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民團營地的晨霧尚未散儘,王巢已在議事房內鋪開了蓬萊的地形輿圖。桌上的燭火燃到了儘頭,留下一小截焦黑的燈芯,他指尖落在標注著“荒地”的區域——斥候傳回的情報顯示,蓬萊千戶所外圍有近兩千畝閒置土地,多是因旱災與豪強兼並被棄耕的良田,隻需引水開墾,便能複種產糧。隻是,流民手中無寸鐵,僅靠雙手刨土,怕是要誤了春耕。
“公子,青州府衙派人送來公文,說周邊三縣的匪患已清剿乾淨,百姓陸續返鄉複耕,周知府讓咱們清點民團功績,上報吏部備案。”沈文掀簾而入,手裡捧著一卷蓋著青州府朱印的公文,語氣裡難掩欣喜,“這可是實打實的政績,對咱們在蓬萊立足也有好處。”
王巢接過公文草草瀏覽,目光剛從“地方安定,民心歸向”八字上移開,腦海中突然響起熟悉的係統提示音,清越如玉石相擊:
【叮!宿主率民團清剿青州匪患,恢複地方秩序,完成支線任務“穩定青州地方”。】
【任務評級:優秀。獎勵積分10萬,解鎖“基礎農具”兌換權限。】
【“基礎農具”兌換列表已更新,可消耗積分兌換曲轅犁、龍骨水車、鐮刀、鋤頭、鐵鍬等農具。】
王巢心中一震,指尖下意識地敲擊桌麵。先前解鎖“蓬萊治理”任務時獲得50萬積分,加上此次獎勵的10萬,共計60萬積分在手,正愁如何解決蓬萊流民開墾的難題,係統便送來了及時雨。他當即集中精神沉入係統麵板,隻見“兌換商城”一欄下新增了“基礎農具”分類,點開後密密麻麻的農具名稱與所需積分赫然在目:
曲轅犁:200積分具
龍骨水車:500積分具
精鐵鋤頭:30積分把
精鐵鐮刀:25積分把
鐵鍬:40積分把
“曲轅犁輕便省力,比普通直轅犁效率高兩倍;龍骨水車不用人畜拉動,靠水流便能灌溉,正好適配蓬萊沿海的水田。”王巢迅速盤算起來,蓬萊有一千五百多名流民,約三百戶人家,若按一戶一套農具配置,需準備犁、水車、鋤、鐮、鍬各三百件。但積分有限,需優先保障核心農具。他略一沉吟,定下兌換方案:先換100套“核心農具組合”——每套裝含曲轅犁1具、龍骨水車1具、鋤頭2把、鐮刀2把、鐵鍬1把,既能滿足首批開墾的需求,也能避免積分過度消耗。
核算積分時,王巢特意留了餘地:100具曲轅犁需2萬積分,100具龍骨水車需5萬積分,鋤頭、鐮刀、鐵鍬合計1萬積分,總計8萬積分。他看著麵板上60萬的積分總額,毫不猶豫地點擊“確認兌換”。
【叮!消耗8萬積分,兌換基礎農具100套,已存放至係統空間,可隨時提取。】
係統提示音剛落,王巢便聽見門外傳來趙大勇的大嗓門:“公子,陳武那小子帶著幾個骨乾在靶場練新招式呢,說是要把箭術教給蓬萊的新兵,您要不要去看看?”
“先不急。”王巢揚聲應道,起身走到門口,招手讓趙大勇和沈文進來,“剛從係統兌換了100套農具,你們過來看看。”他心念一動,議事房中央的空地上瞬間多出一堆嶄新的農具:曲轅犁的木架油光鋥亮,鐵鏵閃著冷光;龍骨水車的木槽與刮板嚴絲合縫,轉動起來毫無滯澀;鋤頭、鐮刀的刃口鋒利如新,顯然是遠超當世工藝的精品。
趙大勇瞪大了眼睛,伸手摸了摸曲轅犁的鐵鏵,又掂量了一下鋤頭,驚道:“這農具也太結實了!比青州鐵匠鋪打的好十倍不止,尤其是這水車,不用牛拉就能轉?”
“是係統兌換的‘改良農具’,效率比尋常農具高得多。”王巢示意沈文上前,“蓬萊有近兩千畝荒地,三百戶流民要開墾,光靠雙手不行。這些農具帶過去,每戶先發一套,讓他們儘快把地種起來。”
沈文蹲下身,仔細查看每一件農具,眉頭微蹙:“100套怕是不夠分。流民有三百戶,若按一戶一套算,還差兩百套。而且春耕在即,隻靠這100套,怕是趕不上播種。”
“積分有限,不能一次換太多。”王巢早有考量,“先給開墾意願最強烈的100戶流民發農具,讓他們做個榜樣。其餘流民先組織起來,用簡易工具清理荒地,等第一批作物有了收成,再用糧食或銀子從咱們這裡租農具,既能激勵他們乾活,也能收回成本。”他頓了頓,補充道,“另外,讓陳武的訓練隊留十個名額給會木工、鐵匠的流民,到了蓬萊建個工坊,試著仿製這些農具——總不能一直靠係統兌換。”
沈文恍然大悟,連忙記下:“我這就去統計流民裡的工匠,把名單報給您。”
趙大勇卻撓了撓頭:“這些農具看著沉,三百人趕路要帶糧食、兵器,再加上這一百套農具,騾車怕是不夠用。”
“我讓係統先存著,到了蓬萊再提取。”王巢笑著解釋,“係統空間能存物,隨用隨取,不用占運力。”趙大勇這才放下心來,拍著大腿讚道:“這係統可太方便了!比咱們帶十輛騾車還頂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幾日,王巢一邊安排啟程事宜,一邊細化農具發放的方案。他讓沈文擬定了《蓬萊流民農具發放細則》,明確規定:領取農具的流民需登記戶籍,承諾開墾荒地後繳納一成收成作為“農具使用金”首年免繳);若農具損壞需賠償,丟失則加倍賠付;開墾成效突出者,可優先獲得高產糧種係統任務獎勵未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