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外的護城河已結起薄冰,寒風卷著枯葉掠過新砌的城牆,卻吹不散城牆上士兵們的興奮——曆經四個月的趕工,德州防禦工事終於竣工。加固後的城牆高達三丈五尺,牆麵用糯米灰漿混合青磚壘砌,縫隙間連針尖都難以插入;城牆頂部加寬至兩丈,可容四列士兵並行巡邏;每隔五十步便有一座突出的馬麵,馬麵頂部架設著嶄新的克虜伯火炮,炮口泛著冷光,直指北方的官道;三座箭樓分彆矗立在東、西、北三門上方,箭樓高達五丈,每層都設有數十個箭窗與觀察口,可俯瞰數裡內的動靜,宛如三座鋼鐵堡壘守護著德州城。
這日清晨,王巢率領沈文、李虎及軍工坊的工匠頭老劉,乘坐馬車抵達德州。剛到城門外,負責駐守德州的千戶周通便帶著一眾將領迎了上來,周通身著鎧甲,臉上難掩激動,躬身道:“末將周通,率德州全體守軍,恭迎將軍!”
王巢翻身下車,目光掃過眼前的城牆,指尖輕輕觸碰牆麵的青磚,感受著磚石的堅硬與平整,滿意地點頭:“周千戶,四個月能將防禦工事建成這般模樣,辛苦你們了。今日我來,一是驗收工事,二是看看新配備的火炮戰力如何,若一切合格,後續青州、濟南的工事便按此標準推進。”
周通連忙應道:“將軍放心,所有工事都嚴格按圖紙建造,克虜伯火炮也已調試完畢,就等將軍驗收!”說著,他側身引路,陪同王巢等人登上城牆。
登上北門城樓,寒風更烈,王巢扶著城樓的欄杆,極目遠眺——北方的官道上隱約可見商旅的身影,護城河的薄冰下水流依舊,新修的吊橋用鐵索加固,橋麵鋪著厚厚的鐵板,即便被火攻也不易燒毀。周通指著城牆外側,介紹道:“將軍您看,我們在城牆底部加砌了三尺厚的條石,防止敵軍用攻城錘撞擊;牆麵每隔十步便有一個排水孔,避免雨水浸泡牆體;馬麵處特意向外延伸一丈,這樣敵軍攻城時,馬麵上的士兵可從側麵夾擊,形成交叉火力。”
沈文走到馬麵旁,俯身查看火炮陣地——陣地用條石鋪成,中間設有凹槽,可固定火炮的炮輪,防止射擊時炮身移位;陣地兩側各有一道半人高的矮牆,既能掩護炮手,又不影響火炮射擊角度;陣地後方設有彈藥庫,彈藥庫用防火的青磚建造,門口配有銅製的防火門,牆上還開有通風口,避免火藥受潮。沈文伸手摸了摸凹槽的平整度,對周通說:“這火炮陣地設計得不錯,既考慮了射擊穩定性,又兼顧了炮手安全,隻是彈藥庫的通風口是否太小?若火藥存放過多,恐有悶熱自燃的風險。”
周通連忙解釋:“沈大人放心,我們已在通風口內側加裝了鐵絲網,既能防止奸細投火,又能擴大通風麵積,昨日剛讓工匠測試過,庫內通風良好,溫度比室外還低兩度。”
此時,老劉走到一門克虜伯火炮前,仔細檢查炮身的焊接處與來複線,又轉動炮尾的調節輪,感受著機械運轉的順滑度,對王巢道:“將軍,這十門火炮都是軍工坊上個月剛生產的,炮管的來複線沒有偏差,閉鎖裝置也嚴絲合縫,隻要操作得當,射程與精度都能達到標準。”
王巢點頭,對周通道:“既然工事與火炮都已準備就緒,便現場組織試射,讓我看看實際戰力如何。你選一門火炮,瞄準一千步外的靶標,用實心彈試射,我要親眼看看這火炮的威力。”
周通立刻領命,轉身對身邊的炮兵隊長喊道:“張隊長,帶炮組到東馬麵陣地,準備試射!靶標就用之前設在東郊土坡上的稻草人陣,務必精準命中!”
