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九月十六日清晨,蓬萊城外的校場上,兩萬援軍已列陣完畢。秋日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將士們的鎧甲上,折射出冷冽的金屬光澤。王巢身著玄色戰袍,腰佩長劍,騎馬立於陣前,目光掃過整齊的隊列——一萬陸軍將士身著黑色鎧甲,五千水師將士身著藍色鎧甲,長槍與火銃斜指天空,二十門小型火炮架在陣中,宛如一頭蓄勢待發的巨獸。
“出發!”王巢勒緊馬韁繩,高聲下令。話音落下,號角聲在晨霧中響起,悠長而雄渾。李虎率先率領騎兵隊衝出校場,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發出“噠噠”的聲響,震得地麵微微顫抖。隨後,火槍兵、炮兵與水兵依次跟上,三百輛糧草馬車緊隨其後,車輪碾過路麵,留下兩道深深的轍痕。
民團將士早已在官道旁等候,見援軍出發,立刻分為五隊,分彆護送後續的糧草批次。王巢騎馬走在中軍,身邊跟著幾名親兵與斥候,他不時抬頭望向遠方,眉頭微蹙——從登萊到大同,千裡之遙,沿途多是平原與丘陵,一旦遭遇後金遊騎,恐會陷入苦戰。
大軍行進至午時,抵達萊州府境內。原本熱鬨的官道旁,此刻卻一片蕭條——往日裡往來的商隊不見了蹤影,路邊的驛站大門緊閉,隻有幾隻烏鴉落在殘破的屋簷上,發出“呱呱”的叫聲,透著幾分淒涼。
“大人,前方發現明軍潰兵!”一名斥候策馬趕來,翻身下馬,躬身稟報道,“約莫有兩百餘人,正沿著官道逃竄,神色慌張。”
王巢眼神一凝,說道:“走,去看看。”
他帶著幾名親兵與斥候,快馬加鞭趕向前方。轉過一道山彎,果然看到兩百餘名明軍潰兵正跌跌撞撞地走著,他們身著破爛的鎧甲,有的丟了兵器,有的攙扶著受傷的同伴,臉上滿是驚恐與疲憊。看到王巢等人騎馬趕來,潰兵們頓時慌了神,有的甚至想轉身逃跑。
“都住手!”王巢高聲喝止,“我們是登萊援軍,前往大同勤王,你們是哪支部隊的?為何在此逃竄?”
潰兵們聽到“登萊援軍”四個字,先是一愣,隨即圍了上來,一名身材高大的潰兵跪在地上,放聲大哭:“將軍!我們是宣府守軍的潰兵!後金兵太猛了,宣府外城被攻破,曹文詔將軍率部死戰,卻寡不敵眾,我們……我們實在擋不住啊!”
其他潰兵也紛紛跪倒在地,哭訴著後金大軍的凶殘——後金騎兵衝鋒時如潮水般洶湧,紅衣大炮轟塌了宣府的城牆,將士們拚死抵抗,卻還是節節敗退,許多同伴都死在了戰場上,他們僥幸逃脫,卻不知該往何處去。
王巢看著這些潰兵,心中五味雜陳。他翻身下馬,扶起那名高大的潰兵,語氣沉穩地說道:“起來吧。朝廷已派援軍前往大同,登萊此次出兵兩萬,定能擊退後金。你們若願意,可編入我們的後勤隊伍,負責搬運糧草、搭建帳篷,待戰事結束,可隨我們回登萊,或返回原籍;若不願留下,我們也會發放糧食,讓你們各自謀生。”
潰兵們聞言,眼中頓時閃過一絲希望。那名高大的潰兵擦了擦眼淚,哽咽著說道:“將軍!我們願意留下!隻要能殺後金賊子,就算是搬運糧草,我們也願意!”
其他潰兵也紛紛附和,有的甚至激動得站起身,想要拿起兵器,卻發現早已丟失。王巢讓人叫來後勤隊伍的管事,將潰兵們編入其中,又讓人給他們分發了乾糧與水。潰兵們捧著乾糧,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臉上漸漸有了血色。
大軍繼續前行,沿途又遇到了幾批潰兵,少則數十人,多則百餘,皆是從宣府、大同方向逃竄而來。他們有的手臂受了傷,有的腿被打斷,還有的失去了同伴,神情麻木。王巢依舊按照之前的安排,願意留下的編入後勤隊伍,不願留下的發放糧食遣散。
一名白發蒼蒼的老潰兵,左腿被箭射傷,拄著一根木棍,一瘸一拐地走到王巢麵前,顫聲說道:“將軍,我……我年紀大了,不能再打仗了,可我想為朝廷做點事。我熟悉宣府到大同的路況,能給大軍當向導,求將軍收下我!”
王巢看著老潰兵眼中的堅定,心中一暖,說道:“好,你就跟著斥候隊,負責指引路況。放心,我們不會讓你白白辛苦,每日都會給你發放糧食。”
老潰兵激動得跪倒在地,連連磕頭:“多謝將軍!多謝將軍!”
