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港的海風帶著初春的微涼,吹拂著碼頭邊整齊排列的二十艘戰船。這些戰船中,既有從荷蘭人手中改造的“夾板船”,也有山東水師自主打造的“福船”,船帆上統一繡著“山東水師”的黑色大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水師統領鄭海身披鎧甲,手持長劍,站在旗艦“鎮海號”的甲板上,目光掃過列隊的士兵,聲音洪亮如鐘:“此次遠洋訓練,我們要從蓬萊出發,經朝鮮半島南部,抵達日本長崎後返航,全程一個月。途中需演練導航、協同、抗海盜等科目,任何人不得懈怠!”
士兵們齊聲應和,聲震海港。此時,王巢正站在碼頭的高台上,看著即將啟航的水師船隊。自崇禎十二年修複山東官道、穩定流民後,王巢便將目光投向了海防——山東東臨渤海與黃海,海岸線綿長,後金雖以騎兵為主,但近年來也開始勾結海盜,襲擾沿海村落;同時,山東與荷蘭、南洋的貿易日益頻繁,商船需要水師護航,避免被海盜劫掠。因此,提升水師的遠洋作戰能力,已成當務之急。
鄭海是福建人,早年在福建水師任職,熟悉海戰與遠洋航行,去年被王巢招募至山東,擔任水師統領。此次遠洋訓練的方案,便是鄭海與王巢共同製定的——選擇朝鮮半島至日本長崎的航線,一是因為這條航線距離適中,適合初次遠洋訓練;二是因為沿途海盜活動頻繁,能為水師提供實戰演練的機會;三是可以借此向朝鮮、日本展示山東水師的實力,為後續的海上貿易鋪路。
“鄭統領,此次遠洋訓練,安全第一,但也不能放鬆訓練強度。”王巢走下高台,來到“鎮海號”的甲板上,遞給鄭海一個布包,“這裡麵是‘航海圖’與‘羅盤’,航海圖上標注了沿途的暗礁與港口,羅盤經過軍工坊改良,指針更精準,能減少航行偏差。”
鄭海接過布包,鄭重收好:“請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負所托,帶水師兄弟們完成訓練,提升戰力,守護山東海疆!”
隨著鄭海一聲令下,“鎮海號”率先升起風帆,其他戰船緊隨其後,緩緩駛離蓬萊港,朝著東方的大海進發。站在甲板上,鄭海看著漸漸遠去的蓬萊港,心中既有期待,也有謹慎——這是山東水師成立以來第一次遠洋訓練,沿途未知的風險不少,容不得半點馬虎。
遠洋訓練的第一個科目,是“遠洋航行導航”。在近海航行時,水師可以依靠海岸線辨彆方向,但進入遠洋後,四周全是茫茫大海,隻能依靠羅盤、星象與航海圖。鄭海特意從水師中挑選了十名經驗豐富的水手,組成“導航組”,由老水手陳老根負責。陳老根年近五十,早年在商船隊做過領航員,熟悉東亞海域的航線。
“陳老根,現在是什麼方位?距離朝鮮半島還有多遠?”鄭海來到船尾的導航艙,看著正在查看羅盤的陳老根。陳老根指著羅盤上的指針,又對照著航海圖,回道:“統領,現在是寅時,羅盤指向東北,按當前航速,再過一日便能抵達朝鮮半島南部的濟州島附近。不過,今晚可能會有南風,需要調整船帆角度,避免偏離航線。”
鄭海點頭,立刻下令調整船帆。果然,入夜後,海風漸大,風向轉為南風,戰船的航速加快,但也出現了偏離航線的跡象。陳老根帶領導航組,每隔一個時辰便用羅盤測量一次方位,同時觀察星象——夜晚的星空格外明亮,北鬥星的位置清晰可見,陳老根根據星象的位置,不斷修正航向,確保戰船始終沿著預定航線前進。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海麵時,水手們終於看到了遠處的陸地——那便是朝鮮半島南部的濟州島。鄭海站在甲板上,看著遠處的海岸線,對身邊的副將說:“導航組做得不錯,首次遠洋航行,能準確抵達預定地點,值得嘉獎。接下來,我們要在濟州島附近海域,演練‘戰船協同’科目。”
“戰船協同”是此次訓練的核心科目之一。二十艘戰船分為四隊,每隊五艘,分彆由四名千總帶領,需要演練“一字長蛇陣”“雙雁陣”等戰術,確保在海戰中能相互配合,形成戰鬥力。鄭海乘坐小船,在各戰船之間穿梭,指揮演練:“第一隊從左側包抄,第二隊正麵進攻,第三隊、第四隊負責掩護,注意保持船距,避免碰撞!”
