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山海關前的平原被一層薄霧籠罩,空氣中殘留著前兩日炮火轟擊後的硝煙味。王忠立於中軍高坡,手持望遠鏡觀察山海關的布防——經過兩日的火力壓製,清軍已將大部分兵力收縮至南城與北城,城牆上的士兵比往日更多,城垛後隱約可見閃爍的刀光與弓箭,城外三道壕溝旁也增加了巡邏的士兵,顯然是在嚴防中華軍進攻。
“將軍,兩日來我軍共進行了五次火炮齊射,清軍的青銅炮已全部被摧毀,城牆多處出現裂縫,士兵傷亡超過五千人,此刻正是進攻的最佳時機!”坦克統領趙剛策馬來到高坡下,聲音帶著興奮。他身後的五萬“鎮虜號”坦克已列成三列縱隊,履帶在泥土中碾壓出深深的痕跡,坦克頂部的機槍與火炮已調整好角度,隨時準備衝鋒。
王忠放下望遠鏡,目光掃過整裝待發的坦克部隊,沉聲道:“傳令下去,坦克部隊分為左、中、右三路,中路主攻南城城牆,左右兩路負責掃清城外壕溝旁的清軍,掩護中路推進;火炮部隊繼續炮擊北城,牽製清軍兵力,防止他們增援南城;步兵部隊緊隨坦克之後,待城牆出現缺口,立即衝入城內!”
“得令!”趙剛翻身跳上一輛坦克,掀開艙門對乘員下令:“各車注意!按預定方案衝鋒,機槍與火炮隨時準備開火,目標——南城城牆!”
隨著趙剛一聲令下,中路的兩萬輛坦克率先啟動。“轟隆隆”的履帶聲打破了平原的寂靜,薄霧被坦克行駛產生的氣流吹散,灰黑色的鋼鐵洪流緩緩向山海關南城推進。左右兩路的坦克也緊隨其後,向城外的三道壕溝逼近,炮口對準壕溝旁的清軍士兵。
山海關南城箭樓上,吳三桂正盯著中華軍的坦克部隊,臉色慘白。兩日來,中華軍的火炮轟擊從未停歇,南城城牆雖未被轟開缺口,卻已布滿裂縫,士兵們日夜加固,仍難掩恐懼。當看到坦克部隊開始衝鋒時,他心中的絕望再次升起,連忙對身旁的親兵下令:“快!傳令下去,城牆上的士兵全力射擊,用弓箭與火銃阻攔坦克推進!再讓城外壕溝旁的士兵準備滾石與熱油,絕不能讓坦克靠近城牆!”
親兵領命後,騎著快馬飛奔而去。很快,南城城牆上響起“嗖嗖”的箭雨聲——清軍士兵將弓箭拉滿,密集的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坦克部隊;城垛後,數十名手持火銃的士兵也開始射擊,鉛彈擊中坦克鋼板,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卻無法穿透鋼板,隻能彈落在地上。
中路坦克縱隊中,趙剛坐在指揮車內,通過觀察窗看著飛來的箭矢與鉛彈,不屑地笑了:“就這點力道,還想阻攔我們?傳令各車,加快速度,無視清軍的射擊,直奔城牆!”
坦克的速度漸漸加快,履帶碾壓過泥土,將壕溝旁的清軍士兵嚇得紛紛後退。左右兩路的坦克開始開火,機槍子彈掃向壕溝旁的清軍,霰彈炮則轟擊清軍設置的滾石與熱油據點。“噠噠噠”的機槍聲與“轟隆”的炮聲交織在一起,清軍士兵成片倒下,滾石被炸毀,熱油桶被擊穿,熱油流淌在地上,燃起熊熊大火。
“快!倒油!扔滾石!”清軍將領揮舞著彎刀,試圖阻止士兵潰逃,卻被一枚霰彈擊中胸口,當場斃命。失去指揮的清軍士兵徹底崩潰,紛紛丟棄武器,向山海關城內逃竄,三道壕溝很快便被中華軍坦克控製。
此時,中路的兩萬輛坦克已推進至南城城牆下。趙剛通過無線電對王忠報告:“將軍,中路坦克已抵達城牆下,請求下令炮擊城牆!”
王忠立於高坡,看著坦克部隊已順利抵達城牆下,當即下令:“炮擊!目標南城城牆中段,務必轟開一道缺口!”
“收到!”趙剛立即對各車下達指令,“各車注意!目標城牆中段,火炮裝填爆破彈,三、二、一,開火!”
刹那間,兩萬輛坦克的火炮同時轟鳴。密集的爆破彈如雨點般砸向南城城牆中段,原本就布滿裂縫的城牆在炮彈的轟擊下,磚石飛濺,夯土坍塌。“轟隆!轟隆!”的巨響震耳欲聾,城牆中段的裂縫不斷擴大,很快便形成一道寬約二十米的巨大缺口,缺口處的清軍士兵被埋在磚石之下,慘叫聲不絕於耳。
箭樓上,吳三桂看著城牆被轟開缺口,身體一軟,差點從箭樓上跌落。身旁的副將扶住他,聲音帶著哭腔:“將軍,城牆被轟開了!中華軍要衝進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吳三桂猛地回過神,眼中閃過一絲瘋狂。他知道,若讓中華軍從缺口衝入城內,山海關必破無疑。他拔出腰間的彎刀,對副將下令:“傳我命令,集結兩萬關寧鐵騎,隨我從缺口衝出,務必將坦克部隊擋在城外!若此戰失敗,我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副將領命後,立即下去集結兵力。半個時辰後,南城城門打開,兩萬關寧鐵騎手持馬刀,騎著戰馬,在吳三桂的率領下,從城牆缺口衝出,向中華軍的坦克部隊發起衝鋒。馬蹄聲如驚雷般滾過平原,士兵們的呐喊聲震徹雲霄,試圖用騎兵的衝擊力摧毀坦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剛看著衝來的關寧鐵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跟坦克拚衝鋒?真是自不量力!各車注意,機槍與火炮準備,目標衝鋒的騎兵,自由射擊!”
