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憨帶著幾個村民,用板車拉來了滿滿幾捆品相不算最好、但數量充足的藤條原料。時間已近中午,車間裡熱氣蒸騰,但所有人都顧不上休息。
“原料到了!夠不夠?”趙老憨抹著汗,氣喘籲籲地問。
“夠了!老憨,辛苦!”陸信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即轉向眾人,神色肅然,“開始耐力測試!張師傅,由你主控,嚴格按照我們設定的負載參數進行。春苗,你負責記錄運行時間、進料量和任何異常聲響、振動。蘇寧,你和我一起監控關鍵部件的溫度和數據變化。”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各就各位。
機器再次轟鳴起來,這一次,它將持續不斷地工作。一根根藤條被送入,變成均勻的青皮被送出。起初幾個小時,一切平穩,那細微的“嘶嘶”聲雖然仍在,但並未加劇。
張師傅守在操控位,眼睛幾乎沒離開過機器:“運行平穩,各部位溫度正常。”
春苗在本子上認真記錄著:“運行四小時,處理原料約一百五十斤,無明顯異常。”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當測試進行到第八個小時,夕陽西沉時,一直凝神靜聽的蘇寧突然開口:“等等!停一下!”
張師傅立刻切斷進料,機器空轉著。
“怎麼了,蘇同誌?”陸信快步走過來。
蘇寧沒有回答,而是俯身靠近機器中後部,用手輕輕觸摸著機殼的某個特定區域,她的指尖能感受到一種極其細微但頻率異常的振動。
“這裡的振動加劇了,比剛開始測試時明顯。”她抬起頭,臉色凝重,“而且,你們仔細聽,那‘嘶嘶’聲的頻率也變了,變得更密集。”
張師傅和陸信都湊過去仔細傾聽和感受,臉色也隨之沉了下來。
“確實……變了。”張師傅眉頭緊鎖,“蘇同誌,你的感覺太敏銳了,這變化非常細微,一般人根本察覺不到。”
“是那個緩衝模塊連接點?”陸信立刻聯想到了蘇寧之前的分析。
蘇寧點頭,集中精神,再次啟動【未來藍圖】模擬器,對問題區域進行深度掃描。
【啟動局部高精度模擬,分析異常振動及噪音頻率變化根源……模擬進行中……檢測到“複合彈簧片b3”因長期交變應力,出現微觀疲勞裂紋,導致剛度特性發生非線性變化,引發連接點共振頻率偏移……】
“不是簡單的摩擦,”蘇寧睜開眼,語速加快,“是核心彈性元件出現疲勞了!複合彈簧片b3,內部出現了微觀裂紋,導致它的彈性係數在動態運行中變得不穩定,從而引發了局部共振!如果不及時更換,裂紋會繼續擴展,最終可能導致斷裂,甚至打壞其他部件!”
“微觀裂紋?”張師傅倒吸一口涼氣,“這才運行了不到一天!磷青銅的疲勞強度這麼差嗎?”
“不完全是材料的問題,”蘇寧搖頭,腦海中係統給出的信息飛速整合,“是我們的設計對動態負載的估計還是不足,這個點的應力集中比我們計算的要嚴重。而且,持續高速運行,加速了疲勞過程。”
現實比模擬更殘酷。藍圖模擬器能指出方向和潛在問題,但無法完全替代真實的、長時間的壓力測試。
“那……那現在咋辦?”趙老憨看著那堆才用了一小半的藤條原料,急了,“這測試還繼續嗎?零件壞了咱能修,可這新訂單……”
“測試不能繼續了!”陸信果斷下令,“立刻停機,拆卸檢查!必須確認損壞程度,並找到根本解決方案!”
機器徹底停了下來。車間裡一片沉寂,隻有拆卸工具的叮當聲。當張師傅小心翼翼地將那個出問題的緩衝模塊拆下來,對著強光仔細檢查時,果然在磷青銅彈簧片的根部發現了一條幾乎肉眼難以辨識的細微發絲紋路。
“真的……裂了。”張師傅的聲音帶著挫敗感,“蘇同誌判斷得一點沒錯。”
春苗看著那小小的裂痕,憂心忡忡:“寧姐,陸哥,如果這個關鍵零件這麼容易壞,我們根本沒法完成大批量生產啊。難道要像現在這樣,做一批就停下來檢查更換嗎?那效率太低了,成本也受不了。”
這正是最核心的困境。性能達標了,但可靠性不過關。
蘇寧凝視著那個帶有裂紋的零件,大腦飛速運轉。係統積分有900點,【時空資源檢索】也在冷卻後可以再次使用。
“材料或許可以優化,但更關鍵的是結構設計。”蘇寧喃喃自語,她看向陸信,“我們需要一個更抗疲勞的設計方案。現有的這個,是借鑒了舊式機械的原理,雖然解決了彈性問題,但對付這種高頻次的往複衝擊,還是力有未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