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四年二月中旬,蓬萊城的清晨剛褪去寒意,南城門附近的茶館裡卻彌漫著一股異樣的氛圍。幾名穿著綢緞衣裳的漢子圍坐在靠窗的桌旁,手裡端著茶杯,眼神卻不時瞟向街上的行人,壓低聲音議論著什麼,語氣中帶著幾分煽動的意味。
“你聽說了嗎?王大人最近又在搞新花樣,把咱們登萊的好地都分給那些流民了,這不是違背祖製嗎?”說話的是蓬萊本地豪強趙德海的管家,他故意提高了幾分音量,確保周圍喝茶的百姓都能聽見,“咱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土地,憑什麼分給那些外來的流民?這要是傳出去,咱們登萊的臉麵往哪兒擱?”
旁邊一名漢子立刻附和道:“就是!還有那賦稅,王大人說減就減,咱們登萊的官府開支怎麼辦?到時候軍餉發不出來,後金兵打過來,誰來保護咱們?依我看,王大人這是隻顧著討好流民,不顧咱們本地人的死活!”
這番話一出,茶館裡的百姓頓時議論紛紛。有的百姓麵露疑慮,小聲嘀咕著“祖製”“賦稅”之類的字眼;有的百姓則皺著眉頭,反駁道:“王大人分地給流民,是因為那些地本來就是無主的荒地,而且流民分到地後,也繳了稅,沒占咱們什麼便宜啊!”“減賦不是好事嗎?去年我家繳完稅後,還存了不少糧食,這要是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可那幾名豪強的管家卻不依不饒,繼續煽動道:“你們懂什麼!荒地也是咱們登萊的地,憑什麼給流民?減賦更是短視之舉,官府沒錢,怎麼修城防?怎麼養軍隊?到時候後金兵一來,咱們都得遭殃!”
類似的場景,在蓬萊城的各個角落不斷上演。自王巢推行分地、減賦、修繕水利等新政以來,登萊的百姓生活日漸好轉,可這卻觸動了以趙德海、孫世昌、周顯三人為首的本地豪強的利益——他們原本占據著大量的無主荒地,卻從不耕種,隻是用來收取流民的租子;減賦政策更是讓他們繳納的賦稅大幅減少,損害了他們的既得利益。於是,這三名豪強暗中勾結,指使管家和家奴在百姓中散布流言,煽動百姓反對新政,企圖逼迫王巢廢除新政,恢複往日的秩序。
消息很快傳到了府衙。沈文拿著收集到的流言記錄,匆匆來到書房,臉色凝重地對王巢說:“公子,趙德海、孫世昌、周顯這三個豪強,最近一直在暗中煽動百姓,說您的新政違背祖製,還說減賦會導致官府沒錢養軍隊,用心極其險惡!現在已經有部分百姓被他們蠱惑,對新政產生了疑慮,再這麼下去,恐怕會影響民心穩定!”
王巢放下手中的奏折,眉頭微微一皺。他早就知道推行新政會觸動豪強的利益,卻沒想到這些人竟然如此大膽,敢公然煽動百姓反對新政。他沉思片刻,語氣堅定地說:“這些豪強平日裡欺壓百姓、兼並土地,如今新政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跳出來煽風點火,真是不知死活!既然他們敢挑釁,那咱們就不能姑息,必須果斷處理,讓百姓看清他們的真麵目!”
