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都指揮使府的書房內,王巢正對著桌上的三份卷宗出神。卷宗分彆標注著“糧食儲備統計”“防禦工事進度”“情報網絡建設”,每一份都密密麻麻寫滿了數據——這是近半個月來,沈文、李虎、情報局統領趙峰分彆彙總的山東發展核心指標,也是王巢等待係統“穩固根基”任務中期核查的關鍵依據。
自崇禎十二年王巢接手山東軍政以來,係統便發布了首個長期任務“穩固根基”,要求在十八個月內完成三項核心目標:糧食儲備達1000萬斤、防禦工事覆蓋山東四大戰略要地登萊、德州、兗州、沂州)、情報網絡滲透京城獲取關鍵機構情報。如今時間已過十五個月,距離任務截止僅剩三個月,係統按慣例啟動中期核查,而這三份卷宗,正是王巢對任務進度的初步複盤。
“將軍,趙峰統領來了,正在外間等候。”親兵的通報聲打斷了王巢的思緒。他收起卷宗,起身道:“讓他進來。”
片刻後,一身便服的趙峰走進書房。作為情報局統領,趙峰常年以商人身份為掩護,奔走於山東與京城之間,皮膚黝黑,眼神銳利,身上帶著一股沉穩乾練的氣息。他躬身行禮後,遞上一份密封的信函:“將軍,這是京城據點傳來的最新情報,涉及兵部下月的軍械調配計劃,還有禦史台近期要彈劾的官員名單。”
王巢接過信函,拆開細看。信函中不僅記錄了兵部計劃向西北軍調撥5000柄腰刀、300門舊式火炮的明細,還提到禦史台正收集地方官員貪腐證據,其中涉及山東鄰省河南的兩名知府。這些情報雖非核心機密,但已能反映出京城據點的運作能力——這正是係統“情報網絡滲透京城”任務的關鍵考核點。
“京城的兩個據點,現在運轉還順利嗎?有沒有引起官府的注意?”王巢放下信函,問道。
趙峰回道:“回將軍,兩個據點都以‘商鋪’為掩護,一個在崇文門附近做綢緞生意,由老探子錢六負責,主要對接兵部的小吏;另一個在宣武門做茶葉生意,由蘇媚負責,專門結交禦史台的書吏。目前還很安全,我們每次傳遞情報都用密信,且從不與同一人頻繁接觸,官府那邊沒有察覺。”
“那就好。”王巢點頭,又拿起“糧食儲備統計”卷宗,“你再看看這個,去年秋收加上流民屯田的冬小麥產量,官倉現在存糧1020萬斤,剛好達標。不過要注意,今年夏天可能有旱情,情報局要多盯著河南、陝西的糧價,一旦有異動,提前通報,我們好調整糧食調配計劃。”
趙峰接過卷宗,快速瀏覽後應道:“屬下明白,已經讓河南的探子重點關注糧價了,每周都會傳回消息。”
就在兩人討論之際,王巢的腦海中突然響起熟悉的機械音——這是係統啟動核查的信號:“檢測到宿主已完成‘穩固根基’任務中期數據彙總,啟動進度核查程序,核查維度包括糧食儲備、防禦工事、情報網絡,核查結果將在十分鐘內生成。”
王巢心中一緊,隨即平靜下來。他對趙峰道:“你先去忙吧,京城的情報網絡還要再加強,爭取能接觸到更核心的人物,比如兵部尚書府的幕僚、禦史台的主事,這樣才能拿到更關鍵的情報。”
趙峰躬身告退,書房內隻剩下王巢一人。他坐在椅子上,手指輕輕敲擊桌麵,回憶著近十五個月的努力:從最初應對荷蘭人的貿易博弈,到升級情報局、修複官道,再到安置流民、訓練水師,每一步都圍繞著“穩固根基”任務展開,如今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刻。
十分鐘後,係統的核查結果準時彈出,眼前的虛擬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各項進度:
一、糧食儲備:完成100)
