠海,蓬萊千戶所雖偏遠,卻有五十裡領地,且魚鹽資源豐富,正是他理想的落腳點。
李邦華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倒是會挑。蓬萊千戶所那地方,前幾任百戶要麼被海盜殺了,要麼卷款跑了,是個燙手山芋。不過你既然敢要,我便幫你辦。”他頓了頓,補充道,“三個月內,我保證讓你拿到吏部的任命文書,且附帶蓬萊千戶所的領地文書。但有一條,銀子得先付一半作定金,事成之後再付尾款。”
“自然。”王巢毫不猶豫,“晚輩明日便將十萬兩定金送到李主事住處。”他知道,這種事最怕中途變卦,先付定金既能表誠意,也能把對方綁在一條船上。
李邦華滿意地點點頭,又叮囑道:“此事需秘密進行,你莫要聲張。我在京城打點關係,還需拜訪幾位大人,這十萬兩定金,大半要花在他們身上。”王巢連忙應下,心中清楚這是官場慣例——銀錢開道,層層打點,少了哪一環都不成。
次日清晨,王巢讓沈文從民團的糧倉和商鋪賬上抽調銀兩,湊足十萬兩,裝在十個沉重的木箱裡,用騾車拉著,悄悄送到李邦華下榻的客棧。李邦華親自清點完畢,給王巢寫了一張收條,上麵隻寫著“收到王某暫存銀十萬兩”,既隱晦又留了憑證。
“王壯士放心,”李邦華將收條遞給王巢,“我三日後回京城,先去見吏部文選司的劉郎中,他是我的恩師,隻要他點了頭,這事就成了大半。後續我會讓人給你捎信,告知進展。”
王巢謝過李邦華,剛走出客棧,就見周知府的管家在路邊等候。“王大人,我家大人請您回府一敘。”管家恭敬地說道。王巢心中疑惑,跟著管家回到府衙後堂。
周知府見他回來,連忙迎上來:“李主事收了定金?”得到肯定答複後,他鬆了口氣,“那就好。李邦華這人雖貪財,卻還算講信用,我與他同鄉多年,知他底細。”他又壓低聲音,“不過我得提醒你,蓬萊千戶所那地方,海盜猖獗,你得早做準備,帶足夠的人手和糧草過去,免得剛上任就出亂子。”
王巢心中一暖,周知府雖收了他的好處,卻也真心為他著想。“多謝周大人提醒,晚輩已有準備。”他如實說道,“我打算帶三百名精銳民團過去,再備足糧草和兵器,定能守住蓬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知府點點頭,又道:“登州府通判李大人是張懷安的靠山,你到了蓬萊,可得小心此人。若是遇到難處,可派人來青州送信,我雖幫不上大忙,卻也能給你透個信。”王巢連忙道謝,將這事記在心裡。
接下來的日子,王巢一邊等待京城的消息,一邊加緊整頓民團。他讓趙大勇訓練士兵的海戰技能,又讓沈文采購了二十艘快船,準備用於蓬萊的海防。同時,他還派人去蓬萊打探消息,得知張懷安克扣軍餉、兼並軍田,早已激起民怨,心中愈發堅定了儘快赴任的決心。
半個月後,李邦華的親信從京城捎來消息:劉郎中已收下兩萬兩銀子,答應幫忙運作;下一步需打點兵部武選司,確保任命文書能順利下發。王巢得知後,連忙讓沈文再備三萬兩銀子,托親信送到京城。
又過了一個月,消息再次傳來:兵部那邊已打通關節,隻待內閣批文。王巢心中稍定,開始安排王家莊的後事——將田產托付給王老實,讓李管家協助打理,又給族叔留下足夠的銀子,確保家裡安穩。
期間,狗剩幾次跑來問:“公子,咱們啥時候去蓬萊啊?我都等不及要教訓那些海盜了!”王巢笑著安撫道:“再等等,等京城的文書來了,咱們就出發。”他知道,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沉住氣,不能出半點差錯。
三個月的期限轉眼即到。這日清晨,驛站的驛卒快馬奔至民團營地,高聲喊道:“王巢大人何在?京城吏部急件!”王巢心中一喜,連忙迎了上去。
驛卒遞過一個密封的木盒,王巢打開一看,裡麵正是吏部的任命文書,上麵寫著“任命王巢為登州衛百戶,兼任蓬萊千戶所掌印官,著即赴任”,鮮紅的印璽赫然在目。旁邊還有一份蓬萊千戶所的領地文書,詳細標注了領地的範圍與邊界。
“成了!”趙大勇湊過來一看,興奮地喊道,“公子,咱們可以去蓬萊了!”
王巢拿著文書,心中百感交集。二十萬兩銀子,三個月的等待,終於換來了夢寐以求的職銜與領地。他知道,這隻是開始,蓬萊的爛攤子、猖獗的海盜、跋扈的鄉紳,還有無數的挑戰在等著他。但他毫不畏懼——銀錢開道鋪就了前路,接下來,該用實力守住這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了。
“沈文,備好尾款十萬兩,派人送到京城李主事府上。”王巢下令道,“趙大勇,傳令下去,三日後全員集結,啟程蓬萊!”
“遵命!”兩人齊聲應答,營地瞬間沸騰起來。王巢站在高處,望著忙碌的弟兄們,又看了看手中的任命文書,眼中閃過一絲堅毅。京城的門路已通,蓬萊的征程,即將開啟。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