“遵令!”炮兵隊長張勇高聲應答,隨即帶領五名炮手奔向東馬麵。張勇原是軍工坊的學徒,因熟悉克虜伯火炮的操作,被調往德州負責火炮部隊,他動作嫻熟地指揮炮手們推著火炮調整角度,裝填手從彈藥庫中取出三斤火藥與一枚實心彈,小心地填入炮膛,點火手則將引信插入炮尾,單膝跪地,等待命令。
城牆上的眾人都聚集到東馬麵附近,沈文拿出隨身攜帶的望遠鏡,對準一千步外的靶標——那是用稻草紮成的五十個假人,排列成密集的陣型,旁邊還立著幾塊厚達五寸的木板,用於測試炮彈的穿透力。李虎則走到城牆邊,目測著靶標的距離,對王巢道:“一千步約合一千五百米,正好是克虜伯火炮的有效射程,若是能精準命中,對付後金騎兵綽綽有餘。”
王巢抬手示意試射開始。張勇看到信號,高聲喊道:“火炮校準完畢,點火!”
點火手點燃引信,紅色的火星沿著引信快速燃燒,轉瞬便鑽入炮尾。隻聽“轟隆”一聲巨響,炮身微微後坐,炮口噴出一團濃煙,一枚黑鐵打造的實心彈帶著刺耳的呼嘯聲飛向遠方,在空中劃出一道平直的弧線。
眾人的目光緊緊盯著炮彈的軌跡,隻見實心彈越過護城河,穿過稀疏的樹林,精準地落在稻草人陣中。伴隨著一聲悶響,塵土與稻草屑漫天飛舞,十幾根稻草人瞬間被攔腰截斷,旁邊的木板更是被炮彈擊穿,留下一個碗口大的孔洞,碎片飛濺出數丈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了!精準命中!”城牆上的士兵們歡呼起來,周通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快步走到王巢麵前,大聲道:“將軍!您看!這火炮的威力比咱們之前用的十二斤重炮強十倍都不止!十二斤重炮在一千步外連木板都打不穿,這克虜伯火炮不僅能擊穿木板,還能擊潰密集陣型,有了這炮,後金騎兵再也不敢輕易靠近德州城!”
王巢接過沈文遞來的望遠鏡,仔細觀察靶場的情況,看到被擊穿的木板與散落的稻草人,對老劉道:“老劉,你估算一下,這枚實心彈的穿透力與破壞力,比傳統火炮強多少?”
老劉略一思索,回道:“將軍,傳統的十二斤重炮,在五百步外才能擊穿三寸厚的木板,一千步外就隻能砸出個凹痕;這克虜伯火炮在一千步外能擊穿五寸厚的木板,若是用霰彈,殺傷範圍能覆蓋半畝地,破壞力至少是傳統火炮的三倍以上。而且這炮的精度高,隻要炮手校準得當,十發至少能中八發,比傳統火炮的命中率高太多了。”
李虎走上前,拍了拍周通的肩膀,笑著說:“周千戶,現在有了加固的城牆與克虜伯火炮,你對守住德州有多少信心?若是後金派一萬騎兵來攻,你能守多久?”
周通挺直腰板,眼神堅定地說:“李將軍放心!有這堅固的城牆,十門克虜伯火炮,再加上五千守軍,彆說一萬騎兵,就算後金派三萬大軍來攻,末將也有信心堅守十日以上!十日之內,隻要援軍一到,定能將後金軍隊擊潰!”