坦克頂部的機槍再次響起“噠噠噠”的轟鳴,火炮則裝填霰彈,對準密集的騎兵隊列。子彈與霰彈如暴雨般傾瀉而出,衝在最前方的關寧鐵騎紛紛倒地,戰馬嘶鳴著,將士兵甩落在地,被後續的騎兵踐踏。
吳三桂騎著戰馬,揮舞著彎刀,試圖衝至坦克近前,卻被密集的子彈逼得連連後退。他看著麾下士兵成片倒下,心中充滿了絕望——這些坦克如同銅牆鐵壁,子彈與馬刀根本無法對其造成傷害,而坦克的武器卻能輕易奪走士兵的生命。
“將軍!快撤!再衝下去,我們都會死在這裡!”一名親兵衝到吳三桂身邊,大聲喊道。一枚霰彈落在他們身旁,親兵當場被炸開,鮮血濺了吳三桂一身。
吳三桂看著眼前的慘狀,知道繼續衝鋒隻是徒勞。他咬了咬牙,勒住馬韁繩,對剩餘的士兵下令:“撤!退回城內!”
剩餘的關寧鐵騎如蒙大赦,紛紛調轉馬頭,向城牆缺口逃竄。中華軍坦克的機槍與火炮並未停止射擊,不斷有騎兵倒在撤退的路上。當吳三桂率領殘兵退回城內時,兩萬關寧鐵騎已剩下不足五千人,城牆缺口處堆滿了士兵與戰馬的屍體,鮮血染紅了缺口周圍的土地。
王忠立於高坡,看著吳三桂退回城內,對身旁的步兵統領李銳下令:“傳令步兵部隊,隨坦克從缺口衝入城內,肅清城內的清軍,注意不要傷及百姓!”
“得令!”李銳立即率領十萬步兵,緊隨坦克之後,向城牆缺口推進。步兵們手持燧發槍,腰間彆著短刀,步伐整齊,目光堅定——他們知道,攻破山海關的時刻已經到來。
山海關城內,吳三桂退回府衙,看著殘兵們疲憊而恐懼的麵容,心中充滿了悔恨。他坐在椅子上,雙手撐著頭,聲音嘶啞:“完了……一切都完了……中華軍攻破了城牆,我們再也守不住山海關了……”
此時,一名親兵匆匆跑入府衙,臉色慘白:“將軍!不好了!中華軍的坦克與步兵已從缺口衝入城內,正在肅清城內的清軍,北城的清軍也已被火炮壓製,無法增援南城!攝政王讓您立即前往北城,商議突圍之事!”
吳三桂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希冀。他知道,若能與多爾袞彙合,或許還有突圍的可能。他立即率領殘兵,向北城奔去。
中華軍的坦克與步兵已在城內展開巷戰。清軍士兵雖有抵抗,但在坦克的碾壓與步兵的燧發槍射擊下,很快便潰不成軍。有的清軍士兵放下武器投降,有的則四處逃竄,城內的百姓們躲在家中,不敢出門,隻聽到外麵傳來的槍聲與喊殺聲。
趙剛率領坦克部隊,直奔山海關北城,試圖截斷多爾袞與吳三桂的退路。當坦克推進至北城城門附近時,遇到了多爾袞率領的五萬清軍騎兵的抵抗。清軍騎兵揮舞著彎刀,向坦克發起衝鋒,卻與關寧鐵騎一樣,在坦克的機槍與火炮麵前不堪一擊,成片倒下。
多爾袞看著眼前的慘狀,心中充滿了絕望。他知道,山海關已破,中華軍已占據城內大部分區域,繼續抵抗隻是徒勞。他對身旁的親兵下令:“傳令下去,停止抵抗,向中華軍投降!”
親兵領命後,立即舉起白旗,向中華軍示意投降。清軍士兵見狀,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此時,吳三桂率領殘兵趕到北城,看到清軍已投降,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了。他知道,自己已無退路,隻能向中華軍投降。
王忠率領中軍,進入山海關城內。看著城內投降的清軍士兵與秩序井然的中華軍將士,他心中充滿了欣慰。他對身旁的將領們道:“山海關已破,清軍主力被殲,接下來,我們要乘勝追擊,收複遼東,將清軍徹底趕出中原!”
將領們齊聲應和,聲音震徹山海關城內。朝陽漸漸升起,金色的光芒灑在城內,照亮了中華軍的旗幟,也照亮了中原大地的希望。山海關的攻克,標誌著中華軍在與清軍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也為後續收複遼東、統一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喜歡明末龍旗請大家收藏:()明末龍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