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的突然造訪和那碗溫暖的雞湯,像是一道微光,暫時驅散了籠罩在兩人之間的、關於家庭認可的陰霾。
但生活的主旋律,很快又回到了現實的軌道上。
第二天,沈言不得不再次投入社畜的日常,早起趕地鐵,淹沒在公司的代碼海洋裡。
而蕭徹,則開始了他在這個九十平米小天地裡的“自主探索”生涯。
沈言出門前,依舊是千叮萬囑,恨不得把“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碰電源插座”、“餓了就叫外賣,並再次演示了app下單流程”刻在蕭徹腦子裡。
蕭徹依舊是那句淡淡的“朕知道了”,但眼神裡多了幾分讓人安心的沉穩。
門一關上,世界再次安靜。
蕭徹並沒有感到無所適從。
他首先花了些時間,將這個小公寓又徹底整理了一遍,物品擺放得更加規整,甚至帶著某種軍事化的秩序感,這讓下班回來的沈言差點以為走錯了門。
然後,他再次拿起了那個被稱為“世界之窗”的手機。
經過前一天的摸索,他對基礎操作已經熟練了許多。
他不再滿足於簡單的信息瀏覽,而是開始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搜索。
他搜索了“現代貨幣體係”、“二十一世紀就業現狀”、“職業技能培訓”、“快速獲取合法收入的方式”等關鍵詞。
海量的信息湧入,從宏觀經濟分析到各種招聘app的廣告,從職業技術證書考取要求到五花八門的“快速致富”陷阱。
蕭徹看得極其專注,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他迅速意識到幾個關鍵問題:第一,在此世立足,確需穩定的“銀錢”來源,且大多需要通過“就業”獲得;第二,就業需要“技能”和“學曆認證”,而他兩者皆無;第三,他所熟悉的帝王術、兵法、治國策論,在此世幾乎毫無直接用處,甚至可能被視為異類。
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攫住了他。
他不再是那個富有四海、言出法隨的帝王,而是一個需要從頭開始、為生計謀劃的“凡人”。
這種認知並未讓他沮喪,反而激起了他骨子裡的好勝和征服欲。
既然此路不通,那便另辟蹊徑。
他開始研究這個世界的法律、商業規則,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優勢。
他強大的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識人用人的眼光、以及那份沉潛多年的帝王心術和格局,是否能在商海或彆的領域找到用武之地?
他甚至點開了股票和期貨的界麵,看著那些紅綠交錯、不斷變化的曲線和數字,試圖理解其背後的運行邏輯。
那瞬息萬變的博弈,隱隱與他熟悉的朝堂爭鬥和天下大勢分析有某種暗合之處,這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沈言的囑咐。
中午時分,他熟練地使用外賣app,給自己點了一份看起來不錯的套餐。
當敲門聲響起,外賣員將熱騰騰的飯菜遞到他手上時,他已然能平靜應對,甚至能點頭致意。
下午,他放下手機,決定換一種方式了解這個世界。
他打開了客廳那台巨大的電視機。
這一次,他沒有停留在新聞或紀錄片,而是無意間點開了一部正在播放的曆史正劇——恰巧是講述某個古代王朝興衰的。
蕭徹頓時來了精神,正襟危坐,準備以專業的眼光審視一二。
然而,看了不到半小時,他的眉頭就越皺越緊。
朝服顏色不對,某個官職品級明顯錯誤,君臣奏對禮儀荒唐,甚至出現“微服私訪”這種他看來極其幼稚可笑的橋段……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劇中那位被美化的、優柔寡斷、整天談情說愛的皇帝,簡直是對他職業的侮辱!
“荒謬!豈有此理!”他終於忍不住,對著電視機裡的“皇帝”斥責出聲,“如此昏聵之輩,早該被禦史台參奏下台!邊關軍情緊急,竟還有心思與妃嬪遊園作樂?!國庫空虛,竟還大興土木為寵妃建樓?!”
他看得血壓升高,差點想拿起遙控器砸了那台“散布謬誤”的機器。
最終,他憤憤地關掉了電視,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與此同時,沈言在公司裡也並不輕鬆。
積壓的工作,新的需求,永遠改不完的bug,以及……同事間若有若無的打量和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