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造船廠的碼頭被晨光染成金紅色,十艘水師戰船像鋼鐵巨鯨般泊在岸邊,船身還沾著未乾的海水——這是水師剛從渤海巡邏回來的“鎮海”級戰船,也是王巢選定的第一批蒸汽升級對象。造船廠內早已忙成一片,工匠們推著裝滿零件的木車穿梭在船塢間,煤堆在角落堆成小山,幾名身著藍色工裝的年輕人正圍著一張圖紙爭論,正是上月從蒸汽技術班結業、分配到造船廠的李默和另外三名學員。
“發動機重量得控製在八百斤以內,不然船尾吃水太深,會影響舵效。”李默蹲在地上,用木炭在圖紙上圈出小型蒸汽發動機的尺寸,“而且排氣管要斜著伸出船舷,不能直對著海麵,不然海水倒灌進氣缸就麻煩了。”
旁邊的工匠老張皺著眉,手裡捏著一枚銅製螺栓:“李小子,這發動機雖說小,可鍋爐、氣缸、螺旋槳加起來,怎麼也得一千斤往上。咱們這‘鎮海’船本來吃水就深,再裝這麼些鐵疙瘩,萬一遇到大風浪,船不得側翻?”
“張師傅,我早算了!”另一名學員趙峰連忙遞上一張算紙,上麵密密麻麻寫著數字,“咱們把壓艙石從船首移一部分到船尾,平衡重量,再把船尾的備用貨艙改小,剛好能裝下發動機和半噸煤。試算過吃水,隻增加三寸,不影響航行。”
兩人正說著,碼頭上傳來馬蹄聲,王巢帶著水師統領鄭海走了過來。鄭海一身黑色水師鎧甲,腰間掛著彎刀,目光掃過那十艘戰船,眉頭微微皺著——他昨晚剛接到王巢的命令,要給戰船裝“蒸汽發動機”,可活了四十多年,他隻見過靠風、靠槳的船,從沒聽過燒煤能讓船動的機器,心裡滿是疑慮。
“張師傅,發動機的組裝進度怎麼樣?”王巢走到船塢邊,看著工匠們正在拚裝的小型蒸汽發動機,外殼是軍工坊新鑄的黃銅,氣缸直徑兩尺,比軍工坊的機床發動機小了一半,“能不能按計劃在七月底完成十艘船的改裝?”
老張放下螺栓,躬身回道:“將軍,零件都齊了,軍工坊上周送來了十台發動機,咱們現在正調試第一台,預計三天後能裝到‘鎮海一號’上。就是……鄭統領擔心這機器不管用,還費煤。”
鄭海聽到這話,上前一步,抱拳道:“將軍,不是末將不信蒸汽技術,隻是水師巡邏,少則五日,多則半月,這發動機燒煤,一艘船一次得帶多少煤才夠?萬一在海上煤燒完了,機器成了累贅,反而誤事。而且無風的時候少,咱們靠風帆也能走,沒必要花這力氣改裝。”
王巢笑了笑,指著不遠處正在運轉的一台發動機樣機:“鄭海,你先看看那台機器。”兩人走到樣機旁,隻見黃銅鍋爐冒著細白的蒸汽,曲軸帶動著一旁的小螺旋槳飛速轉動,濺起旁邊水槽裡的水花。“這台是最小的蒸汽發動機,每時辰隻燒三十斤煤,一艘船帶兩噸煤,夠它轉六個時辰。而且它不是替代風帆,是輔助——有風的時候用帆,無風或者逆風的時候開機器,速度能到2節,比搖櫓快一倍還多。”
他頓了頓,拿起一根木杆指向海麵:“上個月水師彙報,巡邏到長山島時遇到無風天,三艘船在海上漂了兩天,錯過了截擊倭寇商船的時機。要是那時有蒸汽動力,還會有這種事嗎?”
鄭海看著轉動的螺旋槳,沉默了片刻——他確實記得那事,回來後還被王巢訓了一頓。“將軍說得是,可這機器在海上要是壞了,怎麼辦?”
