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四月十五,登州城外的官道旁,一片開闊的草地被圈起,木樁上係著十幾匹瘦骨嶙峋的本地馬。這些馬匹毛色雜亂,四肢纖細,有的甚至因凍傷留下了疤痕——這是登州衛僅存的騎兵用馬,不足二十匹,連基本的巡邏任務都難以支撐。王巢站在馬場邊,看著士兵牽著馬匹艱難地慢跑,眉頭擰成了疙瘩。
“陸軍有三萬兵力,卻連一支像樣的騎兵都沒有。”王巢轉頭對身旁的陳武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步兵行軍慢,水師限於海域,若遇倭寇或流寇迂回突襲,咱們根本無法快速響應。必須建立馬場,培育優良戰馬,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騎兵部隊。”
陳武深以為然,他曾多次因缺乏騎兵支援,眼睜睜看著潰散的倭寇騎馬逃脫:“公子所言極是!隻是優良戰馬難得,本地馬匹耐力差、衝擊力弱,怕是難以滿足戰場需求。”
“這個問題我已有對策。”王巢目光落在馬場中央的空地上,心中已規劃好戰馬培育的藍圖。當夜,他打開係統麵板,在“軍備物資”類目下找到“優良戰馬種馬”——每匹種馬需消耗1000積分,五十匹種馬正好消耗5萬積分,剩餘的47萬積分可留作後續飼料、獸醫聘請等開支。
確認兌換後,馬場的空地上連夜出現了五十匹神駿的種馬。這些馬匹通體烏黑或棗紅,肌肉健碩,四肢粗壯,鬃毛順滑,一看便知是擅長奔襲的良駒。次日清晨,陳武帶著騎兵校尉李銳來馬場查看時,看到這批種馬,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這……這是從哪裡找來的好馬?”李銳快步走到一匹黑色種馬旁,小心翼翼地撫摸著馬頸,眼中滿是驚歎,“末將在邊關見過蒙古馬,也不及這些馬匹神駿!”
“是從漠南草原的馬場購置的,通過商隊秘密運抵登州。”王巢笑著解釋,隨即下令,“李銳,你負責馬場的日常管理,挑選五十名有養馬經驗的士兵,專門照料這些種馬與本地母馬,儘快推進雜交培育。”
李銳立刻領命,挑選士兵、搭建馬廄、劃分放牧區,馬場很快便運轉起來。可沒過幾日,問題便出現了——幾名士兵在給母馬接生時,幼馬因體弱夭折;還有幾匹種馬出現了食欲不振的情況,毛色也變得黯淡。李銳急得團團轉,卻不知如何解決。
王巢得知消息後,意識到專業獸醫的重要性。他立刻讓人前往邊境,尋訪熟悉戰馬飼養與傷病防治的蒙古獸醫。半個月後,一名名叫巴圖的蒙古獸醫帶著兩名徒弟來到登州。巴圖年近五十,世代以養馬、治馬為生,手上握著一根用馬骨製成的馬鞭,一眼便看出了馬場的問題。
“這些母馬營養不良,幼馬自然難以存活;種馬水土不服,需用草原的草藥調理。”巴圖圍著馬廄轉了一圈,對王巢說道,“戰馬飼養講究‘春放、夏喂、秋補、冬養’,飼料不能隻喂草料,還需添加豆餅、麥麩、鹽巴,必要時還要喂些骨粉,補充鈣質。”
王巢大喜,立刻讓巴圖負責戰馬的飼養與傷病防治,並讓李銳及士兵們跟著學習。巴圖也毫不藏私,不僅傳授戰馬飼養技巧,還帶來了草原特有的草藥配方,用於治療戰馬的凍傷、蹄病等常見病症。他還根據登州的氣候與飼料情況,製定了“戰馬專屬飼料配方”——每日清晨喂青草與豆餅,正午喂麥麩與鹽巴,傍晚喂乾草與骨粉,確保戰馬營養均衡。
在巴圖的指導下,馬場的情況逐漸好轉。夭折的幼馬數量減少,種馬恢複了往日的神駿,母馬也變得健壯起來。三個月後,第一批雜交小馬駒順利降生,這些小馬駒繼承了種馬的健碩體型與本地馬的耐粗飼特性,出生僅一個月,便能跟著母馬慢跑。
