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快撤!”多鐸嘶吼著,揮舞著镔鐵長槍,殺出一條血路,朝著北方的主力部隊方向逃去。剩下的後金騎兵見狀,紛紛跟在他身後,狼狽逃竄。
李虎想追上去,卻被王巢喝止:“彆追了!主力部隊就在前麵,追上去就是送死!”
李虎不甘心地停下馬,看著後金騎兵的背影,狠狠一鞭抽在馬背上:“便宜這老小子了!”
王巢走下山坡,看著地上橫七豎八的屍體,以及繳獲的百餘匹戰馬,心中沒有絲毫喜悅。他蹲下身,撫摸著冰冷的土地,低聲道:“這一戰,咱們斬殺了三百餘人,自身也傷亡了八十多人。後金的主力還在,這隻是暫時的撤退,不是勝利。”
陳武走上前,遞給王巢一塊乾糧:“公子,不管怎麼說,韃子終究是撤了,永平府的百姓也能過上安穩日子了。”
“安穩日子?”王巢搖頭,目光望向北方的天空,“皇太極不會善罷甘休的,他隻是暫時蟄伏,等他養精蓄銳,還會卷土重來。咱們今天的勝利,不過是慘勝罷了。”
就在此時,一名百姓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將軍!山海關的祖將軍派人送來書信,說各地的勤王兵馬已經到了,讓您去山海關商議後續防務!”
王巢接過書信,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王百戶麾下:後金已全線北撤,各地勤王兵馬齊聚山海關,望將軍速來山海關一聚,共商防務大計,以防韃子複返。祖大壽頓首。”
“公子,咱們去嗎?”李虎問道。
王巢點了點頭:“去。如今永平府雖暫時安全,但後續的防務還需要與祖將軍商議,而且咱們也需要補充糧草和藥品。”他轉頭對趙大勇道,“你帶步兵營留在落馬坡,清理戰場,救治傷員,再派人與百姓聯係,把繳獲的糧食分下去。陳武、李虎,跟我去山海關。”
趙大勇領命而去。王巢翻身上馬,與陳武、李虎率領騎兵小隊,朝著山海關的方向疾馳而去。沿途的村落裡,百姓們正在慶祝後金撤軍,有的在打掃戰場,有的在修補房屋,還有的在田地裡查看莊稼,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看到王巢的隊伍經過,百姓們紛紛圍上來,遞上糧食和水:“將軍辛苦了!”“將軍慢走!”
王巢對著百姓們拱手致意,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百姓們想要的不過是安穩的日子,可在這亂世,這樣的日子卻如此難得。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守住這片土地,不讓百姓再受戰亂之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傍晚時分,隊伍抵達山海關。祖大壽早已率領將領在城門等候,見王巢到來,立刻上前迎接:“王百戶,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年輕有為!”
“祖將軍客氣了。”王巢拱手道,“小子不過是做了分內之事,不敢當將軍如此誇讚。”
祖大壽哈哈大笑:“王百戶太謙虛了!以三千兵力斬殺後金四千餘人,逼退皇太極的大軍,這等壯舉,古往今來也沒幾人能做到!”他拉著王巢的手,“走,咱們進城詳談。”
進入山海關後,王巢才真正感受到了勤王兵馬的氣勢。街道兩旁站滿了士兵,甲胄鮮明,武器精良,有來自宣府的邊軍,有來自京城的京營,還有來自山東的民團,足足有五萬餘人。百姓們站在街道兩旁,對著士兵們歡呼,空氣中彌漫著喜慶的氣氛。
來到總兵府,祖大壽設宴款待王巢。席間,祖大壽對王巢讚不絕口:“王百戶,你在永平府的戰法真是出神入化,以少勝多,屢敗韃子,老夫佩服!”
“祖將軍過獎了。”王巢放下酒杯,“小子不過是利用了韃子的驕躁和地形優勢,若是正麵硬拚,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話雖如此,但這份膽識和謀略,卻是常人沒有的。”祖大壽感歎道,“如今後金雖撤,但他們的實力仍在,隨時可能複返。老夫想請你留在山海關,協助老夫整頓防務,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巢沉吟道:“祖將軍,小子感謝您的厚愛,但永平府的百姓還需要我,而且我的隊伍也需要休整。等我安頓好隊伍,定會來山海關協助您。”
祖大壽點了點頭:“也好。老夫給你撥五千石糧食、兩百斤藥品和一千支箭,你先帶回永平府,安頓好百姓和士兵。若是韃子複返,老夫再派人通知你。”
“多謝祖將軍!”王巢起身致謝。
次日清晨,王巢帶著糧草和藥品,與陳武、李虎離開了山海關,返回永平府。回到落馬坡時,趙大勇早已將戰場清理完畢,傷員也得到了救治,繳獲的糧食也分發給了百姓。看到王巢帶回的糧草和藥品,士兵們紛紛歡呼起來。
王巢召集眾人,宣布道:“後金雖已撤軍,但咱們不能掉以輕心。接下來,咱們要做三件事:第一,休整隊伍,救治傷員,補充武器;第二,協助百姓重建家園,恢複生產;第三,加強偵查,密切關注後金的動向,一旦他們複返,立刻通報山海關。”
眾人齊聲應道:“喏!”
接下來的幾日,王巢的隊伍便在永平府駐紮下來,協助百姓重建家園。士兵們幫著百姓修補房屋、開墾荒地、清理戰場,百姓們則給士兵們送來了糧食和衣物,軍民同心,一片和諧。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清風寨裡張燈結彩,士兵們與百姓們一起包餃子、貼春聯,臉上滿是笑容。王巢站在寨門口,望著遠處的村落,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場與後金的較量還遠未結束,危機隻是暫時解除,未來還有更艱難的戰鬥在等著他們。但他有信心,隻要軍民同心,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守住這片土地,把韃子徹底趕出中原。
夜色漸深,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絢爛奪目。王巢舉起酒杯,對著身旁的陳武、李虎與趙大勇,也對著遠處的百姓,高聲道:“敬百姓!敬弟兄們!敬這來之不易的安寧!”
“敬百姓!敬弟兄們!敬安寧!”士兵們與百姓們齊聲呐喊,聲音在夜空中回蕩,久久不散。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