當天下午,王巢下令,讓李虎帶領五百名裝備了燧發槍的士兵,分彆前往趙德海、孫世昌、周顯三人的府邸,將他們抓捕歸案。士兵們行動迅速,不到一個時辰,就將正在家中密謀的三名豪強全部抓獲,押解到了府衙前的廣場上。
消息傳開後,蓬萊城的百姓紛紛湧向廣場,想要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廣場上擠滿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百姓好奇地詢問三名豪強犯了什麼罪,有的百姓則擔心王大人此舉會激化矛盾,還有些被流言蠱惑的百姓,臉上帶著幾分不滿,小聲抱怨著。
王巢站在廣場中央的高台上,目光掃過台下的百姓,高聲說道:“鄉親們,今天我把趙德海、孫世昌、周顯這三人抓來,是因為他們犯了不可饒恕的罪行!接下來,我就把他們的罪狀一一告訴大家,讓大家看看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
說著,王巢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罪狀清單,高聲宣讀起來:“趙德海,占據無主荒地兩千畝,卻從不耕種,反而強迫流民租種他的地,每畝地收取一半的收成,導致數十戶流民因交不起租子而流離失所;孫世昌,勾結官府小吏,偷稅漏稅達三年之久,共欠繳賦稅五千石糧食,還縱容家奴欺壓百姓,打傷無辜百姓十餘人;周顯,私自囤積糧食,在去年糧荒時,以高出市場價十倍的價格售賣糧食,賺取黑心錢,導致不少百姓因買不起糧食而餓死……”
每宣讀一條罪狀,台下百姓的嘩然聲就大一分。當王巢念完所有罪狀後,台下的百姓再也忍不住,紛紛憤怒地喊道:“原來這些豪強這麼壞!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王大人做得對!這種欺壓百姓的豪強,就該抓起來嚴懲!”“之前那些說新政不好的流言,肯定是他們散布的,就是為了繼續欺壓咱們!”
被押在台下的三名豪強,臉色慘白,渾身顫抖,卻還想狡辯:“王大人,你這是汙蔑!我們沒有做過這些事,你這是為了推行新政,故意陷害我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不是陷害,大家自有公論!”王巢冷笑一聲,下令道:“來人,把從他們府邸中搜出的贓款、贓糧和地契都抬上來,讓鄉親們看看!”
士兵們立刻將從三名豪強府邸中搜出的東西抬到廣場上——一箱箱的白銀堆成了小山,一袋袋的糧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還有厚厚的一疊地契,上麵清楚地寫著他們兼並的土地數量。百姓們看著這些東西,更加憤怒,紛紛要求王大人嚴懲三名豪強。
王巢看著台下群情激憤的百姓,高聲說道:“鄉親們,這三名豪強欺壓百姓、貪贓枉法,罪大惡極!我決定,將他們三人判處死刑,明日午時在廣場上斬首示眾,以儆效尤!他們的家產,除了一部分用於賠償被他們欺壓的百姓外,其餘的贓款和糧食,全部用於補貼流民,幫助流民蓋房子、買農具,讓他們能更好地在登萊安家落戶!”
“好!王大人英明!”台下百姓齊聲歡呼,之前因流言產生的疑慮和不滿,此刻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對王巢的擁護和愛戴。那些被流言蠱惑的百姓,也羞愧地低下了頭,紛紛表示以後再也不會輕信謠言,會堅定地支持王大人的新政。
當天晚上,王巢讓人將搜出的贓款和糧食分發給流民。李二柱拿著分到的五兩白銀和兩石糧食,激動地對身邊的流民說:“咱們真是遇到好官了!王大人不僅給咱們分地,還幫咱們懲治豪強,給咱們發補貼,咱們一定要好好種地,不辜負王大人的期望!”
其他流民也紛紛點頭,臉上洋溢著感激和堅定的神情。他們知道,王大人是真心為他們著想,隻有跟著王大人好好乾,才能在登萊真正安定下來,過上好日子。
第二天午時,三名豪強被斬首示眾。百姓們圍在廣場上,看著這三個欺壓百姓的惡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心中大快人心。從此以後,登萊境內的豪強再也不敢公然對抗新政,有些豪強甚至主動將兼並的荒地交了出來,還按照規定繳納賦稅,生怕步了趙德海三人的後塵。
新政的阻力被徹底清除,民心更加穩定。百姓們積極支持王巢的各項政策,種地的積極性更高了,參與軍工生產、水利維護的熱情也更足了。登萊境內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巢站在府衙的樓上,看著街上忙碌的百姓,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懲治豪強隻是第一步,未來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隻要能得到百姓的支持,隻要能堅持為百姓謀福利,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把登萊建設得更好,讓這裡的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讓登萊成為明末亂世中的一片淨土。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