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六月中旬,蓬萊衛的春風帶著暖意,拂過訓練場旁的楊柳。王巢坐在議事廳內,手中摩挲著一份泛黃的名冊——上麵記錄著登州衛服役超過五年的老兵信息,密密麻麻的名字旁,標注著他們的戰功與傷情。沈文站在一旁,輕聲說道:“公子,這些老兵大多是登州衛的開國功臣,有的在圍剿海盜時斷了手臂,有的在抵禦倭寇時傷了腿,如今不少人因傷病難以適應高強度訓練,心中都有些焦慮。”
王巢放下名冊,目光凝重:“老兵是軍隊的根,他們為登州流血流汗,絕不能讓他們寒心。傳令下去,明日在訓練場召開全軍大會,我要宣布‘老兵優撫政策’。”
次日清晨,登州衛全體士兵在訓練場列陣,陽光灑在士兵們的盔甲上,泛著耀眼的光芒。王巢走上高台,手中高舉著一份紅色的政策文書,聲音洪亮:“今日起,登州衛實行‘老兵優撫政策’——凡服役滿五年的老兵,有兩條路可選:一是退役返鄉,由官府分良田五畝、房屋一間,免除十年賦稅;二是留隊晉升,根據戰功與能力,提拔為什長、百總,享受更高俸祿。”
話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一陣騷動。老兵陳老栓今年五十八歲,在登州衛服役了八年,去年在戰鬥中被倭寇的長刀砍傷了左肩,如今抬臂都有些困難。聽到“退役分土地”,他渾濁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激動地攥著身旁士兵的手臂:“俺要是能回家種地,再也不用打仗,俺家娃就能安心讀書了!”
王巢抬手示意士兵們安靜,繼續說道:“不僅如此,對陣亡士兵的家屬,除了原定的五十兩撫恤金,每月額外發放糧食兩石,直到其子女成年;他們的子女可免費進入王家學堂讀書,包吃包住,畢業後還能優先安排工作——或進入府衙當差,或加入軍工坊當工匠。”
人群中,陣亡士兵李剛的妻子王氏抱著三歲的兒子,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去年李剛在圍剿倭寇時,為了保護戰友,被敵船的火炮擊中,屍骨無存。王氏獨自帶著孩子,靠縫補衣服勉強糊口,聽到“每月發糧食”“子女免費讀書”,她哽咽著對兒子說:“娃,你爹沒白死,王大人沒有忘了咱們……”
政策宣布完畢後,王巢親自走到老兵隊列中,扶起陳老栓,輕聲問道:“老栓,你打算退役還是留隊?”陳老栓抹了把眼淚,說道:“公子,俺年紀大了,傷病也多,想回家種地,給娃留份家業。但俺兒子今年十八歲,想加入登州衛,跟著公子打仗,您看行嗎?”王巢笑著點頭:“當然行,讓他來參軍,我親自安排他進李虎的部隊,好好培養。”
接下來的半個月,共有兩百餘名老兵選擇退役返鄉。登州府衙專門成立了“老兵安置小組”,由劉安負責,為老兵們辦理土地與房屋手續,還派工匠為他們修繕房屋、開墾農田。陳老栓回到家鄉蓬萊縣陳家村時,看到五畝肥沃的良田與兩間嶄新的瓦房,激動得當場跪下,對著登州城的方向磕了三個頭:“王大人的恩情,俺這輩子都忘不了!”
而選擇留隊的老兵,也都得到了晉升。老兵趙大牛在登州衛服役了七年,曾多次立下戰功,此次被提拔為百總,負責帶領一百名士兵訓練。他握著王巢的手,語氣堅定:“公子,俺一定好好帶兵,不辜負您的信任,今後還要跟著您打更多勝仗!”
與此同時,“陣亡士兵家屬優撫”政策也在有序落實。王氏每月都能按時領到兩石糧食,足夠她與兒子生活;她的兒子李小明到了入學年齡後,被送進王家學堂,學堂的先生不僅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算術與武藝。王氏逢人便說:“王大人是咱們的再生父母,要是沒有他,俺娘倆早就活不下去了。”
五月中旬,王巢下令在蓬萊城的東側修建“忠烈祠”,專門供奉陣亡士兵的牌位。祠堂采用青磚灰瓦的建築風格,正門上方懸掛著“忠烈祠”三個燙金大字,祠堂內擺放著一排排木質牌位,每個牌位上都刻著陣亡士兵的姓名、籍貫與犧牲時間。
忠烈祠建成的那天,王巢率領登州衛的官員與士兵,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儀式。他親自點燃香燭,對著牌位深深鞠躬,聲音低沉而莊重:“各位兄弟,你們為守護登州而死,登州的百姓不會忘記你們,我王巢更不會忘記你們。今後,每年的清明與中秋,我都會親自來祭拜你們,你們的家屬,我會替你們照顧好!”
祭祀儀式結束後,王氏抱著李小明,在李剛的牌位前跪下,輕聲說道:“當家的,你看到了嗎?王大人為你建了忠烈祠,咱們的娃也上學了,你在天有靈,就放心吧。”李小明雖然年幼,但也學著母親的樣子,對著牌位磕了三個頭,奶聲奶氣地說:“爹,我以後要像你一樣,當一個勇敢的士兵,保護登州。”
忠烈祠的修建與祭祀活動,不僅讓陣亡士兵的家屬感受到了溫暖,也讓在世的士兵深受觸動。水師千總陳武站在忠烈祠內,看著牌位上熟悉的名字,眼中滿是敬意:“這些兄弟都是好樣的,咱們一定要好好打仗,守護好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安定,絕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
此後,每月初一與十五,都會有士兵自發來到忠烈祠,為陣亡的戰友擦拭牌位、獻上鮮花;逢年過節,百姓們也會帶著水果與點心來祭拜,感謝他們為登州所做的貢獻。忠烈祠漸漸成為了登州的精神象征,提醒著人們銘記犧牲、珍惜安定。
六月初,王巢再次來到訓練場,看著士兵們訓練的場景——與之前相比,士兵們的訓練更加刻苦,眼神也更加堅定。李虎向王巢彙報:“公子,自從實行了老兵優撫與家屬安撫政策後,士兵們的士氣高漲,訓練積極性也大幅提升,不少百姓還主動送自家孩子來參軍,現在咱們登州衛的兵源越來越充足了。”
王巢點點頭,心中無比欣慰。他知道,一支軍隊不僅要有強大的戰鬥力,更要有凝聚力與歸屬感。通過“安撫老兵、厚待家屬”,他不僅穩定了軍心,還贏得了百姓的支持,為登州衛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忠烈祠的屋頂上,映得“忠烈祠”三個大字更加耀眼。王巢站在祠堂前,望著遠處的蓬萊城,心中堅定——今後,他會繼續完善優撫政策,讓更多為登州付出的人得到回報,讓登州衛成為一支有溫度、有戰鬥力的軍隊,在亂世中守護好這片土地與百姓。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