王巢聞言,滿意地點頭:“好!有你這份信心,我便放心了。不過,光有信心還不夠,防禦工事的細節還要再檢查,不能有絲毫疏漏。我們再去箭樓看看,箭樓是觀察與防禦的關鍵,絕不能出問題。”
眾人隨後來到北門箭樓。箭樓共分三層,底層設有厚重的木門,門後裝有三道鐵栓;二層與三層的箭窗呈梯形,外層窄內層寬,士兵在箭窗後射擊時,既能掩護自己,又能擴大射擊範圍;頂層設有一個圓形的觀察台,觀察台上架設著一架“千裡鏡”望遠鏡),可觀察十裡外的動靜。
周通帶領眾人登上頂層,指著觀察台的千裡鏡說:“將軍,這架千裡鏡是軍工坊上個月送來的,能看清十裡外的人影,若是後金軍隊來犯,我們在他們靠近五裡前就能發現,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防禦。”
王巢走到觀察台前,拿起千裡鏡對準北方,調整焦距後,十裡外官道上的商旅與馬匹清晰地出現在鏡中,連商旅背上的包袱都隱約可見。他放下千裡鏡,對周通道:“這千裡鏡要安排專人看管,每日擦拭保養,絕不能損壞或丟失。另外,箭樓的每層都要配備足夠的弓箭與火銃,還要儲存乾糧與飲水,若是被敵軍圍困,箭樓要能獨立堅守三日以上。”
“末將謹記將軍教誨!”周通連忙應道,“箭樓每層都已儲存了三千支箭、兩百發火銃彈,還有足夠五十人食用十日的乾糧與飲水,每層都安排了十名士兵駐守,日夜輪換,確保萬無一失。”
接下來,王巢又檢查了城牆的排水係統、彈藥庫的防火措施、護城河的冰封情況,甚至親自登上吊橋,測試吊橋的升降速度。當看到吊橋在四名士兵的操作下,能在半炷香內完全升起,且升起後與城牆嚴絲合縫,沒有任何攀爬的縫隙時,王巢對周通說:“吊橋是城門的關鍵,每日要進行三次升降測試,確保機械運轉正常;護城河的薄冰要每日清理,防止敵軍趁冰麵堅固時攻城;城牆頂部的巡邏士兵要增加班次,尤其是夜間,要多安排手持火把的士兵巡邏,防止敵軍夜襲。”
周通一一記下,躬身道:“將軍放心,末將已製定了《德州防禦細則》,將城牆、箭樓、火炮、吊橋的維護與巡邏任務都分配到具體的士兵身上,每日檢查,每月考核,絕不讓任何環節出現疏漏。”
臨近午時,驗收已接近尾聲。王巢站在北門城樓,看著城牆上整齊排列的士兵與火炮,又望向遠方的田野,對身邊的沈文與李虎說:“德州是山東的北大門,後金若想南下,必先經過德州。如今德州防禦工事竣工,有了堅固的城牆、精準的火炮與得力的守軍,山東的北疆防線才算真正築牢了第一塊基石。接下來,青州、濟南的工事要加快進度,爭取明年開春前全部竣工,屆時山東四城聯動,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後金再想南下,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
沈文點頭道:“將軍說得是。德州的工事驗收合格,後續青州、濟南的工事便可按此標準推進,軍工坊也會加大克虜伯火炮的生產,確保每座城池都能配備足夠的火炮。另外,情報局傳來消息,後金近期在邊境調動頻繁,似有南下的跡象,德州的守軍還要加強戒備,不可掉以輕心。”
李虎也補充道:“我已從登萊調了五百名炮兵協同部隊的士兵來德州,協助周千戶訓練守軍的火炮操作與協同作戰能力。相信用不了一個月,德州守軍就能熟練掌握克虜伯火炮的操作,屆時就算後金真的來犯,也能給他們迎頭痛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通聽到這話,更是信心滿滿,他走到王巢麵前,單膝跪地,高聲道:“末將周通,對天起誓,定死守德州城!若後金來犯,末將必率全體守軍,用克虜伯火炮將其擊潰,絕不讓敵軍踏過德州城一步!若有半點差池,末將願以死謝罪!”
王巢扶起周通,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道:“我不要你以死謝罪,我要你帶著德州守軍活著守住城池,活著看著後金被我們擊潰,活著見證山東的安穩,見證大明的複興!”
午時的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德州城上,新修的城牆與箭樓在陽光下泛著金色的光澤,十門克虜伯火炮整齊排列,宛如十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座城池。城牆上的士兵們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寒風中,他們的鎧甲發出輕微的碰撞聲,與遠處傳來的馬蹄聲交織在一起,似在宣告著德州城的堅不可摧。
王巢站在城樓上,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暗忖:德州防禦工事的竣工,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要加快推進其他城池的工事建設,加強軍隊的訓練,擴充軍工坊的產能,隻有讓山東的每一座城池都固若金湯,讓每一支軍隊都戰力超群,才能在這亂世中守住一方百姓,才能為大明保留複興的希望。
離開德州前,王巢再次叮囑周通:“要時刻關注後金的動向,與登萊的情報局保持聯係,一旦發現敵軍異動,立刻上報;同時,要善待城中百姓,組織百姓參與城防建設,讓軍民同心,這樣才能真正守住德州城。”
周通躬身應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馬車緩緩駛離德州城,王巢掀開窗簾,最後望了一眼那座在寒風中矗立的城池。城牆、火炮、箭樓與士兵們的身影逐漸遠去,卻在他心中留下了堅實的印記——那是山東北疆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大明複興的希望之光。他知道,隻要守住這一道道防線,總有一天,他能帶領山東軍民,北上抗金,收複失地,讓大明的旗幟重新飄揚在遼東的土地上。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