起初,各隊戰船的配合並不默契——有的戰船速度過快,超過了預定位置;有的戰船轉向不及時,錯過了進攻時機。鄭海沒有責備,而是親自示範,講解戰術要領:“‘一字長蛇陣’的關鍵在於‘首尾相顧’,前麵的戰船負責吸引火力,後麵的戰船負責支援;‘雙雁陣’則是‘兩翼夾擊’,需要兩隊戰船保持對稱,同時發起進攻。”
經過兩天的反複演練,水師戰船的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在最後一次演練中,四隊戰船配合默契,“一字長蛇陣”如一條巨蟒在海麵遊動,“雙雁陣”似兩隻大雁展翅,動作整齊劃一。鄭海看著演練成果,滿意地點頭:“很好!再經過幾次實戰演練,你們就能在海戰中熟練運用這些戰術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離開濟州島後,水師船隊繼續向日本長崎進發。此時,海麵變得更加開闊,海風也越來越大,鄭海下令各戰船檢查船身與船帆,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然而,比惡劣天氣更危險的,是沿途的海盜。
三月中旬的一個清晨,“鎮海號”的了望手突然大喊:“統領,前方發現三艘海盜船,正向我們駛來!”鄭海立刻登上了望塔,舉起望遠鏡——遠處的海麵上,三艘船身較小的海盜船正快速逼近,船帆上畫著骷髏頭的標誌,船頭站著手持刀槍的海盜,氣焰囂張。
“來得正好!讓兄弟們做好戰鬥準備,演練‘應對海盜突襲’科目!”鄭海下令,“第一隊、第二隊負責進攻海盜船,第三隊、第四隊負責攔截,防止海盜逃跑!”
水師戰船迅速調整陣型,將三艘海盜船包圍在中間。海盜們沒想到會遇到山東水師的戰船,起初還想負隅頑抗,朝著水師戰船開槍射箭。但山東水師的戰船裝備精良,“夾板船”上裝有火炮,“福船”上的士兵配備了火槍與弓箭,很快便壓製住了海盜的火力。
鄭海親自指揮“鎮海號”的火炮手,瞄準海盜船的船身:“放!”火炮轟鳴,一顆炮彈擊中了海盜船的桅杆,桅杆應聲斷裂,船帆落下,海盜船失去了動力。其他水師戰船趁機靠近,士兵們手持長槍,跳上海盜船,與海盜展開近身搏鬥。
海盜們本就是烏合之眾,麵對訓練有素的山東水師士兵,很快便敗下陣來。不到一個時辰,三艘海盜船全部被繳獲,海盜要麼被殺死,要麼被俘虜。鄭海看著被俘的海盜,對士兵們說:“這些海盜長期襲擾沿海,禍害百姓,此次將他們俘虜,也算為民除害。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沿途可能還有更多海盜,大家要保持警惕。”
此戰過後,水師士兵的士氣更加高漲。在接下來的航行中,他們又遇到了兩波海盜,都憑借默契的協同與精良的裝備,輕鬆將其擊敗,繳獲了大量的糧食與武器。這些戰利品不僅補充了水師的物資,也讓士兵們感受到了實戰的成就感。
三月下旬,水師船隊終於抵達日本長崎港。長崎港是日本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此時已有不少荷蘭、葡萄牙的商船在此停泊。當山東水師的二十艘戰船駛入港口時,立刻引起了港口內各方勢力的關注——荷蘭商人認出了改造後的夾板船,知道這是山東水師的戰船;日本官員則對這支裝備精良的水師充滿好奇,派人登船詢問來意。
鄭海按照王巢的囑托,向日本官員表明身份:“我們是山東水師,此次前來長崎,一是進行遠洋訓練,二是希望與日本建立友好關係,促進雙方的海上貿易。”日本官員見山東水師戰力強盛,又有意通商,便熱情接待了鄭海一行,允許水師在長崎港休整三日。
在長崎休整期間,鄭海並沒有放鬆訓練,而是組織士兵們登岸,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與港口防禦情況,同時觀察荷蘭商船的構造與航行方式,學習先進的航海技術。此外,鄭海還與荷蘭商人進行了交流,得知近期有一批南洋商船將從長崎出發,前往山東,途中可能會遇到海盜,便承諾山東水師將負責護航,確保商船安全。
三月末,水師船隊從長崎港啟航,開始返航。此時,水師的遠洋訓練已接近尾聲,但鄭海並沒有放鬆要求,而是繼續演練導航與協同科目。在返航途中,海麵遭遇了一場暴雨,海浪洶湧,戰船在海麵上劇烈搖晃,部分船帆被風吹破,船身也出現了漏水的情況。
“所有人都到甲板上,修補船帆,堵塞漏洞!”鄭海站在“鎮海號”的甲板上,任憑雨水打濕鎧甲,大聲指揮,“導航組注意觀察方位,避免偏離航線;各戰船相互照應,不要讓任何一艘船掉隊!”
士兵們齊心協力,有的爬上桅杆,冒著風雨修補船帆;有的拿著木板與麻繩,堵塞船身的漏洞;有的則在甲板上排水,防止戰船沉沒。陳老根帶領導航組,在暴雨中緊緊盯著羅盤,雖然雨水模糊了視線,但他們憑借豐富的經驗,始終保持著正確的航向。
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暴雨終於停歇,水師戰船雖有損傷,但無一沉沒,成功渡過了難關。鄭海看著疲憊卻堅毅的士兵們,心中充滿感慨:“兄弟們,這次暴雨是對我們的考驗,我們通過了!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就能從容應對了!”