“這就是我讓李默他們來造船廠的原因。”王巢招手讓李默過來,“每艘改裝的戰船,都配兩名蒸汽技術班的學員當維修員,再帶一套備用零件,萬一機器出故障,他們能當場修。而且軍工坊還造了簡易的壓力表、溫度計,能實時看著機器狀態,不容易出大問題。”
李默連忙點頭:“鄭統領,我們在講武堂學過發動機維修,上次軍工坊的機床發動機卡殼,我們半個時辰就修好了。您放心,海上要是機器出問題,我們保證儘快修好!”
鄭海看著李默篤定的眼神,又看了看運轉的樣機,終於鬆了口氣:“好!末將聽將軍的,水師全力配合改裝!”
接下來的二十天裡,造船廠成了最熱鬨的地方。十艘戰船輪流進船塢,工匠們先在船尾下方鑿出一個方形艙室,用來裝蒸汽發動機和鍋爐,再在船尾底部開洞,安裝螺旋槳——螺旋槳是軍工坊用蒸汽機床加工的,鑄鐵材質,葉片呈弧形,李默和學員們反複測算過角度,確保推力最大。
安裝第一台發動機時,還真出了岔子。當工匠們用絞盤把發動機吊進船尾艙室時,船身突然往一側傾斜,吃水線瞬間上升了半尺。老張嚇得臉都白了:“壞了!壓艙石沒調好!”
趙峰立刻跑到船首,指揮水手移壓艙石:“把左邊的壓艙石移兩塊到船尾!再往右側貨艙裝兩袋沙子!”水手們忙了半個時辰,船身才慢慢回正。李默擦了擦額頭的汗,對老張說:“張師傅,下次裝之前,咱們先在岸上算好重量,把壓艙石的位置標出來,就不會出這問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張點點頭,歎了口氣:“還是你們年輕人心細,懂技術就是不一樣。”
七月二十四日,最後一艘戰船“鎮海十號”的發動機安裝完成。十艘戰船並排停在碼頭,船尾都多了一根半尺粗的鐵製排氣管,艙裡裝著兩噸煤,維修員帶著備用零件已就位。王巢決定次日進行海試,由鄭海親自率領“鎮海一號”到“鎮海五號”五艘船,駛出登萊港,往長山島方向航行,測試無風時的速度和發動機穩定性。
七月二十五日清晨,天剛蒙蒙亮,登萊港的號角就響了起來。鄭海身著鎧甲,站在“鎮海一號”的船樓上,看著身旁的蒸汽發動機艙——李默正在檢查壓力表,指針指在三斤平方寸,鍋爐裡的水剛燒開,蒸汽緩緩湧入氣缸。
“鄭統領,準備就緒,可以啟航了!”李默喊道。
鄭海深吸一口氣,拔出腰間的令旗,揮向海麵:“升帆!啟航!”
水手們立刻行動起來,帆布緩緩升起,可海麵上一絲風都沒有,帆布垂在桅杆上,紋絲不動。戰船在海麵上輕輕晃動,卻沒往前移動半步。鄭海皺了皺眉,對李默說:“開發動機!”
李默立刻轉動閥門,鍋爐裡的蒸汽壓力瞬間升高,曲軸開始轉動,帶動船尾的螺旋槳旋轉,濺起白色的水花。戰船慢慢往前移動,一開始速度還慢,隨著發動機轉速加快,船身逐漸平穩,速度也提了上來。
“測速!”鄭海喊道。
水手拿著測速繩,把帶有鉛錘的繩子扔進海裡,繩子上每隔一丈係著一個結。一炷香後,水手拉起繩子,數了數結的數量,大聲彙報:“統領!速度兩節!比搖櫓快多了!”
鄭海走到船尾,看著旋轉的螺旋槳,感受著戰船平穩的前進,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當了二十年水師,還是第一次在無風天看到戰船能走這麼穩、這麼快。以前遇到無風天,要麼漂在海上等風,要麼讓水手搖櫓,搖櫓不僅慢,還累,水手們半天就沒力氣了,現在有了蒸汽發動機,根本不用費勁。
“李默,能不能再提提速度?”鄭海問道。
李默搖搖頭,指著壓力表:“鄭統領,這是小型發動機,最大功率隻能到兩節,再快鍋爐壓力就超了,不安全。而且咱們是輔助動力,太快了也費煤,留著煤應對後麵的無風天更劃算。”
鄭海點點頭,不再說話,而是走到船樓頂端,拿出望遠鏡觀察周圍的海麵。五艘戰船排成一字縱隊,都開著蒸汽發動機,平穩地往前航行,船尾的螺旋槳在海麵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水痕。遠處的長山島漸漸清晰,按照以前的速度,無風天要走一天才能到,現在估計午時就能到。
就在這時,“鎮海三號”突然發出一聲悶響,速度慢了下來。鄭海心裡一緊,連忙讓“鎮海一號”靠過去,用望遠鏡一看,“鎮海三號”的排氣管不冒蒸汽了,維修員正從艙裡出來,手裡拿著一根鐵屑。
“怎麼回事?”鄭海通過旗號問道。
“鎮海三號”回複:“發動機氣缸進了鐵屑,卡住活塞,已經修好,馬上恢複速度!”