目標值:1000萬斤
當前值:1020萬斤
達成情況:登萊、濟南、兗州、德州四大官倉合計存糧1020萬斤,其中秋收糧800萬斤,流民屯田冬小麥產量220萬斤,超額完成目標。
係統評價:糧食儲備充足,能支撐山東軍民一年半的基本需求,且流民屯田製已形成穩定產能,後續可持續補充,該項任務判定為“完成”。
看到“糧食儲備”一項達標,王巢鬆了口氣。去年秋收時,他曾擔心流民屯田的冬小麥產量不足,特意從係統兌換了耐旱種子,還派老農指導耕種,如今看來,這些措施都起到了作用。
二、防禦工事:完成度90未完全達標)
目標值:覆蓋登萊、德州、兗州、沂州四大戰略要地,完成城牆修繕、火炮陣地建設、糧倉防護工事三項核心工程。
當前進度:
1.德州:城牆修繕完成加高3尺、加厚2尺),火炮陣地建成12處,可部署改進型克虜伯火炮24門,糧倉防護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2.兗州:城牆修繕完成,火炮陣地建成8處,糧倉防護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沂州:城牆修繕完成,火炮陣地建成6處,糧倉防護工事完工,完成度100;
4.登萊:城牆修繕完成,但火炮陣地尚有2處未完工因軍工坊配件生產延遲,導致火炮未能及時部署),糧倉防護工事的排水係統需優化,完成度80;
係統評價:四大戰略要地中,德州、兗州、沂州已完全達標,登萊僅剩餘火炮陣地部署、排水係統優化兩項細節工程,整體完成度90,判定為“未完全達標”,需在剩餘時間內完善。
“登萊的防禦工事還是差了點。”王巢皺了皺眉。登萊作為水師基地,防禦工事本應是重中之重,但前段時間軍工坊全力生產蒸汽機床配件,導致火炮供應延遲,才拖了後腿。他立刻拿起筆,在紙上記下:“明日召集軍工坊老劉、李虎開會,優先調配火炮到登萊,確保月底前完成剩餘2處火炮陣地部署;同時讓工部儘快優化糧倉排水係統,避免雨季積水損壞糧食。”
三、情報網絡:完成度80未完全達標)
目標值:滲透京城核心機構兵部、禦史台、戶部),建立至少3個秘密據點,獲取能影響山東決策的關鍵情報如朝廷軍餉調配、對山東的政策傾向、鄰省軍事動態)。
當前進度:
1.秘密據點:已在京城建立2個據點崇文門綢緞鋪、宣武門茶葉鋪),可覆蓋兵部小吏、禦史台書吏層級,第3個據點對接戶部的糧行)尚在籌備中,完成度67;
2.情報獲取:能獲取兵部基礎軍械調配計劃、禦史台普通彈劾名單、鄰省糧價動態,但無法接觸核心信息如朝廷對山東的軍餉催繳計劃、後金與明朝的和談意向),完成度85;
3.人員滲透:探子已初步結交兵部尚書府的門房、禦史台的主事助理,但未深入核心圈層如尚書幕僚、禦史大夫親信),完成度70;
係統評價:情報網絡已具備基礎運作能力,但據點數量不足、滲透層級較淺,無法獲取核心情報,整體完成度80,判定為“未完全達標”,需重點提升。
情報網絡的完成度低於預期,王巢並不意外。京城作為明朝的政治中心,戒備森嚴,要滲透核心機構本就困難,尤其是戶部,掌管全國財政,對商人身份的探子審查更嚴,第3個據點籌備了兩個月仍未落地。他沉思片刻,在紙上補充道:“讓蘇媚利用茶葉生意的便利,結交禦史台主事的夫人,通過內宅關係獲取更多情報;錢六則想辦法賄賂兵部尚書府的幕僚,哪怕隻能拿到零星的核心信息,也能提升情報價值。”
四、整體進度與係統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