傍晚時分,大軍抵達昌邑縣境內。縣城的城門緊閉,城牆上的守軍看到援軍,先是警惕,待確認是登萊援軍後,才打開城門。昌邑縣令帶著幾名吏員出城迎接,臉上滿是愁容。
“將軍,您可算來了!”昌邑縣令拱手行禮,“近日來,從宣府、大同方向逃竄的潰兵越來越多,有的潰兵甚至搶奪百姓的糧食,百姓們都嚇得不敢出門,縣城裡的糧食也快不夠了。”
王巢點點頭,說道:“縣令放心,我們帶來了足夠的糧草,可先調撥一部分給縣城,緩解百姓的困境。另外,讓你的人協助我們安置潰兵,若有潰兵搶奪百姓財物,立刻通報,我們會依法處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昌邑縣令大喜過望,連忙讓人去安排。大軍在縣城外紮營,帳篷一排排搭起,燈火漸漸亮起。後勤隊伍的將士們忙著搬運糧草,潰兵們也主動幫忙,有的搭建帳篷,有的燒水做飯,原本混亂的場麵漸漸變得有序。
王巢走進帳篷,看著案上的輿圖,手指落在昌邑縣到青州府的路線上。一名斥候走進帳篷,躬身稟報道:“大人,據潰兵所說,後金遊騎已在青州府境內活動,近日曾劫掠過幾個村落,百姓們都逃到了山裡。”
王巢眉頭一皺,說道:“傳令下去,明日大軍行進時,加強警戒,騎兵隊在前開路,斥候隊擴大探查範圍,若發現後金遊騎,立刻通報,不可硬拚。另外,讓民團將士加快糧草運輸速度,務必跟上大軍的步伐。”
“屬下遵命!”斥候躬身退下。
王巢走出帳篷,望著營外的燈火,心中思緒萬千。沿途的見聞讓他明白,後金大軍的入侵已給北疆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若不能儘快擊退後金,恐怕會有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他握緊腰間的長劍,眼神變得更加堅定——此次前往大同,不僅要守住城池,更要守護百姓,讓他們能早日過上安穩的生活。
次日清晨,大軍繼續出發。剛出昌邑縣城,便看到路邊的村落一片狼藉——房屋被燒毀,田地被踐踏,村口的老槐樹上掛著幾具百姓的屍體,慘不忍睹。將士們看到這一幕,個個義憤填膺,有的甚至握緊了手中的兵器,眼中閃過殺意。
“將軍!我們殺回去,找後金賊子報仇!”一名年輕的火槍兵高聲喊道。
王巢抬手示意他冷靜,說道:“將士們,我知道你們心中憤怒,但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前往大同,支援守軍。隻有擊退後金主力,才能讓百姓們不再遭受苦難。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加快行軍速度,早日抵達大同。”
將士們雖然憤怒,但也明白王巢的苦心,紛紛壓下心中的殺意,繼續前行。沿途的村落大多空無一人,偶爾能看到幾名躲在山洞裡的百姓,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看到援軍後,才敢走出山洞,哭訴著後金遊騎的暴行。
王巢讓人給百姓們分發了糧食,又安排人護送他們前往附近的縣城。百姓們對著援軍連連磕頭,眼中滿是感激。
大軍行進至青州府境內時,斥候傳來消息,發現小股後金遊騎正在劫掠一個村落。王巢立刻下令,讓李虎率領一千騎兵前往支援。李虎領命後,帶著騎兵隊疾馳而去,不到半個時辰,便帶著幾名俘虜返回。
“大人,後金遊騎共有五十餘人,已被我們擊潰,俘虜三人,其餘皆被斬殺。”李虎翻身下馬,躬身稟報道,“村落裡的百姓已被救下,隻是有幾名百姓受傷,已讓醫官前去醫治。”
王巢點點頭,說道:“做得好。將俘虜押下去,嚴加審問,了解後金主力的動向。另外,讓將士們警惕起來,後金遊騎可能還會出現。”
李虎應了聲“是”,轉身去安排。大軍繼續前行,沿途雖偶有小股後金遊騎騷擾,但都被騎兵隊擊潰。王巢知道,這隻是後金的試探,真正的大戰,還在大同等著他們。
夜幕降臨時,大軍抵達青州府城。青州知府早已率領官員出城迎接,城中百姓聽聞援軍到來,紛紛走出家門,站在街道兩旁,雖然臉上帶著恐懼,但眼中卻透著幾分希望。王巢看著百姓們的目光,心中暗下決心:定要守住大同,擊退後金,讓百姓們能早日重返家園,過上安穩的生活。
大軍在青州府城休整一夜,次日清晨,繼續朝著大同的方向進發。官道上,兩萬援軍的身影漸漸遠去,隻留下一串長長的馬蹄印與車輪轍痕,承載著北疆百姓的希望,也承載著登萊將士的決心。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