果然,沒過一刻鐘,“鎮海三號”的排氣管又冒出了蒸汽,速度慢慢提了上來,跟上了隊伍。鄭海鬆了口氣,對身旁的副將說:“以前要是船出了問題,比如舵壞了、帆破了,得靠彆的船拖回去,現在這蒸汽機器壞了,自己就能修,真方便。”
副將笑著點頭:“是啊統領,有了這機器,咱們巡邏再也不用看風向了,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比以前靈活多了!”
午時過後,五艘戰船抵達長山島附近海域。鄭海下令關閉發動機,升起風帆——這時海麵上刮起了微風,帆布鼓了起來,戰船借著風力繼續航行,速度比開發動機時還快。“李默,把發動機保養一下,下午咱們逆風返航,再試試發動機的力氣。”鄭海說道。
李默和維修員們立刻開始保養發動機,清理鍋爐裡的水垢,檢查齒輪咬合,更換磨損的密封墊。水手們則在島上補充淡水,休息片刻。
下午申時,海麵上的風突然變了方向,成了逆風,帆布被吹得獵獵作響,戰船開始往後退。鄭海立刻下令:“落帆!開發動機!逆風返航!”
發動機再次啟動,螺旋槳反向旋轉,戰船頂著風緩緩前進。雖然速度比順風時慢了點,但至少不用往後退,也不用繞路找順風。鄭海站在船樓上,看著迎麵而來的海浪被船首劈開,心裡感慨萬千——以前遇到逆風,要麼在島上等風變向,要麼繞很遠的路,浪費時間不說,還可能耽誤任務。現在有了蒸汽動力,逆風也能走,水師的巡邏範圍能擴大不少,遇到倭寇或後金的船隻,也能更快地追上去。
“想當年,我剛當水手的時候,船要是遇到無風天,船長就讓我們釣魚打發時間,一等就是兩三天。”鄭海對李默說,“現在好了,有了這蒸汽機器,咱們水師再也不用完全看風向行事,巡邏與作戰更靈活,這都是將軍的功勞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默笑了笑:“鄭統領,以後咱們還能造更大的發動機,讓戰船跑得更快,裝更多的炮,到時候咱們水師就能守住整個渤海,不讓倭寇和後金的船靠近!”
傍晚時分,五艘戰船順利返回登萊港。王巢早已在碼頭等候,看到戰船靠岸,連忙上前問道:“鄭海,海試怎麼樣?發動機好用嗎?”
鄭海跳下戰船,激動地握住王巢的手:“將軍!太好用了!無風時能跑兩節,逆風也能走,機器壞了還能當場修!有了這蒸汽動力,水師的實力至少提升了三成!剩下的五艘船,咱們趕緊改裝,越快越好!”
王巢看著鄭海興奮的樣子,笑著點頭:“好!造船廠已經準備好零件了,這就開始改裝剩下的五艘船。等十艘船都改裝完,咱們水師就去渤海巡邏一圈,讓倭寇和後金看看,咱們登萊水師的厲害!”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十艘戰船上,船尾的排氣管還冒著淡淡的蒸汽。李默和學員們正在收拾維修工具,老張則在和工匠們討論怎麼改進發動機安裝工藝,鄭海在給水手們布置任務,準備下次巡邏。王巢站在碼頭上,望著遠處的大海,心裡清楚——戰船加裝蒸汽輔助動力,隻是第一步。未來,他還要造更大的蒸汽戰船,裝更厲害的火炮,讓登萊水師成為大明最強的水師,守護好這片海,為大明的複興打下堅實的海上屏障。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