與此同時,騎兵招募與訓練也在同步推進。王巢張貼告示,在陸軍中選拔騎術精湛、身手敏捷的士兵,組建騎兵部隊。告示張貼後,士兵們踴躍報名,經過騎術、刀法、箭術的考核,最終選拔出三千名士兵,組成了登州衛第一支騎兵部隊。
為提升騎兵的戰鬥力,王巢還對武器裝備進行了改良。他從係統中兌換了三千把改良馬刀——刀身狹長,刀刃鋒利,刀柄纏有防滑繩,便於騎兵在高速奔馳中揮舞;同時兌換了三千支短管燧發槍,槍身縮短至兩尺,可單手操作,便於騎兵在衝鋒時射擊。
四月初,騎兵訓練正式開始。李銳帶著騎兵在城外的開闊地訓練,巴圖則在一旁指導戰馬的訓練——讓戰馬適應槍聲、適應刀光劍影,確保在戰場上不會受驚。起初,許多士兵因不習慣在馬上使用燧發槍,常常出現走火或射偏的情況;還有些士兵在練習迂回包抄戰術時,因戰馬配合不佳,導致陣型混亂。
“騎兵作戰,人與馬要融為一體,就像草原上的獵手與馬一樣。”巴圖看著訓練中的騎兵,對李銳說道,“你可以讓士兵們多與戰馬相處,喂食、刷毛、散步,培養感情。戰馬通人性,你對它好,它自然會聽你的指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銳采納了巴圖的建議,讓士兵們與戰馬結對,每日除了訓練,還要花兩個時辰照料戰馬。漸漸地,士兵與戰馬的配合越來越默契,訓練效果也大幅提升。在“迂回包抄”戰術訓練中,騎兵們騎著戰馬,分成兩隊,一隊從正麵牽製“敵人”,另一隊則繞到“敵人”後方,形成包圍之勢;在“快速突擊”戰術訓練中,騎兵們排成楔形陣,手持馬刀,騎著戰馬高速衝鋒,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瞬間便能突破“敵人”的防線。
六月中旬,王巢來到訓練場地,檢閱騎兵部隊。三千名騎兵身著黑色鎧甲,騎著神駿的戰馬,整齊列陣。李銳手持馬鞭,高聲下令:“迂回包抄!”騎兵們立刻分成兩隊,一隊留在原地,另一隊則策馬疾馳,繞到場地另一側,迅速形成包圍;隨後,李銳又下令:“快速突擊!”騎兵們排成楔形陣,馬刀出鞘,在陽光下閃著寒光,朝著模擬“敵人”的木樁陣衝鋒,瞬間便將木樁陣衝散。
王巢看著訓練有素的騎兵,眼中滿是欣慰。他走上前,拍了拍一名騎兵的肩膀,說道:“好樣的!有你們在,登州衛的騎兵終於成型了!往後遇到倭寇或流寇突襲,咱們再也不用被動防守了!”
那名騎兵激動地回答:“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用手中的馬刀與燧發槍,守護好登州的土地!”
巴圖此時也走了過來,手中拿著一份馬場報告:“將軍,目前馬場已有成年戰馬兩千五百匹,小馬駒一千匹,再過半年,小馬駒便可投入訓練。按這個速度,再過一年,騎兵規模還能再擴編兩千人!”
王巢接過報告,滿意地點點頭。他望著遠處奔馳的騎兵,聽著戰馬的嘶鳴聲、馬刀的揮舞聲,心中無比堅定。從戰馬培育到騎兵成型,登州衛的軍事力量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如今,陸軍、水師、騎兵三足鼎立,再加上堅固的城防與充足的糧草,登州衛已成為渤海之濱最堅固的屏障,足以抵禦一切外敵。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訓練場上,騎兵們的身影被拉得很長。王巢站在高處,看著騎兵們繼續訓練,心中暗暗發誓:定要將這支騎兵部隊打造成天下聞名的勁旅,讓倭寇聞風喪膽,讓登州的百姓永遠安居樂業,不再受戰亂之苦。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