四月初,山東水師的二十艘戰船終於返回蓬萊港。此時,王巢早已率領官員與百姓在碼頭等候,當看到戰船緩緩駛入港口時,碼頭上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鄭海跳下戰船,快步來到王巢麵前,單膝跪地:“末將鄭海,率領水師完成遠洋訓練,全程一個月,途中演練導航、協同、抗海盜等科目,擊沉海盜船五艘,俘虜海盜一百餘人,水師戰力顯著提升!”
王巢扶起鄭海,拍了拍他的肩膀:“鄭統領辛苦了!你們不僅完成了訓練,還打擊了海盜,保護了沿海安全,為山東水師爭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隨後,王巢登上“鎮海號”的甲板,查看戰船的情況。當看到戰船上的火炮與修補後的船帆時,他對身邊的官員說:“此次遠洋訓練,證明山東水師已具備遠洋作戰的能力。接下來,我們要擴大水師規模,再打造十艘戰船;同時,在蓬萊、登萊等地修建水師基地,加強海防建設;還要組建‘商船護航隊’,為山東與荷蘭、南洋的貿易商船提供保護,促進海上貿易發展。”
官員們紛紛點頭讚同。此時,水師士兵們正在碼頭休整,有的在清洗甲板,有的在修補武器,有的則在向百姓講述遠洋訓練中的經曆——他們如何在暴雨中堅守戰船,如何與海盜搏鬥,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辨彆方向。百姓們聽得津津有味,對山東水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幾日後,王巢在都指揮使府召開水師總結會議。鄭海詳細彙報了此次遠洋訓練的成果:
1.導航能力提升:通過使用改良後的羅盤與航海圖,水師在遠洋航行中的方位偏差控製在十裡以內,遠低於之前的五十裡;
2.協同作戰熟練:“一字長蛇陣”“雙雁陣”等戰術已能在實戰中熟練運用,二十艘戰船配合默契,戰鬥力大幅提升;
3.抗海盜經驗豐富:途中共擊敗五波海盜,繳獲大量物資,士兵們積累了實戰經驗,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顯著增強;
4.遠洋保障完善:通過在朝鮮濟州島、日本長崎港的休整,水師掌握了沿途港口的補給情況,為後續的遠洋航行奠定了基礎。
“很好!這些成果來之不易,是水師兄弟們用汗水與勇氣換來的。”王巢對鄭海說,“接下來,水師要總結此次訓練的經驗,編寫‘遠洋作戰手冊’,供士兵們學習;同時,要加強與荷蘭水師的交流,學習他們的先進航海技術與海戰戰術,進一步提升山東水師的戰力。”
鄭海躬身應道:“末將明白!下一步,水師還計劃在夏季開展第二次遠洋訓練,航線將延伸至南洋,為後續的貿易護航做好準備。”
此時,窗外的陽光灑進議事廳,溫暖而明亮。王巢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蓬萊港,仿佛看到了山東水師的戰船在大海上巡邏,保護著商船的安全,抵禦著海盜的襲擾;看到了山東的海上貿易日益繁榮,商船往來於渤海、黃海、南洋之間,將山東的絲綢、瓷器運往世界各地,為山東帶來財富與繁榮。
他知道,此次水師遠洋訓練的成功,不僅提升了水師的戰力,更重要的是為山東的海防與海上貿易奠定了基礎。在這個戰亂頻發的時代,山東不僅要守住陸地的疆土,還要守住海洋的防線,通過海洋連接世界,為大明的複興注入新的活力。
而在蓬萊港的水師營地中,士兵們正在加緊訓練。有的在練習火炮射擊,有的在演練戰船協同,有的在學習航海知識。鄭海站在營地的高台上,看著訓練的士兵們,心中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在王巢的帶領下,山東水師終將成為一支強大的遠洋艦隊,守護山東的海疆,為大明的海防事業貢獻力量。
崇禎十三年四月中旬,山東水師接到消息,一批從南洋駛來的荷蘭商船即將抵達山東海域,途中可能遭遇海盜。鄭海立刻率領十艘戰船,從蓬萊港出發,前往護航。這是山東水師首次執行遠洋護航任務,也是對此次遠洋訓練成果的一次檢驗。當水師戰船與荷蘭商船在黃海海域彙合,成功擊退前來襲擾的海盜時,荷蘭商人對山東水師的戰力讚不絕口,紛紛表示願意與山東擴大貿易規模。
消息傳到登萊,王巢欣慰地笑了。他知道,山東水師的遠洋訓練沒有白費,這支年輕的水師,正在成長為守護山東海疆、促進海上貿易的重要力量,而山東的未來,也將在陸地與海洋的雙重守護下,變得更加穩定與繁榮。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