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雲層,將金色的光輝灑滿車間斑駁的水泥地。那台經過一夜奮戰改造的國產樣機,在晨曦中仿佛被鍍上了一層希望的光暈。所有參與通宵攻關的人都圍在機器旁,眼睛裡布滿血絲,卻都緊緊盯著即將開始的第一次試運行。
張師傅仔細地做了最後一遍檢查,確認每一個螺絲都已擰緊,每一個活動部件都潤滑到位。他深吸一口氣,看向陸信和蘇寧,聲音因緊張而有些乾澀:“都準備好了。”
陸信點了點頭,神色凝重。他走到電閘旁,手按在閘刀上,目光掃過眾人:“開始?”
“開始!”蘇寧斬釘截鐵,她的手指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
“哢噠!”
電閘合上,電機發出低沉的嗡鳴。傳送帶開始緩緩轉動,發出有節奏的摩擦聲。張師傅親自將一根準備好的、粗細不均的試機藤條送入進料口。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機器內部傳來一陣輕微而有規律的刮削聲,不同於之前原型機那種略顯生硬的切削噪音,這聲音帶著一種奇特的彈性感,聽起來流暢了許多。
幾秒鐘後,處理好的藤條從出料口緩緩送出。
趙老憨一個箭步衝上去,抓起藤條,用手仔細摩挲著表麵,又對著光仔細查看。
“均勻!厚薄真均勻!”他激動地喊了出來,聲音都有些變調,“你們快看!連那個大疙瘩旁邊的地方,刮得都差不多厚,沒破皮!神了!真是神了!”
春苗也湊過去看,驚喜地捂住嘴:“真的!比之前用那台進口舊機器處理的樣品效果還好!”
張師傅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一直緊繃的肩膀終於鬆弛下來,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成了……基本功能,成了!”他轉向蘇寧,眼神裡充滿了佩服,“蘇同誌,你這腦子,還有你這手‘感覺’,我老張服了!”
陸信走到出料口,拿起另一根處理好的藤條,仔細檢查著,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他看向蘇寧,兩人目光交彙,無需言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那巨大的喜悅和放鬆。
“太好了!我們成功了!”春苗忍不住歡呼起來,車間裡頓時洋溢起激動和興奮的氣氛。
然而,蘇寧臉上的笑容隻持續了片刻,便慢慢收斂起來。她走到機器旁,側耳傾聽著運行的聲音,眉頭微微蹙起。
“先彆急著高興,”她冷靜的聲音給熱烈的氣氛降了降溫,“運行基本順暢,刮青效果也達標。但是……你們聽這個聲音。”
眾人安靜下來,仔細聆聽。
在電機和刮削的主噪音之下,隱隱約約能聽到一種非常細微的、周期性的“嘶嘶”摩擦聲,不仔細聽幾乎會被忽略。
張師傅凝神聽了一會兒,臉色也嚴肅起來:“是有雜音。很輕微,但確實不該有。”
“對,”蘇寧點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機殼的某個位置,“聲音來源在這裡。根據【藍圖】……呃,根據結構分析,我懷疑是新增的彈性緩衝模塊在高速往複運動中,與相鄰的固定件產生了極細微的乾涉或摩擦。短時間內可能不影響使用,但長期高速運轉,會導致異常磨損,甚至可能引起結構疲勞。”
她頓了頓,看向眾人,語氣沉重地說出關鍵問題:“這意味著,這台樣機目前還無法勝任詹姆斯先生要求的、長時間穩定的大批量生產任務。它的‘耐久性’,還需要驗證和改進。”
剛剛升起的喜悅如同被潑了一盆冷水,車間裡再次安靜下來。
趙老憨撓了撓頭,有些著急:“那……那咋辦?新訂單可等著呢!咱總不能告訴人家,咱這機器還得再修幾個月吧?”
“當然不能。”陸信斬釘截鐵地說,他走到蘇寧身邊,目光堅定,“問題發現了就好。至少我們現在知道方向了,總比盲目樂觀,等到批量生產時出大問題強。”
他看向蘇寧:“能定位到具體是哪個部件乾涉嗎?解決起來難度大不大?”
蘇寧閉上眼睛,再次集中精神,調用【未來藍圖】模擬器進行更精細的局部掃描和分析。幾秒鐘後,她睜開眼,語氣有了些把握:“能定位。問題主要出在兩個連接點的設計冗餘度不夠,加工精度雖然很高,但在長期動態負載下,微米級的形變累積導致了間隙變化。解決起來不算太難,但需要再次拆卸局部結構,進行針對性打磨和加裝特製耐磨墊片。不過……”
“不過什麼?”張師傅急忙問。
“不過,這隻是根據當前運行狀態推測出的解決方案。要徹底驗證其長期穩定性……”蘇寧看向陸信,說出了最現實的困境,“我們需要進行至少48小時的不間斷負載測試,模擬真實生產強度。這需要大量的藤條原料,而且,測試本身也有風險,萬一中途出現我們未預料的問題,可能會損壞關鍵零件。”
原料!時間!風險!
這三個詞像三座大山,再次壓在眾人心頭。他們手上的藤條原料本就不多,還要留著做正式的生產樣品。而時間更是緊迫,詹姆斯先生的訂單交貨期像懸在頭頂的利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陸信沉默了片刻,眼神銳利地掃過樣機,果斷做出了決定:“測試必須做!不摸清機器的極限,我們沒法向客戶保證質量,更沒法放心生產。”
他看向趙老憨:“趙大哥,你立刻回村,想辦法再籌集一批試機用的藤條,哪怕品質差一點的也行,主要是量要夠!”
“好!俺這就去!”趙老憨應了一聲,轉身就跑。
“張師傅,”陸信又看向老師傅,“麻煩您盯著機器,我們先進行短時間的初步測試,收集數據。等趙大哥的原料一到,立刻開始耐力測試。”
“交給我!”張師傅重重點頭。
安排完畢,陸信才看向蘇寧,聲音放緩了些:“你熬了一夜,先回去休息一下。技術上的問題,離不開你,你不能先垮了。”
蘇寧看著陸信布滿血絲卻依舊堅定的眼睛,知道自己此刻不能倒下。她搖搖頭:“我沒事,還能撐得住。初步測試的數據很重要,我必須在場記錄和分析。”
她走到工作台前,拿起筆記本和筆,目光重新變得專注而銳利:“來吧,讓我們看看,這台‘實力派’的極限到底在哪裡。隻有摸清了底,我們才能真正地掌控它。”
朝陽已經完全升起,將車間照得透亮。機器再次發出轟鳴,但這一次,不再是慶祝成功的樂章,而是吹響了向更深層次技術難題進軍的號角。成功的曙光已然顯現,但通往穩定生產的道路上,依然布滿荊棘。
喜歡我在八零搞事業請大家收藏:()我在八零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